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史上最有骨气文人:873亲人被当面杀死不屈服

史上最有骨气文人
具体来说,有几件事。一是建文元年燕王反叛之时,建文帝以及方孝孺等人,并没有将朱棣放在眼里。以为燕王一隅之兵,要翻天是件天大的难事。善良又有点迂腐的建文帝朱允炆甚至还给手下授了了一道奇特的口谕,不准任何人伤害他的叔父朱棣,以免让他担上杀叔父的罪名。正是这道口谕,燕王朱棣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才敢于亲冒矢石,在两军阵前纵横驰骋而毫发不损。联想到建文初年,徐达之子徐辉祖曾力劝建文帝扣压朱棣之子,建文帝犹豫如常,居然没有同意,结果便是放虎归山,让朱棣可以无所顾忌了。二是方孝孺向建文帝推荐了平叛的统帅,他的好友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正是这个浑蛋,既打了败仗,又打开金川门迎贼。在此之前,已有人向建文帝李景隆有异志,但“帝雅信孝孺,遂不复疑,坐成开门之变,盖不免于误国云”(明姜清《姜氏秘史》)。等到最终方孝孺如梦初醒,强烈要求建文帝杀李景隆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了。三是朱棣军渡过长江,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方孝孺又支了一个最臭的招儿。其时,“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立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眼看南京不保,有人劝说建文帝暂避,毕竟,大半个中国,仍在建文帝控制之下。好汉也不吃眼着亏嘛。可是方孝孺力主守城,以待援兵。他甚至说:“即事不济,当死社稷”,居然要让皇帝以死酬志。可见迂腐之极。结果是陈碹以战舰降燕,李景隆打开了城门,建文帝也在一场大火之后“不知所终”了。
于是,后面发生的故事,千秋传颂。力劝国君“当死社稷”的方孝孺,他自己也没有自行了断。朱棣也没有杀他。因为,他的重要谋士姚广孝曾劝说朱棣,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朱棣答应了,“成祖颔之”。毕竟,大知识分子,还是要拿来做文章的。于是,朱棣将方孝孺召来,让他起草登基诏书。然而,方孝孺“悲恸声彻殿陛”。朱棣还算客气,亲自下殿,希望安抚一下。结果引出一段千古对话。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