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正说三国谋士

七、千古一对
  在诸葛亮的草庐之中刘备与诸葛亮有一个对策,史称“隆中对”,也叫“草庐对”。
  刘备先表明自己“欲信大义于天下”的远大志向,诸葛亮则献出了他思虑已久的战略构想:“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刘备听罢,喜不自胜,不由自主叫了一声“好”!他终于见识了什么叫做经天纬地之才。听了这番宏论,他不能不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同时他心里暗暗庆幸:得此大才,必是上天佑我!
  诸葛亮的战略构想可概括为四步:先取荆州为家,再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取胜之后再西取益州奠定基业,最后两路进兵图取中原。
  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穷极天人之智;这不是痴人说梦,这是鬼神莫测之机。
  先从取荆州说起。诸葛亮认为荆州是上天赐予刘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其主不能守”。曹操来攻荆州是必定的,到那时刘表不能守只能由刘备来守。这样曹操一攻,刘备一守,荆州的军权就归了刘备了。控制了军队就等于控制了荆州。
  刘备控制了荆州仍不足以对抗曹操,这就需要联合孙权。孙权是个英雄,当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他一定会派人马援助刘备。孙刘两家联盟,与曹军在长江上水战,就可能击败强大的曹操。打败曹操,乘胜追击,刘备就可全据荆州。
  荆州是兵家“争地”,因为它“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占领了它,向东可取江东,向西可取巴蜀,向北则可进军宛城、洛阳。刘备暂时还不能向东向北,但他可以西取益州。
  根据诸葛亮的分析,刘备根本不需要进军益州,益州人自会请他入蜀。为什么呢?因为益州的“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谁才是明君呢?刘备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明君。因为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益州的智能之士都希望他去主宰益州。事实上,不仅益州的“智能之士”希望刘备入川,益州的主人刘璋也希望刘备入川。为什么?因为“刘璋暗弱,张鲁在北”。刘璋害怕张鲁,只能求助于荆州的刘备。没有人能想到这一层,可诸葛亮想到了。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以帮助刘璋讨伐张鲁为名入川,必会宾至如归,如此则益州唾手可得。得到益州之后再挥军北向,张鲁必束手就擒。这样,刘备就可跨荆益二州,与孙权、曹操鼎足而立。
  鼎足势成之后,天下必生变故,这就是所谓“天下有变”。这个“天下有变”到底指什么?指曹操篡汉。曹操不臣之心早有,“挟天子令诸侯”是路人皆知的事。他不过是想利用“天子”这张牌统一天下,之后再废汉自立。可是鼎足之势一成,几十年内谁都不可能消灭任何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天不假年,曹操将无法等到统一。如果其政治野心遏抑不住,他极可能采取行动,行篡逆之事。只要篡汉成为事实,则天下人心浮动,那就是兴义师讨贼之时。此时,“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正所谓以义兴师,无往而不胜。因此诸葛亮讲到这,也不无激动地说:“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的内涵。我们能不叹其为千古奇才?能不称其为千古一对?
  事情真能按照诸葛亮所预料的那样发展吗?

  图0105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