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细节描写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细节描写可以是写行动的、语言的、肖像的、心理的、也可以是写场面的或写景的;不论写什么,都要服从表现主题和人物的需要,而切力求典型、新鲜、生动,还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一部小说由细节构成情节,由情节构成故事整体,细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也要符合社会生活本身,也就是要真实。在作品中,任何一个细节失真,都会影响到整个艺术画面的真实性。
  可以说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而因小见大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条规律。通过真实而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时,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是最不容忽视的。细节描写在作品中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它不但给人以形象,也给人思想。
  (一)细节能生发出完整的故事,构成一篇作品。
  典型的细节是生活中最集中、最活泼的因素,能抓住某些典型的细节,就可生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思出一篇作品。从一些典型的细节生发出人物、故事、主题,构成整篇作品,这是很多作品产生的过程。有时,反映本质特征的生活细节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而是生活中的一些琐细之事。从生活细节的汪洋大海中把具有本质特征、典型意义的细节选取出来,写到作品里去,这就是作家发现的才能了。社会生活本质,都是体现在个别事物中,日常生活中很多细事末节中都隐藏着本质特征。孔已己是唯一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我们就可以从这个特点上看到他是一个潦倒而又不肯放下架子的迂夫子。我们应该注意日常生活中有特点的细节,那里面隐藏着值得作家们重视的某些社会本质。
  (二)细节能够深化主题
  典型的细节能够深化作品的主题,揭示生活的本质,文艺作品的主题思想,不应当用议论的方式直接由作者说出,而是应该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为了能完满地表现主题思想,就需要精心地选择、安排细节。《儒林外史》范进中举的细节描写无一贬词,但却情伪毕露,读者由此看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这对于作品反科举的主题思想无疑起了突出、深化的作用。
  (三)细节能够刻画人物性格
  在作品中要塑造典型人物,赋予人物以丰满的血肉和活泼的生命,这就需要细节。细节是对人物进行典型化,赋予人物以血肉和生命的主要手段。一些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之所以塑造得那样生动形象,同细节的精心选择和成功运用是分不开的。
  (四)显示时代背景,描绘典型环境。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第二场中有一个描写场景的细节:摩天大楼上霓虹灯光闪闪烁烁,霓虹灯组成的《白毛女》演出海报和美国电影《出水芙蓉》的广告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个细节巧妙地再现了当时的典型环境,形象地告诉人们故事发生的特定地点——南京路上;特定时间——刚刚解放;特有时代特殊——两个阶级同时存在,简练形象,令人回味。
  (五)推动情节发展,增强故事气氛。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我们作文时又该如何去选择细节呢?
  首先,要真。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生活真实。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视为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古今中外的许多的作家都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列夫。托尔斯太曾指出高尔基的作品中关于火炉摆法的错误。
  其次,要细。一是取材要小而具体,二是描写要细致入微。
  三是,要精。细节在精而不在多,杜鹏程说:“要从一百个细节中选择一个细节”细节描写贵在传神。
  回首许多的文学作品,我们记忆最深的也无非是一两处的细节描写,可见好的细节描写无疑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平时深入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细枝末节,才能在作文时以小写大,见微而知著,给自己的文章添色生辉。
  1、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2、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如下面这段文字:“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详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象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
  3、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地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4、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药》中的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像一群“鸭”,生动形象,一个比喻就展现了国民的麻木、不觉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