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新版红楼梦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电视剧新版红楼梦的造型都出来了,导演思路也日渐清晰:伪昆曲的“新古典主义”,“网游式”的三维太虚幻境,还有“油画效果”的日常生活场景。

某位红学家一语谶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真的,看来看去,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唯有一条羊肠小道在筋疲力尽地通向罗马。

现在还未知新红的剧本如何。但这些造型和惨淡经营的气氛,就像一个魂魄,漂浮在石头记发黄的页面之外。那面风月宝鉴如今已经两面合一,照着这群漾红流绿的粉骷髅们。

昆曲版红楼妆容,算是一个富有激情的创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也曾让黛玉酥软,于是叶大师便认定昆曲造型之皮毛,乃是提出红楼服饰之美的引子。“曹雪芹红配绿,搭配很随意”,于是大开大合地用红配绿,兼大袖飘飘,红楼女人们不分姑嫂妯娌老幼长尊,都如胡萝卜小白菜一样生机盎然地拔地而起;男士们颜色则还是叶式阴沉为主,贾蓉的美冠华服尚且充满黑土地风情,自然全不记得即便是贾门的族亲金荣,也爱“穿件鲜明衣裳”。无须累述了,服饰达人们早已通透了这关。

再瞧那几张效果图,且不说女娲补天是否需要充满自然主义实体感地拍出来,以便好莱坞式地交代石头的传奇来历,让十二,二十四这些数字统统失去暗示正副十二钗的力量——这是绝对的,人们欣赏着人面蛇身的女娲冲天而起,心里自然就充满了对一个远古时代神话剧的期待感,那么草蛇灰线还有什么意义呢?谁会以为自己在看一个字字都是血泪的现实主义作品?——且说大观园,那潇湘馆不出所料地又充满叶式阴郁色调,因为黛玉“孤独和郁闷”,所以必得一片阴森森水氤氲的竹林,她须在其中形销骨立。真是象征主义得可以,红楼梦自此变成了一部符号学。关于潇湘馆,书里也只是说“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颇有王维“返景入深林”的幽趣,并非阴沉湿润,而黛玉的房间在刘姥姥眼里“那象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雅致文气,亦不失锦绣气象,这方是黛玉书房,须知她也曾“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这般帅气的装束,又怎地总在阴沉沉的潇湘馆里孤独郁闷着?何况常年介水汽腾腾,怕不有风湿病的危险。

“……少红导演会把《红楼梦》拍成非常美的作品……因为她是一个特别唯美的人……《红楼梦》将来出来可能给人的感觉是一幅油画,未必通俗,但能让人品出其中的韵味。”贾妮如是说。石头记拍出油画的效果,这已经不可思议了,虽然向往欧洲贵族风尚不算一种特别坏的情结,我们为了国际化已经牺牲不少了,再多一个无妨。然而未免让中国观众嗤之以鼻:中国人的古典情结,可以终结在一幅幅游走的油画上?我不禁想起,爱德华•傅克斯著《欧洲风化史》的时候配了不少图,以配合书中有关裸体、化妆、情欲、男女共浴、节日狂欢、宫廷淫乱、教会僧侣之破戒、娼妓揽客之方法等的学术讨论,这些图恰为各时期活灵活现的油画作品,表现着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按照中国人的称呼,是为行乐图。当然,像斯坦林这样忠实于透视和景物细部及光线还原的优秀自然风景画家,我们充满敬意,但斯坦林式的艺术构造,是否适用于曾用写意山水和工笔图画描构的大观园呢?我们果真需要这部红楼梦显现出油画的光影效果,需要它在外表上充满欧洲风化史的嚣艳感吗?

新红真是让我们处处充满错位感。

盲目,且过分自信,决定了这条小道终究不能通向罗马。

死在盲目的视觉主义上的中国大片,我们数都数不过来。新版红楼一定要导此覆辙?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