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让我们失去自我的权威和定势思维

最近,和孩子谈的很多的就是“自我”的问题。因为我的孩子是个很有思想和见解的“刺头”,往往把批评他的老师反驳的没有话说。我知道,这也和我有责任,因为孩子从小我就没有在他面前摆出家长的架子,什么事情尽可以和我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给养成了这么个“坏习惯”。老师已经气的懒的和我告状了。    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美国大片《剑鱼行动》,有关内容我们可以在百度里查到,明显的穿帮镜头也被人指点出来了。虽然是大片,但是我还是从中看出了另外两个明显的破绽。是常识性的错误,一个是在金姬在假装向史丹利承认自己是联邦探员时,假盖布洛在房间走廊里喊金姬的名字,真若他如此狡猾是不该这么做的,不是故意,就是败笔;另一个是在最后真盖布洛被代替炸死后被证实身份,都知道的程序应该是先证明身份,然后证明死亡时间,以真盖布洛被冷藏了那么久,和刚刚死亡,难道法医是吃闲饭的?没有检查出真实死亡时间?当然任何事情的考虑都有疏忽的一面,也许是故意的。但是这个电影放映很久了,是2001年公映的,直到现在人们也只看到惊险的打斗和智慧的较量,恐怕没有人发现这么常识性的错误吧。当然这并不妨碍这部电影的价值和精彩。那么我们也要思考,凡是权威的都是正确的么?
    这又使我想起了我们的教育。我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幸做了两年的小学代课教师,那时我的学生最喜欢上我的课,因为别的老师都要孩子们背着手老老实实的听课,乱动是要罚站的。我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要求他们,可是基本他们也不乱动,他们的眼睛跟着我,看着讲的声情并茂的我讲课和讲故事一样,到下课都能把我的一节课的过程背诵下来,哪里有时间去乱动他们的手?现在我虽然不在教书,仍然也在学校,仍然每天看到这些孩子们。一下课,他们象撒欢的小鸟,满操场飞。一到课堂里,就象霜打的茄子,蔫蔫巴巴的样子和不耐烦的眼神看了让人心痛。是谁剥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心?
    我们从小被灌输着“权威”教育,是谁谁说的,我们要学习哦,是谁谁这么做的,我们要学习哦。就这样,使孩子们失去了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变成了考试的记忆机器。只要是长辈,只要是老师,只要是权威等的人说的,那孩子们只有照背的份,不许去思考正确与否,你要是有异议,你就是刺头,是所有老师“公敌”。我的孩子已经受尽折磨,不是被叫去训话,就是别人上课他要去被罚打扫卫生。如果不是后来我这个“不懂道理”的家长去学校闹了一次,恐怕我这个爱给老师提难题的孩子要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了!
    还记的我们小时侯都看过的那个著名的童话《灰姑娘》吗?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那个后妈的可恨,对灰姑娘的刻薄,连带对天下所有后妈的咒骂和污蔑。就没有好的吗?而且,做为一个母亲,她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的爱,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女儿能过上好日子,虽然她们很不争气,但那是另一回事。可是有哪个人说过这个后妈其实也是个好妈妈吗?人都有其弱点和劣根性。不是自己的骨肉,有天然的疏远的感觉,这是符合人性的,就是那些使劲批评和咒骂后妈的人,让他自己去做做看,未必比人家更好的,也许更甚也未可知!
    我还想起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个要饭的穷人整天在那里埋怨上帝不公平,为什么让他这么穷那?为什么看着他这样不帮助他呢?上帝被他絮叨的厌烦了,就来到他身边问他要怎么样才能帮他,他说要上帝把这一条街的人家都给他一个人,不许别的要饭的来抢他的饭碗!
    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包括学校教育,都教会了孩子什么?除了要孩子唯唯诺诺的听话,还有什么?所有的一切都要按部就班的进行,否则就是错误。我们就不敢对权威提出异议,孩子们就更不敢了。在对权威的仰视里,孩子们失去了最宝贵的自我,变成了无数个权威的附和者、追随者和应声虫。就象作家张永维在他的一篇小说《五娘》里写的那样
石岩眯起眼睛,像是在洞察岁月的迷雾:“你回忆一下,五娘这辈子,用在打麻将上的时间加起来有多少?”
“那,”妻子歪着头想了想:“要是从当闺女时算起,少说也得六十多年。”
“那她就应减去六十岁,”石岩表情诡秘:“你想,这六十多年她是不是每天只做这一件事,而且毫无意义?所以用一天的时间完全可以囊括,所以,五娘的年龄应该是二十年零一天......”
如果我们的孩子一辈子只走别人走过的路,只活在权威或者别人的观念里,把几十年过的和一天一样,没有变化和区别,是一个多么枯燥和没有意义的人生呢?这个人生的旅程还有意思吗?和这个五娘的一生有什么区别吗?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事实吗?就象我们原来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那些好人一定浓眉大眼,坏人一定獐头鼠目吗?现在很流行一句话是,流氓可怕,有知识有文化的流氓更可怕。无形中又陷进了另一个定势思维了。
    哎,水平有限,越说越乱,开始词不达意了,就此打住吧,要不快挨批了!
ヽoo牽ωǒ啲掱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