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从邓小平十点警示,看当今社会的现状

最近许多网站都刊出了邓小平对后人的十点警示,我仔细看了一下,基本都是从邓小平文选中摘录出来的,题目是整理者加上的。我对邓小平先生相当的尊崇,尊崇的原因是他对事物恰如其分的认知。特别是八九.六四事件后,他对89.64事件评论说:“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大气候和中国的小气候决定了的。现在来比晚来要好一些。因为,我们这些老人都还在,能帮着处理一下。”到了90年,91年,苏联东欧发生巨变,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阵营转眼间分崩离析……我不能不惊叹邓小平先生神一样的预测判断力。现在,邓小平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十多年了,现在看看他老人家对我们的警示还是很有意义的。现在,我把他老人家的十点警示列出来,结合现实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人都得益。
我觉得这一点做得不够,有差距。例如,我们看到上海发展很快,特别是陆家嘴,高楼林立,很是现代化。但是,看看浦西老城区的棚户区还是解放前的老样子。关键是几百万人还是住在解放前的老房子里,而且不宽敞,很拥挤。居住条件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当我看到一些工人,甚至国家退休职工终其一辈子住房得不到改善,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这方面,他们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所以,我认为国民收入使所有人都受益做的有差距。
二、如果发生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两极分化成正比,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很快,两极分化也很快,而且看不到政府有具体有力防止两极分化的措施。闹革命还谈不上,但是人们的不满情绪不少。
三、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我认为中国改革基本成功,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现政府不能不把邓先生的话认真思量。消除两极分化要有具体措施,不能雷声大,雨点小。
四、二十世纪末就应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邓先生这句话是1992年说的。但是,现在看来差距很大。
五、城市搞的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现在看到一些地方的新任领导人都在集中精力搞城市建设,很少把农村改造作为重点,因为政绩好像都表现在城市形象工程上。我们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计划决策还有问题。
六、思想文化教育卫生,以社会效益为准。
现在的思想文化战线比较活跃,电影、电视剧都能客观反映现实,进步很大。但是,教育、卫生比较糟糕。原因是自1992年以后,我国取消了高等教育免费制。这是我国建国以后实行的重大人民教育福利,坚持了40多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是增强了,而是取消了,这不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记得我们的革命先烈在狱中临就义时相互鼓励的理想:建设一个平等的,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穷人的孩子像富人的孩子一样能上学。真没想到这个理想在建国四十多年以后反而取消了。医疗卫生因政府要减轻财政压力而让医院独立创收,结果,没钱就不给看病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了,救死扶伤,人道主义被放弃了。这方面显然社会效益不好。
七、如果教育问题搞不好就会误大事,应该负历史责任。
在上面第六个问题中表达。
八、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在共产党内部。
现在看来邓先生的预见很正确。
九、所有改革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步子很小。
十、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大障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