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9904 
 - 精华
 - 0 
 - 积分
 - 85283 
 - 智慧
 - 41832  
 - V 币
 - 1214  
 - 贡献
 - 0  
 - 金豆
 - 125496  
 - MV号码
 - 75122 
 - 注册时间
 - 2009-4-6 
 - 最后登录
 - 2014-4-27 
 
  |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09:24
 |  只看该作者
 
 
 
为官清浊以井劝谕   历史上,对于外放官员,大都会有这样一个程序——任前,皇帝要教导一番;任中,要回京述职,明王朝也不例外。   一次,朱元璋要派一批新任官员到地方任职,他没有像以往那样训导,而是将他们叫到皇宫的一口井旁,指着那口井说道:“官有清浊之分。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养活一家老小。但如果不满足这样,非要从外面取水灌入井内,满了就要加高井台,一旦井台有问题,就会殃及你的乌纱帽,甚至是身家性命。”  
 
 
  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谈话,记在《朱元璋传》里,它堪称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的经典之作。   五更吹号时时警戒   朱元璋还创造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教训和督导方式,就是安排专人于每天夜深人静的五更时分,在谯楼上奋力吹响嘹亮的号角,随即大声唱道:“为君难,为臣又难,难也难。创业难,守成更难,难也难。保家难,保身又难,难也难!”天天如此,哪怕你再是猪脑子,再记不住事,也会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于此一般,即可见朱元璋这个警钟长鸣多么令人叹为观止!   他还于日理万机之际,耗费大量心血亲手编纂《大诰》一书,其中都是一个个他亲自审讯和判决的活生生的案例,并下令发放全国,让每个官员认真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