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9904 
 - 精华
 - 0 
 - 积分
 - 85283 
 - 智慧
 - 41832  
 - V 币
 - 1214  
 - 贡献
 - 0  
 - 金豆
 - 125496  
 - MV号码
 - 75122 
 - 注册时间
 - 2009-4-6 
 - 最后登录
 - 2014-4-27 
 
  |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2:29
 |  只看该作者
 
 
 
棉衣传书智斗酷吏报复 
当上了京官,狄仁杰依然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姿态。 
一次,唐高宗要到汾阳宫去视察,当地的长官为了讨好皇上,决定新开一条御道,但在狄仁杰的坚决反对之下,御道修建计划被迫中止。还有,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中大臣都很怕他。可是狄仁杰却不以为然,经常抓住机会弹劾王本立。即使唐高宗有意偏袒,狄仁杰也不为所动。最后,他还真把王本立给扳了下来,一时朝廷肃然。 
在武则天当政时期,狄仁杰还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危机,那次的对手是武承嗣和着名酷吏来俊臣。 
武承嗣认为,狄仁杰将来一定会成为自己被立为皇嗣的最大障碍。因此,他就指使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人谋反,并随即将狄仁杰逮捕下狱。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问即承反者例得减死。意即如果一个人主动承认自己有谋反罪可以减轻罪行,其意思接近于今天所说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来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认“谋反”,狄仁杰随即予以完全承认:“谋反是事实!”得到了狄仁杰的口供,来俊臣满心欢喜,也就放松了对狄仁杰的警惕。谁知,狄仁杰只是用这招儿来麻痹来俊臣的。其后,狄仁杰趁狱吏不备,偷偷写下了上诉材料,悄悄放在了自己的棉衣之中,并请狱吏转告家人将棉衣取走。 
最后,狄仁杰的儿子将上诉材料转到了武则天的手中。于是,武则天亲自召见狄仁杰,当面询问他:“你当初为什么主动承认谋反?” 
狄仁杰平静地回答:“假如我不承认谋反,估计我早就死在来俊臣的皮鞭之下了,又怎么能再见到皇上呢?” 
狄仁杰以自己的机智逃过了一劫,但从此他也就和武承嗣成了死对头。辅佐武则天挽救李唐江山。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载:天授二年(691年)四月,武则天颁布法令,规定佛教优于道教之上(令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在这年秋天,武则天升洛州司马狄仁杰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