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世博之行

世博之行年初,世博会的宣传便已铺天盖地,也许是与上海地理上的距离较近,作为其两小时都市圈的辐射范围,南京的世博氛围也日渐浓厚。
五一期间,世博入园参观的人流量不大,本想去体验一下,无奈众多的牵绊让计划搁浅。随后的忙碌及媒体动辄五十多万人入园的报导也让我打消了去看一下的念头。
近日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众多的世博场馆,了解别国的风土人情,甚是高兴。
本以为近日持续的高温警报能吓退很多人,可入了园才知道,国人的热情比气温要高出许多。
团队只预约了中国国家馆,导游带队直奔中国馆而去,途中一直在说:“今天的人真少!”的确,入馆前的电梯上人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然而,上了平台才发现,Z字型的回廊里人头攒动。排了将近两小时,终于进到了馆内。出了电梯,黑压压的人群在排队,一问才知道,是为了看一部8分钟的电影。不愿再为此再排半个多小时,于是,我转身参观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去了。依然是黑压压的人群和闪光灯此起彼伏。途中也不知道是哪位重要人物也在参观,一群工作人员排着队,不时提醒着我不要靠近。索性我也不看了,直奔下一站。希望的大地以及生命的灯柱灯光很漂亮,孩子们的儿童画天真可爱。排队二十分钟,坐上游览车,在感觉有点假的隧道中绕了一圈。乘电梯下楼,中国国家馆游览到此结束。
中国国家馆后的亚洲广场,一群韩国艺人在唱着歌,虽然听不懂,但觉得这原汁原味的艺术远比看些枯燥的假景观来的真实。
本来就不太喜欢热闹的环境,也不想为看几分钟电影而排几小时的长队,因此,接下来的参观我只选择没人排队的场馆。越南、蒙古、伊朗、朝鲜……,起初的兴奋随着参观场馆的增加越来越淡,最终变为疲惫,身体上的疲惫以及心理上的疲惫。出园时和同行的人聊天,很多人都觉得象是在赶集,兜售商品的各国商贩随处可见。还有很多朋友为了在世博护照上盖章,拼命出入各个展馆,疲惫不堪。
按照行程安排,第二天八点半开始排队,接近十点才入园。看了几个馆后就再也没了心情。强打精神走进了非洲联合馆,只走了一小段就感觉自己是不是误入了非洲的小商品市场。大大小小的摊位前人头攒动,黑人商贩用并不流利的中文叫卖着商品,似乎很多的商品都以百元人民币计,价格之高让我诧异非洲是否早已脱贫致富。黑人商贩也入乡随俗,开价100元的钱包几经砍价,最后招手拉回一位中国女士并以50元成交。更可笑的是,媒体报导过多次的中国产成本只有几元的呜呜祖拉,当一个男孩询问价格时,黑人商贩竟伸出一个手指,用生硬的中文说:100块!这会儿真该我晕了。
下午一点,累了,烦了,我走出世博园,虽然离团队集合时间还有好几个小时。
用流水账似的语言记述这一行程也是不得以,我真的没办法把他写的有多好。因为我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虽然看见了一些感兴趣的别国风情以及浦江两岸的美丽夜景,但同时我也算游历了各国的小商品市场,且市场里的商品价格奇高。不知道这是历届世博会的共同特点,还是本届世博会的安排,总之,希望以后再看类似展览时能多些文化和内涵,少点铜臭。
写下这段文字只是我个人的感受,也许那些排了四五个小时看了日本馆、沙特馆、德国馆的朋友们有不同的感受。希望他们在游览世博园的时候开心快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