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9904
- 精华
- 0
- 积分
- 85283
- 智慧
- 41832
- V 币
- 1214
- 贡献
- 0
- 金豆
- 125496
- MV号码
- 75122
- 注册时间
- 2009-4-6
- 最后登录
- 2014-4-27
|
楼主
发表于 2014-2-15 07:39
| 只看该作者
1797年,授刘墉体仁阁大学士,但仍旧指责他“向来不肯实心任事,行走颇懒”,并说“兹以无人,擢升此任”,可见其评价。当然,以上两条嘉庆初年的上谕,代表的仍然是乾隆帝的意见。
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呢?难道真的就是乾隆皇帝、皇妃、和珅三个人简单的报复刘墉这么简单么?难道就没有刘墉反省的问题么?
其实,刘墉是一个非常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非常善于反省的人,他的家庭早就教会了他这些。他知道,这是乾隆皇帝在故意找茬收拾自己;他也知道,和珅在这中间,没有起什么好的作用。怎么办呢?只能是一方面努力安抚怒气冲冲的乾隆皇帝,另一方面极力与和珅等贪污集团周旋。
如何努力安抚怒气冲冲的乾隆皇帝呢?刘墉心想,只有动用为官处世的第三个基本原则了。早在三十多年前的1754年,他的父亲无辜被冤枉以后,他就知道了为官处世的第三个基本原则了:在皇帝面前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不管自己这件事情自己做的是对是错。如果自己得罪了皇帝,不要向皇帝解释些什么,只有今后小心伺候皇上而已。
如何小心伺候皇上呢?只能是充分的利用自己的其他聪明才智诸如诗、词、歌、赋、书法、文章等方面找补找补就可以了。
刘墉心里面想,我善于书法,又善于对对子,不如干脆就从这方面入手哄一哄乾隆皇上开心吧,也让他早些摆脱国泰案之后的烦恼吧。
国泰案后的一天,乾隆皇帝率领几个有文采的大臣去盘山散心,这几个文臣里面当然有刘墉啦。不是乾隆皇帝想带他出来,而是刘墉太有文采了,只能带上他,不带上他,连个陪自己写字的人都没有——纪晓岚也不行,他文采虽好,可字写得不好。
今天天津市蓟县的盘山因为很像江南的山而很受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皇帝曾八游盘山,并留下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之句。因此乾隆皇帝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的时候就会想到盘山来散心。这一次,他又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刘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