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领袖也爱读野史:毛主席为何多青睐于野史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并且提议邓小平参加军委领导工作,这是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周恩来随即部署有关事宜,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军委会议。   1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的游泳池里,接见了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46位高级将领。此时,毛泽东已年届八旬。
  毛泽东即席讲话的开场白出人意料,他说:“送君送到阳光路,你也苦,我也苦,手中锣儿敲的苦。”博主刘继兴查阅了大量史料,始终查不到这一看似顺手拈来的引用出自何处,应该是出自某一本野史类的古书,可见毛泽东的学问太渊博了,也可见毛泽东对古代野史的熟稔。
  1975年9月,毛泽东对为其侍读古籍的芦荻说:“学文科的人必须懂历史,这是基本功。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谓野史也大半是假的。可是你不能因为假的多,就自己来搞一套历史,那是形而上学,是傻子。所以,还必须要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不仅二十四史,过去所谓的稗官野史也要读。”
米尔网 www.miercn.com

  从毛泽东与芦荻的这段谈话中可看出,尽管他对历史着作的真实性存有很大的疑问,但还是提倡要读史,包括“稗官野史”。稗者,野生之草也;稗官者,采录民俗民情的小官也。
  许多人一提野史,就大摇其头,仿佛一无是处。其实,这是对野史了解甚少或理解不深的缘故。


资料图:毛主席读书


  所谓野史,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往往被称之为“稗官野史”。《汉书·艺文志》引如淳所说,“细米为稗,街谈巷说,甚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里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元萨都剌 《上赵凉国公》诗:“如此声名满天下,人间野史亦堪传。” 这种闾巷风情、街谈巷说、遗闻佚事的纪录,就是野史,也叫“稗史”,如鲁迅所多次称道的《明季稗史汇编》之类。鲁迅所说的“杂记”,大概即“稗史”之类。稗是野生的草,稗史其实就是野史。
  野史之“野”,有两层含义:第一,从与在朝人士相对立而言,是那些“处江湖之远”的在野人士所作,未经官方审定,更不是“钦定”的,甚至为官方所禁,不待见于庙堂之高与官厅之雅,而是流传于“野”,当然,其中某些书也流传到官厅,在流传中经过官方删改;第二,从雅与俗、文与野相对立而言,是未经人工过分雕饰的,是原始的史料,虽然显得粗鄙,但具有原始性、真实性,亦有狂野气十足的生命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