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细数贪官绰号

都说贪官95%以上都有情人.然而,许多贪官也和水浒中一百零八将一样,应该也有众多的绰号。



提起108将,让人首先想到的是与107个女人有染的张二江.张二江自诩为“楚中一良将”,而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怒斥他是“五毒书记”。因此,这便是他的绰号。还有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副院长黄某,也创造了一个腐败新词汇:“性贪”大法官。



当然,大多数贪官的绰号,既不是贪官倒台后组织“钦定”的,更不是领导、媒体事后“追封”的,而是贪官在台前人模狗样之时,同事、下级和人民群众就众口一辞地叫开了的。



比如,最近“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少勇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罢免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人们“回顾陈少勇的仕途经历,其官声不佳,又无出色业绩,却屡获拔擢,至今不解”。因为,陈少勇早就被人称之为“猪哥勇”。



当然,组织上是绝不会仅凭民间一句“猪哥勇”,就不关照提拔陈少勇的。就像原中共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尽管人们都称其为“曾矿长”、“曾剃头”,但组织上还是得依靠他来“反腐败”,和经常动用“双规”来整治人的。本来。这些人有的官声很臭,但却一直官位岿然不动,而且屡获提拔,直至倒台后,举城燃放鞭炮焰火,最后自己还认为“民愤不大”,但却被判重刑甚至死刑。这是不是故意让其“多行不义必自毙”?



你若说仅以一个绰号给贪官罪,那可就是莫须有了。但既然民间有:“反腐要成功,决不能放过王怀忠”,为何他还边腐边升官至副省长呢?王怀忠在他“红火”之时,人们就叫他“王坏种”了。还有原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郑道访,人们称其为“郑屠夫”,其妻高家兰是“郑家铺子”的“经纪人”。在其19笔共计700多万元人民币的收受贿赂中,妻子和儿子参与了其中的17笔。而他们,都是在有“绰号”号,姑妄说之,姑妄听之。



这种与《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奉行的“子姑待之”的战法,连贪官本人也不满,“人家背后议论我是玩权力、玩金钱、玩女人的‘三玩干部’,我承认名副其实……”在双规期间,荣获三玩副市长称号的雷渊利,虽然写下了近万言的《我的沉痛的反思》,但字里行间也让人反思:既然“人家背后议论”,本人也知道,组织上为何却按兵动呢?



更有意思的是年过五旬的董锋,流传最广的名号是——“一夫二妻”区委书记。他“一夫二妻”同床生活长达数年。此外,他曾强迫妻子观看自己和情妇做爱过程,否则就拳打脚踢。你若说其他贪官绰号,组织查无实据,但这个“一夫二妻书记”,却是妻子先到纪委举报了的,因为无果而借助互联网,笔者曾有《辛酸:拿下“一夫二妻书记”为何不靠组织却靠互联网》,对此作了祥细分析。



这里我们不妨再试举几例:



“如原山西绛县法院副院长,就是一个不学无术,对法律一窍不通的文盲、法盲加流氓的‘三盲’院长。”



“从1997年到2000年浙江省缙云县计生局一些干部挪用计生专项资金7万余元,购买大量性药具,送给前来“考察”的部门和乡镇干部。原计生局局长陶国方也被群众暗地里戏称为‘春药局长’。”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经济贸易局原副局长、区物资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华惕中,因当地方言“惕”与“铁”谐音,又因他作风霸道,常板着铁青的脸,为人吝啬得像个“铁公鸡”,因此被人称为“铁局长”。”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原县委书记林龙飞,绰号‘三光’书记。因为他自己曾声称:要将看中的女人搞光、财政的钱花光、官位卖光。1996年5月至2003年4月,林龙飞先后251次收受68名干部、职工贿送的钱款。一审被判死刑。”



“从红枣书记到卖官书记----1994年春,王月喜担任永和县县长。在永和这个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小县,一干就是6年多时间。期间,王月喜精心打造永和“红枣文化”,将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红枣推出临汾、推向全国,王月喜也被永和人称作‘红枣书记’。但是,正如他后来忏悔所说的那样: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成为卖官书记,根本原因是自己放松了思想改造,人生观扭曲。人一旦人生观扭曲,道德、良心丧失,私心杂念加重,就会把钱看得很重。我利用地方机构改革干部调整的机会,收受他人贿赂,胆子越来越大,一步步走上了犯罪道路。”



“创记录最新、最多的卖官书记——安徽省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国家级贫困县——定远县原县委书记陈兆丰,因卖官获‘陈千万’之绰号,他创造了受贿人数和次数最多、金额最大、卖出官帽最多的记录,先后卖出110顶官帽,官帽价值平均每顶一万多元,卖官收入超过150万元。陈被判无期。”



当然,贪官之所叫贪官,还主要在于贪财、贪物、贪色,因此,贪官的绰号中,诸如杨百万,张千万,房产区县长之类的为多。因此,反腐败,若要真抓实干,要动真格,也得关注和研究官员中的绰号问题---起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众对某一官员的表面认识,或者说对其兴趣爱好的概括。可以引导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官员的政绩、品行和群众中的口碑进行一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考察调查,为官员的监督、任用、提拔提供一定的依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