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好色之徒有几种类型

字典上的解释,色多是指女子之颜色。好色多指男人贪爱女色之行为。其实,女子也好色,也爱男子的美色。这里且说男子之好色。
有人戏说,男人戒“色”,有四大类型。
第一类,无欲则刚。此是释迦牟尼的理论。即所谓“众生重果,菩萨重因”。事情发生后,你处理的多么得当,多么完美,也不如在事情的萌芽阶段,就做出抑扬顿挫的决断来得高明。好色者,显然是迷于外相,丧失了本我,所以在源头上,就应该破除对色的痴恋,做到心地澄静,无“色”可好(这……也太难了点儿吧?)。是啊,任凭天气如何炎热,日头如何毒辣,人家佛释迦牟尼也不会在一棵树下乘凉超过三天,以免日久生情,坠入六道轮回。按照佛家的结论:“有”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色”的最高境界就是“空”。可是,理儿不能讲一面儿,佛家大师毕竟是少数,多数还都是五味杂陈的凡夫俗子。这样“无”来“空”去的,还活个什么劲儿嘛!恐怕不行!
第二类,色不色,间求吾色。这是老子的理论。老子强调“知雄守雌”,“以柔克刚”,“不为天下先”。他认为,任何事情做的太过分了,过火喽,也就离完蛋不远了。老子从不刻意的去反对什么,也从来没有执着的追求过什么,任其自然而已。说他好色,他或许真没有痴迷过?说他不好色,他或许对色也暗中向往过?总之,游离于色与不色之间,即可超脱色的束缚,事情原来就这么简单。无可无不可,率性自然,便是真知。按照道家的结论:若即若离,似有还无,乃好色的最高境界。可是,自古道德大师也是鲜见,如此若即若离,似有还无。以至搞不明白己是哪头儿的了。岂不更乱套了吗?恐怕还不行!
第三类,中庸之道。这应该是孔子的理论。“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德”的动因在社会伦理,“好色”的动因在自然本能。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孔子不偏不倚,无意于偏废某一端。孔子感伤的是人们肆无忌惮的发泄着肉欲,而不注重礼义教化,打破了本该有的灵肉平衡。孔子还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讲的是理性认知,“好”指的是感性印象,只有讲二者完美的中和成“乐”。才能达到乐在其中,陶然忘物之境界。发乎情,止乎礼,才不至于亵渎了那份真爱。按照这个结论:过犹不及,不及更不及!恰好合适便是奇绝完满。可是,谁又能天天腰里掖着把尺子,手里拎着公平秤,做事儿这么有准头儿呢?恐怕也不行!
第四类,大而化之。这是孟子的意思。孟子见齐宣王,宣王说:“我啊,有毛病。好色。”孟子说了:“好事儿啊,大而化之!”宣王问:“你……什么意思嘛?别说字儿话,我听不明白。”孟子说:“如果大王能够施行仁政,关心国事,体恤民疾,令普天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岂不美哉?倘能做到与民同乐,老百姓还唯恐你不好色呢!”孟子这个好色理论最冠冕堂皇,真是有点儿大而化之了,风马牛嘛!话题都说飞了。恐怕更不行!
食色,性也。男人都好色。就有刁钻的朋友刁钻地问过谈歌:“老谈,你好色不?”谈歌回答:“我怎么能不好色呢?我总得知道谁谁长得好看吧?”
好色,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但就有不愿意承认的。生活中的经验是,说谁是好色之徒,谁也不干;如果让谁承认自己不好色,谁也不干。于是,就在语言概念上找引申,找升华,往审美上扯。好色而不淫,大概就是这样一句自欺欺人的遮掩话儿。
好色即使是一种弱点,也是人的弱点。不好色就算是个优点,也与人性无关。由此说开去,这里边有一个方向上的问题。丈夫对妻子好色,社交活动场合,夸奖漂亮女人(或者那女人根本不漂亮,却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漂亮的女人),是古今绅士的必修课。女人在丈夫面前,或者在情人面前,或者在社交场合,大加卖弄自己的美姿美色,同样属于淑女端庄举止的正经学问。时下,性感、风情、风骚之类的名词中,那贬义的成分,早就被抽空了、风干了、或者置换了。眼下风气大开,备不住您哪天能撞上一场脱衣舞呢,您看着舞台上,那些脱光了衣服的漂亮女子迈着猫步走来晃去,男人们却硬要端出非礼勿视的表情,女人内心遭受的打击不沉重吗?一似手里的股票到了跌停板。
古人早就弄明白了这点儿事儿:人有两种,一种只是好色。一种是好淫。色与淫,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心,一个是迹。讲“食色性也”,应该是论心不论迹;讲“正人君子”,应该是论迹不论心。
较真儿起来说,或者只有两种人不好色。一,上帝的追随者。是信徒。二,一心想得到权力的。他们的内敛,使“色”必须蒸发掉。权力对人心的争夺,不亚于情欲啊!
写到最后,咱们该总结了:一,好色是自然本能。是生命的常态。不分男女。二,人类中的女性,比男性进化程度更高。除去经济情况(注意,这句话是前提),常常是女人挑剔男人的品质,男人则更注意女人的相貌。三,我们定义好色之徒之时,更要注意其社会角色。有身份的人,不会去大街上耍调情。如果说,“风度”还是一句有根据的靠谱儿的话,那么,权贵们的好色是有讲究的。经验告诉我们,有钱的绅士们,有势力的政要们,永远不会在街上调戏异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