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17850
- 精华
- 51
- 积分
- 42319
- 智慧
- 20273
- V 币
- 98161
- 贡献
- 0
- 金豆
- 59709
- MV号码
- 2716677
- 注册时间
- 2008-8-7
- 最后登录
- 2011-7-30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16:12
| 只看该作者

33. 只要有5%的动摇分子要“落袋为安”或割肉,就足以把房价杀低40%。驳“中国人最爱买房,大家都在长期投资,大抛盘不会出现。”的错误认识。
中国人最爱买房没有说错,最有“赌心”你敢否认?是人,就都有“贪心”和“恐惧心”,在投机市里一样会买涨不买跌。世间万物都有循环,都有周期。下跌时还有几个会相信“永涨不跌”的神话呢?哄抬价格和忽悠所导致的恐慌性购买需求因为骗局不攻自破,至少5年内不会恐慌了。众人看跌的心理预期形成后,熊市就来临了。人言的杀伤力极强,80%的人看跌,看空理由有101条,亏钱的事例满街传扬,三人成虎,众口烁金。大量需求突然不见了,各种“范跑跑”(供给)就不约而同地冒出来了,“胜利大逃亡”就开始了。卖出的借口数不胜数:打赢了要“止盈”卖出,打输了要“止损”走人,套牢的割肉,保本的要吐鸡肋,获利要落袋为安,见横盘小跌要提早杀出。办厂的老板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濒临倒闭,只好从房市撤资去救急。要实行“财产公开”,倌人来买的比过去少了。将要收取“物业税”,炒房者难以做“长期投资”要卖出了。有的失业或收入大减要卖出。有的没有留起足够的钱来还贷,面临断供要卖出。
“锦上添花追涨,落井下石杀跌”永远是市场的本性。KFS和炒家由几千万人组成,不可能“铁板一块”。即使有95%的人信念坚定,100年也不卖,但房市的定价权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上涨时多数人坐轿子被抬高。下跌时,只要有5% * 100万套各类住房 = 5万个的动摇分子要“落袋为安”或割肉,就足以把房价杀低40%。楼市盘子太大了,参与的人太多了,没有真正说了算的大庄家,一旦下跌,就象大堤决口,卖盘凶猛涌出,谁来组织众人去堵住决堤大口?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谁也挡不住。象卖彩电一样的价格战就开始了。
熊市来临,先走为王,后走为寇。谁相信“都在做长期投资,都不会卖出”谁完蛋,因为小跌不断都动摇,先知要过独木桥,发扬风格你让路,大跌开始卖不出。跑得快的是自由狗。跑得慢的是套牢犬。西瓜熟了不卖掉放在地里,就会瓜变烂瓜,人变傻瓜!
34. 熊市里一切都有可能,可怕的事太多了。驳“买房比其他投资安全,房价只会小跌不可能出现大跌。”的错误认识。
一个人的寿命的长短是由最差的那个器倌决定的,有一个器倌完蛋,人就完蛋了。所以房价要跌,主要的理由中有一种成立就足够了。这就是风险。
疯狂是要付出代价的,大涨了就有风险,就要大跌。这是投机市场的铁律。曾经经历过海南房地产泡沫的潘石屹描述当时的疯狂:“从1楼签了房产卖买合同,到6楼加价就卖了。”正府调控后,海南房市崩--盘,经济萧条,失业增加,金融损失,财富流失,经济一蹶不振。几年后房价跌至每平米几百元还无人问津。
如果谁在2007年10月股市6124点时,说股市会跌到2000多点,谁会相信呢?然而,人们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这就是市场,这就是市场的无情,没有什么不可能。2008年8月8日,68.59元的招商地产跌到12.6元(跌81.6%)也没几人敢买。最初让你快速套牢40%,反弹总是夭折,之后就是漫漫阴跌和熊市不言底。熊市里一切都有可能,可怕的事太多了。
房地产市场应该是以消费为主导,以投资为辅的市场,不应该蜕变为投机炒作的市场。住房必然回归民生属性,必然回归消费品定位,必然回归合理价位。大涨时无人不赚。熊市里股民7亏1盈2保本。不跑白忙一场。炒房要注意掌握分寸, 适可而止, 见好就收,要知足常乐,留点利润给自己吧!
房市投资投机者的买是为了卖,在高位会露出“游击队”的本来面目。熊市里坚持就是失败。保本是炒房者的第一要务。不会割肉的人就是不会保本的人,在投机市里就是短命的人。熊市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没有壮士断腕的魄力,给自己许多持有理由的人,最后连裤头都会输掉。
35. 房市和股市的涨跌周期都是8个阶段,有涨有跌,买涨不买跌。驳“有钱人不在乎房价高低,想买就买。”和“自住者任何时候买房都是对的。”的错误观点。
第1阶段是初露锋芒,慢步缓涨,先知在买,跟者不多。
第2阶段是开始上涨,信心大增,买者日多,到处盖楼。
第3阶段是如日中天,利好频传,买者踊跃,迭创新高。
第4阶段是高位盘整,众人观望,有价无市,地价下跌。
第5阶段是拐点到来,利空连连,救市无望,降价不断。
第6阶段是房价中跌,后觉跟卖,恐慌加剧,跌幅已深。
第7阶段是阴跌不断,钝刀割肉,深不见底,套牢难眠。
第8阶段是横盘筑底,黎明之暗,上涨前夜,先知再现。
低位买入才叫先知先觉。目前各地的房市,许多地方处于拐点到来的第5阶段,广深处于房价中跌的第6阶段。买涨不买跌。高位还在买的会深度套牢。大势已去,不识时务者还能撑多久呢?
俗话说:“越有钱越小气”。越有钱就算帐算得越精,越重视资金的投资收益率,越在乎房子的价格高低。大手大脚的人,不会算计的人成不了富--人。自住者明知房价要下跌了,可能买贵了40万,为何不等二年呢?又不是住在街上等。40万够买4部车,不是小数目。用40万来投资不好吗?用来买好的家具、家电不好吗?出去旅游不好吗?让孩子读好些的学校不好吗?为了2年的面子让自己多吃了8年的苦。你用40万去买面子。人家在背后笑话你,你有何面子?其实,真的下跌40万,买家就会拉起大横幅闹退房和要求补差价,大家见的还少吗?
36. 买卖来回需要几个月,流动性差致房市于死地。驳“等待跌势明朗再卖不迟。”的错误观点。
在股市,今下午买明上午可卖,随时都有短炒者接手,100万元的股票要卖出时,一按卖出键几秒钟后款就到帐了。一套房你可能1年还卖不出去,一买一卖的交易期需要几个月,买者给你2万元定金,第29天他发现房价已下跌了3万,因为他那2万已跌没了,大跌后还要阴跌三五年,就不会接下还要跌几十万元的“高位掉下来的飞刀”。房市没有快速的出局机会,一旦关门打狗,就象“下行的电梯”的铁门,“喀嚓”一声关上后谁也无法出逃。面对这一结局,许多人在高位就会恐慌,就会争先恐后地杀低抢跑道卖出,从而引发大跌,推动大跌。
37. 债台高筑,资金链将绷断,开发商的唯一的活路是大降房价。驳“我国盖房永远好赚,开发商不急着卖。”的错误观点。
地球不会永远存在,世事没有永远顺利,开发商也不会永远牛气,看各国的房价就知道了。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一叶知秋。欧米房市一路下跌,我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性产业。许多地产公司的负债率在70%以上,乃至空手套白狼,很容易产生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据统计,上市房企的200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366亿元。高负债率、低现金流使开发商急得象热锅烤蚂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钱水向东流。前些年,不少开发商自有资金不多,靠“红包”获得土地,通过抵押土地获得银行贷款去缴交土地款,开工初期就预售取得卖房款,拖欠建筑公司和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企业的资金。如今一看势头不好,大家都翻脸不认人了,麻烦就一个接一个来了:土地实行拍卖,有的成本大增。有的囤积的土地5年也开发不完,开发资金的缺口很大,超过2年不开发就会被无偿收回。重征土地闲置税,土地养不起。买者已经不肯买期房,有价无市拖得越久,资金压力也就越大。建筑公司要求开发商按进度支付工程款。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企业要求带现金提货。最头痛的是大力压缩银行对房企的新贷和银行来讨旧债。
房地产泡泡主要是由银行资金吹起来的。在次贷风波和越南危机的提醒下,中央实行紧缩正策,第1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不得不对房地产减少了资金供给。卖不出房子就会导致银行贷款超期,银行不良贷款超标就会导致分行长下台,所以分行长就急死了!你不降价就按照抵押收房去拍卖,那样损失更大。开发商不敢得罪“钱老爷”,所以不得不降价。
正常的融资渠道被封闭后,有的开发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资金成本非常之高,年利率可达30%。不借肯定死,借了只是死的晚一些而已。所以此路不通。先降价为强,后降价遭殃。不卖跳楼价,就要人跳楼。楼盖好了不赶快卖掉,楼变烂尾楼,人变猪猡!几经劫后余生的万科最精灵,表现得最为急切。就象农民在台风到来前要将地里成熟的水稻抢收回家一样,不想死的开发商会争先恐后地降价卖房,拿到现金,以解燃眉之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