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

[广告]: 加入银江行情会员,共享高速稳定行情 圆明园流失名画再遭拍卖 估价600万-800万

昨天,在保利秋拍预展现场,圆明园流失文物《幽壑听泉图轴》引众人驻足观看今天晚间举行的保利秋拍现场,一件圆明园流失文物《幽壑听泉图轴》将现身。而就在三天前,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刚拍出3件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圆明园文物屡屡现身“叫卖”,将圆明园此前面向全球发出的呼吁抵制圆明园文物拍卖、交易活动的倡议书推向了尴尬境地。如何让流失文物悉数回归故园,圆明园尚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

本报讯(记者李天际)将于今天晚间举行的保利5周年秋拍之“咀英澄华——清代宫廷典藏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拍品昨天进行预展,拍品中包括一件圆明园流失文物。

10月18日,圆明园在罹难150周年纪念日当晚向全球发出倡议书,呼吁全球热爱和平人士共同抵制对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交易等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保利秋拍现身的圆明园流失文物,以及12月1日香港佳士得拍卖的3件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无疑将圆明园的倡议书推向尴尬境地。

■画作残留脚印 为英法联军铁蹄

正在预展的“咀英澄华——清代宫廷典藏中国古代书画夜场”共有51件书画精品,编号3650的《幽壑听泉图轴》为圆明园流失文物,估价在600万到800万人民币。此画据考证为元代著名画家王蒙于公元1346年所作,距今已有664年历史。该画的介绍中提到,“此图的二方印‘淳化轩’、‘淳化轩图书珍秘宝’说明是收藏在圆明园的淳化轩。”

此外,该画为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另一力证就是在“乾隆御览之宝”一印上方,残留着一个清晰的“脚印”。据专家推测,当时画挂在圆明园淳化轩的墙上,被无恶不作的英法联军士兵从墙上粗暴地拽下。天杆撕裂,地杆身首异处,然后,一只罪恶的铁蹄踩在画面上。

■圆明园流失文物 现身拍卖会非个例

其实在保利秋拍之前,圆明园流失文物还在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出现过。12月1日香港佳士得的一场“放山居御制珍品”拍卖会上,3件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分别被买家拍走,总拍价达到2.26亿港币(约合1.94亿人民币)。其中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成交价高达1.295亿港币(约合1.11亿人民币),创下掐丝珐琅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圆明园曾发倡议 抵制流失文物拍卖

值得关注的是,两场拍卖会均是圆明园发出倡议书之后举行的。

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当晚,圆明园曾向全球发出倡议书,呼吁全球热爱和平人士共同抵制对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交易等活动。对于倡议的内容,圆明园认为是“本着举世公认的人文立场和道义共识”,包括成龙在内的各界人士还通过签名方式表达支持。但令人遗憾的是,市场并未抵制圆明园流失文物的拍卖行为。

因此有学者认为,面对拍卖市场上对圆明园流失文物的“追捧”,圆明园的倡议书显得“软弱无力”,圆明园的流失文物依然在国内外的拍卖会上频频现身,买家也依然以购买圆明园流失文物为荣。如果这样尴尬的局面不发生改变,圆明园向全球发出的倡议书将有可能变成一纸空文,不具有任何意义。

圆明园流失文物

屡被“隐姓埋名”拍出

多次参加拍卖会的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告诉记者,2000年以前,国外的拍卖会经常以“圆明园文物专场”的名义进行,所有的拍品几乎没有落拍。不过当时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这些圆明园流失文物的拍卖并没有引起国人的关注。

2000年4月底和5月初,在佳士得和苏富比在香港的春季拍卖会上,包括圆明园西洋楼景区喷水池中的牛首、猴首和虎首铜像在内的一批圆明园流失文物现身。经过媒体报道后,当时这两家拍卖公司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做法,引起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

“兽首事件以后,可能是意识到拍卖圆明园文物会引发中国百姓的抗议,拍卖公司改变了原来的做法。”据刘阳介绍,2000年以后,国外的拍卖会上经常出现一个名为“放山居”的专场拍卖,拍品为中国的宫廷精品。

刘阳称,放山居的中国拍品几乎全部来自圆明园,拍卖公司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通过“隐姓埋名”的方式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以此避开“圆明园”这个敏感的词汇。

据悉,放山居原是19世纪“英国首富”詹姆斯·莫里森的一座乡村私邸,其次子阿尔弗雷得·莫里森于1861年从参与抢掠圆明园的洛赫爵士处购买了大量清宫文物,这些文物均来自圆明园。莫里森家族一直将圆明园文物存放在放山居,并为每件文物制作了标签。

刘阳介绍,最近50年,放山居所藏的圆明园文物陆续面世,1965年、1971年和2004年,英国佳士得公司进行了3次放山居专场拍卖。2008年,一件放山居的圆明园文物——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最终以5330万港元成交。今年,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中,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2.5266亿港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世界上“最贵的瓷器”,这件“葫芦瓶”同样是放山居的旧藏,来自圆明园。

本报记者李天际

摄影/本报记者贾婷

拍卖公司:

拍卖圆明园文物行为合法

“我并不认为拍卖公司拍卖圆明园文物存在什么问题,拍卖公司拍卖的文物拍品都要经过文物局的审鉴之后才能上拍,没有得到许可的拍品是不能上拍的。” 一家拍卖公司市场部的刘经理说,这说明政府并不反对拍卖圆明园文物。

刘经理说,其实在国内拍卖会上拍卖海外流失的圆明园文物,客观上也起到了将文物留在国内的效果,“拍卖的渠道很多,即使国内不拍卖,藏家还可以到其他国家去拍卖,或者干脆选择私下交易,这就更难确定文物的下落了。另外,在国内拍卖政府还可以行使优先购买权。”而且,很多拍卖公司在对外宣传时说这件拍品是圆明园文物,其实一般并不能确定这是否是圆明园的文物,只是借用一下名义,希望拍出一个更好的价钱。

文/本报记者柳剑诏

圆明园:

拍卖行为情感上难接受

昨晚,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因此不便就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进行表态。不过该负责人表示,拍卖会频现圆明园流失文物,为圆明园下一步寻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海外博物馆的同时,也可以关注各大拍卖会,寻找圆明园流失文物的线索。”该负责人认为,这是目前掌握圆明园文物信息的一种积极方式。

圆明园管理处有关人士也认为,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虽然从情感上难以接受,但至少通过拍卖这种方式,大量失散的圆明园文物才有机会“露面”并被收购回来,而不是被私人永久珍藏,外界难觅其踪迹。

律师:

有关部门应干预拍卖行为

曾于去年前往法国追索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著名律师、“全球华人律师联盟”负责人刘洋再次关注圆明园文物遭遇拍卖一事。

刘洋律师表示,从法律角度上来说,如果买家在不知道拍品为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前提下购买,圆明园有权索回文物,相应承担买家必要的补偿。如果买家在明知拍品为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前提下购买,圆明园则有权无条件索回。

刘洋认为,在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的问题上,圆明园管理处应拿出明确的观点,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对拍卖行为进行干预。虽然无法要求所有的流失文物回归祖国,但像圆明园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流失文物应始终坚持追索。

ヽoo牽ωǒ啲掱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