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17850
- 精华
- 51
- 积分
- 42319
- 智慧
- 20273
- V 币
- 98161
- 贡献
- 0
- 金豆
- 59709
- MV号码
- 2716677
- 注册时间
- 2008-8-7
- 最后登录
- 2011-7-30
|
20楼
发表于 2011-1-30 11:2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
“中央领导人中最早有海洋意识”
刘华清93岁高龄时,海军前装备部长郑明特意前去老领导位于军博后面的住所看望他。当时,刘华清已行走困难,只能在轮椅上听老部下汇报。当得知郑明退休后积极宣传郑和的海洋理念,已经说不出话来的刘华清,举起手,竖了个大拇指。在郑明看来,这位曾与他前后共事12年的中国第三任海军司令,“是中央领导人中最早有海洋意识的人”。
14岁就加入红军的刘华清,在其主政海军期间,因为推动航母发展,被外媒誉为“中国航母之父”。然而,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作为近20年来唯一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序列的军人,他是穿军装的国家领导人,更是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见证者。
2011年1月14日,刘华清辞世,享年95岁。美联社将其称作“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开启了中国海军强盛的进程”。1月24日,一个冬天没有下雪的北京寒冷异常,刘华清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刚刚结束访美行程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其他八名政治局常委一起出席了遗体告别仪式。
如果用关键词来概括刘华清的戎马一生,“科技、海军、邓小平”,或许最能精准体现。
科技上的最大功绩,要算他在“文革”期间临危受命,以国防科委副主任之职,成为一项后来举世瞩目的工程的拍板人: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1970年发射成功。“回想起来,当时这么干,除了有一种强烈责任感外,也有点儿傻大胆的味道。”他在回忆录中如是说。
对于航母,1980年5月他访问美国时,触动很大。当时美方安排刘华清参观了美国的航空母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1987年1月,在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中,已经当上海军司令的刘华清提出,“要把航空母舰搞得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要很好地研究和论证”。这年3月31日,刘华清又向总部机关汇报了关于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大问题:一是航母,一是核潜艇。
《哈佛亚洲评论》2007年冬季刊,曾刊登题目为《解放军航母之父》的文章,提到“文革”结束以后,中国高层有人提出中国海军战略就是近岸防御,不需要也不许造航空母舰。但包括刘华清在内的许多海军将领表示反对,认为“没有航母,不能远距离作战,仗打起来只能望洋兴叹”。文章里面提到1986年8月,刘华清向海军装备论证中心下达开展航母论证的命令。
很巧的是,在刘华清海军司令任内组建的海军装备论证中心,刘华清的儿子刘卓明,21世纪初期,成为改名后的海军装备研究院院长。
对于刘华清推动中国建造航母的具体努力,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简报2007年10月号中还有详细论述。该刊披露,刘华清曾经在海军所属的上海研究所启动了一个航母设计和建造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该所建造了航母模型,并在该所600米长的水池及附近的太湖里进行了实验。该刊还透露,1985年,刘华清甚至要求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开设航母舰长的培训课程。
暮年迈入政坛高位
正当刘华清踌躇满志地推进海军建设时,他的人生已到迟暮之年。1985年,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裁军一百万,同时提出加快军队领导年轻化。年满69岁的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在同年9月,被选为象征即将退休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时,刘仍任中顾委委员,一直到1988年1月正式从海军岗位退下。
刘华清很清楚这些。他在回忆录中写道:“1987年10月,我已经71岁……身体状况不错,不过我很清楚,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作好了退休的心理准备。”
然而世事难料,1989年11月举行的中共中央十三届五中全会上,由邓小平提名,决定他担任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在回忆录里说“我从没有想到过”,但他也承认“小平同志一直在关注我的成长”。
在刘华清早期军队生涯中,邓小平起的作用并不明显。虽然作为第二野战军的老部属,刘华清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与淮海战役、南渡长江,但在建国后,刘华清在海军任职时,与文革几经起落的邓小平并无太多交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即将退出现役的刘华清,却又因为历史的风云际会,出现在邓小平的视线中。
担任军委副主席之后,刘华清再次和邓小平一起,出现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口。1992年春天,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巡讲话。“1月22日下午,他(邓小平)在深圳迎宾馆接见深圳市党政干部。我正好在广州战区考察部队工作,也参加了这次会见。”刘华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正是邓小平这次讲话,让中国驶入继续改革的路径。也是在这次讲话之后,在当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刘华清当选为政治局常委,那年他已经76岁。
在政治局常委任内,刘华清凭借其军队中的威望与人脉,担负起稳定军队大局的任务。作为江泽民的军事助手,他把很多精力用于处理军队中的实务,特别是他长期主管的国防装备。“他到军委搞的最大项目就是建造空中加油机,把整个工业部门全动员起来了。”郑明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
刘华清还一心想单独成立军队的装备管理部门。早在1980年访美后,他就向国务院、中央军委写的报告中,首先强调要建立装备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一次全军装备规划座谈会上,他提出建立一个在军委领导下统管全军武器装备发展研究的权力机构。1998年成立的总装备部,使刘华清这一设想终成现实。
据军方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刘华清任内还积极推动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他曾主张裁撤一些机关单位,实现如美军般真正的三军联合,只是直到辞世,他的愿望也未能实现。
1998年,82岁的刘华清正式退休了,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写回忆录,老部下郑明也成为编写组中的一员,负责起草其中有关装备的内容。
在进行内容审查时,航空母舰那一节的标题出现了争议。审查委员会希望改成“航母之梦”,但郑明不同意改,“刘副主席都在做梦,那中国人真的都在做梦了”。郑明的建议最终被采纳,标题定为“中国航母”。
2011年新年来临的时候,郑明还和几个海军的老同事商量,春节期间去探望刘华清,但没想到过了两周,就传出他去世的消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