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17850
- 精华
- 51
- 积分
- 42319
- 智慧
- 20273
- V 币
- 98161
- 贡献
- 0
- 金豆
- 59709
- MV号码
- 2716677
- 注册时间
- 2008-8-7
- 最后登录
- 2011-7-30
|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09:00
| 只看该作者
防洪大堤上的中国领导人
水患困扰中华民族已经数千年,时至今日,每到夏天汛期,江河咆哮仍是中国一大隐患。在抗洪救灾的危急关头,出现在大堤上的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身影,以及他们作出的动员和指示,往往能起到安定民心的特殊作用。
江泽民的气魄
1998年的夏天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天,长江、珠江、松花江等江河相继发生汛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站在一线鼓舞抗洪军民斗志的画面,成为这一年的标志性镜头。
8月13日上午,长江上游第五次洪峰刚刚通过湖北宜昌,江泽民的专机就降落在沙市机场。新华社记者目睹了当时的情景:一下飞机,江泽民就乘坐面包车,直奔荆江大堤。
当天烈日炎炎。在这个解放前几乎平均每六年就溃口一次的大堤上,江泽民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从大禹治水到民族精神,从当前的抗洪任务,到兴修水利的长远问题,他引经据典,鼓舞士气。
日本时事社当天评价说,国家最高领导人亲临抗洪现场,表明中央领导机构对这次大规模水灾极为关心。
事实上,关心治水,对作为总书记的江泽民来说并非刚刚开始。1989年7月,在就任总书记后的第26天,他就曾冒雨到荆江大堤考察。
但这一次,显然有所不同。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后来强调说:“在所有的道路都被洪水淹没的情况下,运输和协调如此大规模的防洪大军在一定的时间抵达一定的地点,其后勤工作的复杂性不亚于真枪实弹的战场。从人的生命角度出发,江泽民指挥的这场抗洪斗争甚至更加伟大。”
同样是8月13日,在洪湖大堤,面对眼前疲惫但仍精神抖擞的部队,江泽民动了感情,大声说:“你们当中有‘上甘岭特功八连’,上甘岭的精神永远活在全军指战员心中。你们当中还有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也永远铭刻在广大军民的心中。”
这些充满真情的话语,在《江泽民传》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看来,其实是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江泽民作为工程师和诗人两方面的才华。“他以雄辩的口才赞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讲述个人的英雄事迹;对于救灾和今后的防洪工作,他也作了技术上的指导,并谈到了重建家园以及兴建水利设施的问题。”
9月初,江泽民推迟了对日本和俄罗斯的国事访问,第二次来到抗洪一线,在湖南、江西、黑龙江等地查看灾情。二十几天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抗洪抢险总结大会上,江泽民的演讲再度吸引了外国媒体的关注。
法新社报道称,江泽民要求中国人民以“抗洪精神”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日本共同社则注意到,江泽民强调了党中央“直接指挥这场斗争”,他还称赞人民解放军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革命队伍”。
朱镕基的三个瞬间
当江泽民来到前线的时候,时任总理朱镕基已经两赴长江流域。在长江大堤上,这位有着钢铁般性格的总理,面对不同人群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让人再次领教了他的爱憎分明。
1998年7月4日,长江上游第一次洪峰刚过,朱镕基就来到湖北、湖南和江西视察防汛工作。其间,他来到江西省德安县石桥村慰问灾民。在石桥村一组,家住邻村的42岁下岗职工刘荷香向他反映情况,称自己和丈夫向单位交了股金,如今单位却不让丈夫上班,“总理呀,我不行哟,人家有钱,我们没钱。”在和刘荷香拉家常后,临走前,吩咐秘书给刘一个小红包,里面有500元。
孙仁贵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详细描写了这个故事,从此,“朱镕基送红包”就成为坊间美谈。
而朱镕基在1998年夏天更多被记住的,显然不仅仅是这些。时任九江市副市长的吕明(2004年因受贿被判刑11年),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朱镕基对他发的那通脾气。
8月7日下午,九江城防洪堤决口。两天后,朱镕基顶着39摄氏度的高温出现在决口现场。在一艘快艇上的小会议室,吕明遭到了他人生中来自“最大领导”的怒斥。
“不是说固若金汤吗?谁知堤内竟然是豆腐渣!……人命关天,百年大计,千秋大业,竟然搞出这样的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腐败到这种程度,怎么得了!”
据当时媒体报道,声色俱厉的朱镕基,令会议室内空气异常紧张,谁也不敢吭声。而当快艇驶近决口处时,走下快艇的朱镕基对等候的抗洪军民却是另外一种态度,他双手抱拳,高高举起:“拜托同志们,谢谢同志们!”
时刻把人民群众疾苦放在第一位,所以无论是怒斥官员还是给群众红包,抑或对抗洪官兵由衷的感谢,朱镕基的真情发乎内心。
这一点,湖北摄影记者杨发维应该感同身受。8月8日上午,在长沙机场刚下飞机,杨发维就感觉到朱镕基看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龚谷成时的表情不太一样,“好像不会只是握手”。杨从拥挤的人群中刚找到一个合适的拍摄角度,朱镕基就上前亲切拥抱住了龚谷成。
在那张获得摄影大奖的照片上,身着短袖衬衫的朱镕基双眼微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胡锦涛和温家宝的脚步
2010年夏天,处于主汛期的中国江河再度发威。7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此前,胡锦涛已经多次亲自过问防洪情况,温家宝亦亲自前往江西等灾区视察。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防汛抗洪工作的重视,不言而喻。而胡锦涛和温家宝的身影出现在防洪第一线,甚至在1998年之前就已经开始。
1996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来到蚌埠固镇县新马桥怀洪新河大堤查看淮河防汛工作。当时胡锦涛强调,治理淮河是一件大事,必须要有长远考虑,把淮河治理好。
两年以后,胡锦涛的身影又出现在松花江堤防险段。他乘船来到曾出现重大险情的哈尔滨道里区新农镇苏家大堤,看望抗洪抢险模范人物,之后又来到大庆市,希望大家发扬“铁人”精神,坚决保住大油田。
同样是在1998年,细心的人会发现,当年无论是江泽民还是朱镕基考察防洪大堤的时候,都有一个儒雅的年轻身影陪在身边,他就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的温家宝。
在当年的防汛抗洪过程中,温家宝至少五次南下长江流域,一次北上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指挥抢险救灾。而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8月在荆江大堤指挥作出是否分洪的决策。
作家彭子强撰写的《本届政府没有分洪——’98荆江分洪高层决策纪实》中,详尽披露了高层当时的决策过程,在涉及33万人和150亿元经济损失的重大人民利益面前,面临巨大压力的温家宝慎重而冷静。一边是不断上涨的荆江水位,一边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已经下达了准备动用荆江分洪区的命令,被中央常委会授权拥有最后下达分洪命令权的温家宝,还是决定“微服私访”。
彭子强披露,8月10日上午,荆州市委根本不知道温家宝要去公安县,等到知道已出行后大吃一惊,连忙安排路线和保卫,并派人去控制现场。“安全,你们就考虑我个人的安全?现在转移群众的生活是第一位的。”温家宝说。
最终,经过严谨的调研分析,在请示中央后,温家宝没有下达分洪的命令,直到长江第六次洪峰安全通过。
媒体人杨海鹏后来回忆说,那次抗洪斗争,人们记住了温家宝挺过危机,没有下荆江分洪命令后流下的眼泪——这一挺,就是150亿元,33万人的身家财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