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9904 
 - 精华
 - 0 
 - 积分
 - 85283 
 - 智慧
 - 41832  
 - V 币
 - 1214  
 - 贡献
 - 0  
 - 金豆
 - 125496  
 - MV号码
 - 75122 
 - 注册时间
 - 2009-4-6 
 - 最后登录
 - 2014-4-27 
 
  |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9:20
 |  只看该作者
 
 
 
埃尔德曼一直不愿意公开表达对纳粹的仇恨,但对于波兰和华沙的袖手旁观,他始终耿耿于怀。   “波兰人既不能,也不愿帮助他们不信任的犹太人。”他告诉英国《经济学人》,“他们甚至认为犹太人与纳粹一样,是波兰人的共同敌人。”   处于困境中的犹太人同样四分五裂:世俗主义者、社会主义者、狂热的犹太复国者,和像他一样的非犹太复国者。所有人都在深渊的边缘,为出路而争吵,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波兰犹太人,还是住在波兰的犹太人。   直到二战结束后,反犹的阴霾仍未从波兰散去。在纳粹的淫威下九死一生的犹太人,满怀希望重返家园,却被波兰人排斥,一年中发生至少50次谋杀犹太人的案件。这促使波兰犹太人数次掀起向海外移民的浪潮。   1968年,近两万犹太人离开波兰,其中包括埃尔德曼的妻子和女儿。1970年12月7日,西德与波兰签订华沙条约,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献花后,突然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   埃尔德曼相信,自己既是波兰人,也是犹太人,华沙是他的家。他梦想,在社会主义波兰,犹太人将拥有文化自治权。他终其一生,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努力。   埃尔德曼辞世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书里,描述了华沙犹太区的爱:当恐惧和孤独的人们被命运抛聚在一起时,那是最“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极度幸福的时刻。  
 
  “人们走了,但记忆永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