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正说三国谋士

 三、淡泊明志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是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座右铭。诸葛亮之所以能修炼成一个千古奇才,要诀都在这里。而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世崇敬,其要诀也在这里。
  德高使人崇敬,才高使人崇拜。自古以来,德高者不乏其人,只可惜他们的才智往往不足,从而难以建功立业,惠及万民。才高者也有很多,可惜他们多数德行不足,从而不能明辨是非,以致功过参半。只有诸葛亮,德高才更高,惟其如此,才能秉持正道,伸张正义。北宋司马光有言:“德胜于才是谓君子,才胜于德是谓小人,无才无德是谓愚人,德才兼备是谓圣人。”诸葛亮就是德才兼备的圣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造福万民,功在不朽。
  “非学无以广才”,为什么其他人与诸葛亮一同求学,才能却远远比不上他呢?《魏略》中有个材料,可看出诸葛亮与众人的不同:“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了这个材料,有人可能会很疑惑,因为多数人认为“务于精熟”是正确的,“观其大略”不对。其实,诸葛亮的“观其大略”并非随便一浏览完事,这正反映了诸葛亮读书的高明。“务于精熟”就是务必把书背得精熟,这没有什么不对,精熟总比不熟要好。那么,诸葛亮为什么“独观其大略”呢?首先,“观其大略”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这是读过万卷书才能达到的境界。当一个人腹藏万卷书以后再读其他书时,就会看到很多东西是自己熟悉的,就没必要再细看了,所以“观其大略”。 由此可见,诸葛亮童年、少年时期所阅之书比其他三人要多得多。其次,“观其大略”也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即先整体浏览,找到书中的精华,提炼其中要旨,然后有的放矢地重点研读。当其他三人一段一段“务于精熟”时,诸葛亮早已把整部书吃透了。当三个人终于一段一段把这本书背得“精熟”了,诸葛亮可能已经翻阅了数十部书了。最后的结果,诸葛亮不仅书读得多,而且读得精。差距就这样逐渐拉开了。
  “非志无以成学”,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刻苦求学的恒久动力。诸葛亮的志向是什么呢?《魏略》之中还记载了一件小事,引发了后人的争论:“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论者多以此认为诸葛亮之所以不投奔曹操,是因为中国人才太多,很难脱颖而出。但裴松之明确否定了这种观点。他认为“《魏略》此言,谓诸葛亮为公威计者可也,若谓兼为己言,可谓未达其心矣。”“老氏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在贤达之流,固必兼而有焉。以诸葛亮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於其始矣。”“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沈翳哉!委质魏氏,展其器能,诚非陈长文、司马仲达所能颉颃,而况於馀哉!苟不患功业不就,道之不行,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者,盖以权御已移,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岂其区区利在边鄙而已乎!此相如所谓‘鹍鹏已翔於辽廓,而罗者犹视於薮泽’者矣。”裴松之这番话理清据明,明确指出诸葛亮志存高远,远非俗辈所能揣度,更非小人之徒所能理解。
  “兴微继绝克复”,这就是诸葛亮的志向,这也是时代赋予他的使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根本上讲,他是为兴复汉室死而后已,并不是完全为刘备父子。
  当时汉室衰颓,军阀割据,曹操独大,“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的灭亡几乎已成为了必然,曹操篡汉只是时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却心存汉室,心向汉室,心系汉室,且想尽自己微薄之力去复兴汉室,这是一种怎样的可贵,恐怕当今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了。那些认为他担心曹操手下人才众多,而不投曹操的人,想的只是个人功名,心中根本没有天下大义。
  “苟不患功业不就,道之不行,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者,盖以权御已移,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此句明确道出了诸葛亮真实的想法。虽然他志向远大,虽然他才能过人,但他绝对不可能去辅佐曹操建立功业。他不仅不可能辅佐曹操,他还要“翊赞宗杰”来反对曹操,因为曹操是他兴复汉室最大的敌人。
  “宗杰”,就是刘汉宗族中的杰出人物。明确说,他需要再找一个光武帝刘秀一样的人物,辅佐他去铲平逆贼,复兴汉室。
  然而曹操已经强大了,且大汉朝的天子汉献帝正在他的掌控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想兴复汉室几乎成为不可能,这就是“兴微继绝”四字的内涵了。
  “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强不可以为而为之,这就是诸葛亮;大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诫子书》(图0102)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