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17850
- 精华
- 51
- 积分
- 42319
- 智慧
- 20273
- V 币
- 98161
- 贡献
- 0
- 金豆
- 59709
- MV号码
- 2716677
- 注册时间
- 2008-8-7
- 最后登录
- 2011-7-30
|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04:26
| 只看该作者
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者保尔森
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者保尔森
危机产生新领袖。不管是政治领袖、公司领袖,还是投资领域的王者,都是通过危机或革命来完成新陈代谢的。近两月的新书中,《史上最伟大的交易》、《末日鲁比尼的金融预言》、《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管理篇》值得关注。从这些书中我们看到,借助全球金融危机,鲁比尼是如何名声鹊起,约翰·保尔森如何做空楼市从而赚得盆满钵满。旁观《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管理篇》折射出的投资智慧,我们能总结出危机丛林成就王者的秘籍:坚守非主流智慧。
当然,10月大面积上市销售的《大而不倒》(中文版)也值得重点关注,它被誉为2010年最厚重、最值得期待的金融书,作者对亲历金融危机的200多人长达500多个小时的真实访问,英文原版长踞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当然我们也能从该书中找到危机丛林中的王者。
央视大型电视纪录片《华尔街》同名书籍也于10月正式与读者见面,第一次以中国人的视角,以中国人当下的心情重新解读华尔街的历史,使该书更加难能可贵,同样,我们能从中看到金融危机胜出者对华尔街的评价。
成功的操盘手——约翰·保尔森
回溯历史,大家会发现,在雷曼兄弟倒闭,金融动荡的2008年秋天,除了占据全世界媒体头条的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亨利·保尔森之外,还有在幕后也叱咤风云的另一个“保尔森”——约翰·保尔森,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的老板。他是这次大萧条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中最大的受益者。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正是揭开华尔街新国王约翰·保尔森的一本调查专著。
房利美、房地美濒临崩溃引发的金融危机期间,大家争相讨论谁是最大受害者,谁是幸存者,大家忽视了另一重大问题:谁是最大受益者。《华尔街日报》资深专栏作家格里高利·祖克曼试图回答这点,并找到了关键人物及关键公司——约翰·保尔森和他的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
资料显示:保尔森对冲基金2007年赢利150亿美元,个人收入将近40亿美元;2008年到2009年初,保尔森又给公司和客户带来了50亿美元的收益,自己也赚到20亿美元。通过“史上最伟大的一次交易”,约翰·保尔森让自己和索罗斯、巴鲁克、巴菲特等最伟大交易员齐名。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再现了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华尔街的的种种风云。2005年,保尔森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已算进入暮年,是基金经理中平凡的一员,虽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但到危机前也只管理着20亿美元资金。但他依旧没有退休,他想做一笔大生意,证明自己的价值。保尔森和搭档潜心研究,分析房市数据的结果,终于发现房地产市场无法维持的证据。
于是一场战役打响了,做空房市之路开启了,新的华尔街之王诞生了。
约翰·保尔森从华尔街的无名小卒到今日的声名显赫,这个戏剧性人物的发迹史值得玩味,这也正是经过200多小时近身采访后完成的《史上最伟大的交易》所要讲述的全部故事。
成功的预言者——鲁比尼
通过《末日鲁比尼的金融预言》及巴曙松的介绍,我们知道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努里埃尔 ·鲁比尼是一名成功的预言者,在危机丛林中,他成为经济学群体中的新王者。鲁比尼被全球金融界视为早在2006年就准确预测到美国市场的崩溃及随后的全球危机,预言最终变成了现实,从而赢得了“末日博士”的美誉。
金融大鳄索罗斯评价说,鲁比尼是所有经济学家中最正确的一个。
回到当时的场景,2006年9月7日,鲁比尼在华盛顿特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次演讲中发出来警告:美国将遭受一场百年一遇的房地产泡沫引发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将引发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造成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并使美国不可避免地陷入一场经济大衰退。
试想,约翰·保尔森正巧在这次会场中,而其后的一系列操作正是坚信鲁比尼的预言,那将是一部多完美的舞台剧呀。
《末日博士鲁比尼的金融语言》给出了预测经济危机的主要原理,通过对近期经济危机的实证分析,证明了危机不仅是可以预测的,而且是完全可以扼杀在摇篮里的。同时该书给出了如何重建金融体系,以把将来经济危机的冲击降低到最小的建议。
由国内知名金融学者巴曙松领衔翻译,是《末日博士鲁比尼的金融语言》的另一亮点,巴曙松介绍说,经过出版社的精心策划,该书能中英文同时出版,难能可贵。
非主流智慧的胜利
同行评价起约翰·保尔森时不无嫉妒的说:保尔森不是搞房地产的,也不是搞抵押贷款的……但危机中他却成了最赚钱的基金经理。为什么是这位房地产领域的业余人士,而非著名按揭、债券或者房产专家,促成了“史上最伟大的交易呢?这就是非主流智慧的胜利。
非主流智慧的胜利的典型,我认为非巴菲特莫属。
反华尔街,反商学院,非主流公司治理,非典型CEO决策,这些就是巴菲特管理智慧中的关键字眼,是新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管理篇》传达的巴菲特管理真经。
拥有72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大约有24.6万名员工,伯克希尔·哈撒韦总部只有19人,作为CEO,巴菲特的工作内容却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资本配置及对高层人士的选择和薪酬制定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层面。以下方面能看出巴菲特非主流的工作智慧,这些非主流的智慧,因为我们实在学不来,借鉴的人少之又少。
比如在道德要求上。巴菲特经常强调:“我们损失得起金钱,甚至是大笔的金钱,但是我们无法承受名誉的损失,哪怕是丝毫的名誉损失。”比如在时间安排方面。不像现今大多数CEO的生活被那些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选择的事情给侵占了,巴菲特提前掩饰好了自己的时间安排,从而留出了大量自由的时间,过得自由从容。此例可完美说明这一点:当比尔·格雷厄姆(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儿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打扰他时,巴菲特回答说:“任何时间都可以,我没有预先安排日程的习惯”。
……
按查理·芒格的话来说,这些都是巴菲特非主流的管理智慧。芒格的原话是:“没有更多的公司和投资者复制伯克希尔的模式,是因为这不是常规的方法,不是人们在通常情况做事的方法”,“我们的管理费用很低,没有季度的目标和预算,也没有标准的人事体系,而且我们的投资更集中,其集中程度却远远超过平均水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