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9904 
 - 精华
 - 0 
 - 积分
 - 85283 
 - 智慧
 - 41832  
 - V 币
 - 1214  
 - 贡献
 - 0  
 - 金豆
 - 125496  
 - MV号码
 - 75122 
 - 注册时间
 - 2009-4-6 
 - 最后登录
 - 2014-4-27 
 
  | 
这些源于耳、鼻、咽喉、牙齿等器官的“噪音”,起初可能是机体保护自身的反应,但超过生理限度便成了疾病的表现。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几种常被听到的人体“噪音”。  打嗝 
  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像帽子似的厚厚的肌肉膜,它就是膈肌。当受寒冷、饱餐、吃饭过快、吃干硬食物等刺激后,膈肌会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人们就会“呃儿”个不停。短暂的打嗝也是一种机体保护反应,但如果连续出现或顽固难愈,可能预示胆囊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另外,紧张、恼怒等不良心理状态也常引起打嗝。 
   分辨打嗝是否为器质性疾病有个小窍门,即打嗝在24小时内能够缓解,且睡着后自动停止的,多不是疾病引起的,而超过24小时还在打嗝,且睡着还不停止的人,多是疾病缠身。 
  耳鸣 
  用手捂住耳朵,你会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这是因为外界嘈杂的声音被阻隔,让你听到了耳旁组织的血流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显微外科主任戴海江教授介绍,寂静的环境能够放大我们的听力,但如果你平时也能听到“脑袋里鸣叫”,耳中出现铃声、哨声、波浪声、蝉鸣声等,而周围环境并没有相应声源时,就得小心了。 
  耳鸣专家表示:“我诊治过不少耳鸣患者,从外表上看,他们至少比实际年龄老10岁。”严重的耳鸣不但影响听力,干扰正常睡眠,还会引起焦虑、烦躁或抑郁等一系列精神问题。 
   噪音是引起耳鸣最常见的原因。当某个频率的噪声损伤了听神经末梢细胞时,就会产生相应频率的耳鸣。 
  实际上,超过安全噪声标准(80—90分贝A声级)的噪音都有可能造成耳鸣及耳聋。滥用药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包括心得安、异搏定、布洛芬在内的多种常用药物都可能引起耳鸣。此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也可使微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耳鸣。 
  听神经末梢细胞一旦造成损伤很难恢复如初,但通过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手段可以缓解症状。已有耳鸣的人切忌酗酒、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 
  磨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