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810
- 精华
- 12
- 积分
- 1730
- 智慧
- 783
- V 币
- 143
- 贡献
- 0
- 金豆
- 2119
- MV号码
- 33339999
- 注册时间
- 2008-8-5
- 最后登录
- 2009-2-21
|

震惊全国的“6.28”瓮安事件还没了结,紧接着就发生了“7.1”杨佳上海袭警事件、“7.3”陕西府谷警民冲突事件、“7.9”河北省广宗县公安局大楼被炸事件、“7.10”浙江玉环县警民冲突事件、“7.17”广东惠州骚乱事件、“7.19”云南孟连县警民冲突事件等。在短短一个月内群体性事件如此密集发生,而且都和警察有关,反映官民、警民之间的矛盾使民怨已达到满地都是干柴的地步,一有火种就可能燃烧、爆炸。
瓮安事件爆发一个月来,大众传媒对此评述应有尽有,反思、总结、建言的文章在网上随处可见,但类似事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从贵州蔓延到上海、陕西、河北、广东、云南等地。警民冲突事件的发生,已不分地域不受经济条件所限,具有极强的普遍性。特别是杨佳袭警事件发生后,尽管警察6死5伤本应得到同情和支持,尽管有大量政府雇用的网络宣传员为政府、警察说话,但网络上仍然是一片同情、支持声,这在国外也是不多见的,由此可见中国警察在人民心目积怨有多深。
我相信全国上下都在考虑一个问题:中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民众对警察的怨恨为什么这么大?警察本是稳定社会的保障力量,但因警察的问题而导致的警民冲突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了我国社会的稳定。
瓮安事件发生后,面对严峻形势,7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省级党政领导电话会议,温家宝要求党政领导本着求真务实态度及对人民、对国家、对党的承担和负责,找到本地区的隐患、尖锐矛盾及潜在危机,制定出解决、舒缓、防爆发的措施和政策。温家宝警告诸侯:不要自作聪明,不要耍手腕,民怨民愤是压制不住的,总要在某时期爆发。官逼民反,官压民愤,这是必然规律。
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说,中国群体性事件从1993年的1万起,增加到2003年的6万起,参与人数也从73万增加到307万。2005年7月,公安部部长周永康指出:十年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增加了6倍多。特点是:数量明显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各个领域,行为方式激烈,而且组织化倾向明显。这么多、这么大、这么广泛、这么激烈的乱子,大多数是因为政府机构或官商勾结侵害民众利益,尤其是在农村征地、城市拆迁、企业改制、移民安置等问题上更为突出。
正当北京奥运进入紧张的倒计时之际,7月3日公安部通报,6月份全国477个地区的城市、乡村,发生民众抗争事件7686件,其中和公安、武警冲突的129件,冲击、焚烧党政机关,公安、司法机关的有87件。在抗争事件事件中,伍千人以上至一万人规模的,有56件;一万人以上大规模的有4件,而且都集中在6月下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