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高祖刘邦为何哭了三次半?
[打印本页]
作者:
天保
时间:
2014-1-7 10:21
标题:
汉高祖刘邦为何哭了三次半?
【导读】汉高祖刘邦能够从草根爬到帝王的位置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他历史上哭的次数非常的少,据记载只有三次半,而这三次半是如何来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相关历史的介绍吧。
-
-
刘季既轻诺寡信,又背信弃义。
不守楚汉鸿沟为界和约,可以用“兵不厌诈”、“大行不顾小谨”为解,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诚信,则暴露出这个人本性恶劣。
《史记》汲郑列传说:“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三国演义》有“死诸葛走生仲达”的故事,刘季不仅害怕已死的项羽,而且表现出一种小人心态,诏项王诸臣降汉者,必称项羽名,不得称项王,不得称字。郑当时之父郑君“独不奉诏”,高祖就把他驱逐,而“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这不仅是一种卑劣的小人心态在作怪,而且是从心底深处害怕已死项王的威名。
楚汉相争,大战五年,大小七十馀战,刘季屡战屡败,由于张良的谋略,韩信的征战,才有垓下决战的胜利。及得天下,夺韩信兵权,废韩信为淮阴侯。非韩信,兵败自刎者肯定是刘季,而不是项羽,为此,刘季想起来后怕,每当项王旧臣称“项王”,刘季心里就发毛,为此,下诏“诸故项籍臣名籍”!天下趋炎附势者多,如郑君者少。司马迁对此有切身体会,对郑君及诸“名籍者”之行,深有感慨。
汲郑列传“太史公曰”:“夫以汲、郑(汲黯、郑当时)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与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这是借题发挥,表面上说翟公、汲黯、郑当时的遭遇,实际上说的是“奉诏”名籍的项王诸臣,暗示的是刘季的小人心态。
《史记》在记述秦汉史之时,作为汉臣的司马迁,不能公开揭示汉诸帝,特别是高帝之短,常常借彼喻此,指东说西,本传不说,他传说,类此者多,细心读者,自能发现
欢迎光临 MV视频客官方论坛 (http://bbs.mv178.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