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教子当自立
[打印本页]
作者:
HUISHOU
时间:
2008-8-16 15:40
标题:
教子当自立
教子当自立
--曾国蕃、傅雷教子
也许是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之现在多是独生子女,目前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溺爱,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供着。有些有识之士把这种溺爱孩子的现象称之为“爱的虐待”。有不少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成天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考试还是考试,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不懂起码的人情世故。不要说独自远行,就是过马路也叫父母牵肠挂肚。据说有位江苏的孩子考到北京上大学,感冒后不知去医院,也不会自己买药,硬是跑江苏找妈妈去了。这样的笑话不时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然而,到底是谁让孩子如此“低能”呢?在我们看来,主要原因还是在大人,在家长、父亲母亲爷爷奶奶把孩子当成宝贝一样百般呵护,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一些已经小学一二级的孩子连穿衣服、系鞋带都要家长帮忙,学校搞卫生,甚至做作业都要家长替这做。这样百般照顾,无微不至的爱,结果是把孩子培养成了弱不禁风的温室里的花朵,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缺乏生命的坚强性,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在这个竞争残酷的世界立足。有句俗语说“娇子如杀子”,其实这种爱护,是简单生物学意义上的爱,是感情用事,缺乏理性色彩的爱。这种爱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及健全的人格,成了不折不扣的“爱的虐待”。而实际上,多数孩子都崇尚独立自主,渴望个性价值的实现,可惜他们常常得不到这种简单的自由,“爱的虐待”剥夺了他们的“天赋人权”。这种对孩子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的家长,过度的溺爱其实是好心办错事,影响到孩子将来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精神的培养。娇生惯养把孩子当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结果培养出来的不但不是人才而很可能还会是缺乏自立生活能力的废物。
其实,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及道德理论中,历来是比较重视的,古人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成长的模式,“修身”是关键,是基础,修身就是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精神,只有“先修其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介绍一下前人教育子女方面两个比较成功、比较典范的事例:一是在清代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另外一个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显赫也是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身后,毁誉参半。既有清代“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曾剃头”,“卖国贼”的恶名,因为在历史上他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1870年处理“天津教界”妥协过洋人。在他逝世后,清政府称其为“忠诚体国,节劲凌霜”,甚至把他誉为“古今完人”,他的门生故吏更是把他称为“德比诸葛,功过萧曹,文明无愧于韩欧,实为百年来难得的圣贤”。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最后官至一品宰相,早年精专学问,学作圣贤,确实取得不小成绩,后从戎理政,也很有建树,主要源于他良好的家教,他的祖父曾教育他“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尤物之器”。“人以懦弱无刚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这些话后来成为曾国藩作人处世的准则,成为其为官领兵的性格本色。另外,“修身之道”也是曾国藩的思想基础,曾国藩从未放弃过对自己品德的修养,甚至到老年,政治思想极为成熟,他也不曾放弃对自己行为的反省和自责,其一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后代做出了范例和榜样。曾国藩教子有方,他流传于后世的一套《曾国藩家书》十分注重向儿子们进行读书、处世、择友、从师、勤俭持家等方面的教育。他的儿子、孙子、曾孙都是比较著名的外交家、学者和教授。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在教育子女方面,他还主张:“盈虚消长”的道理:即门弟太盛要防止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吃饭的途径。他在给家里的信中提到:“诸弟在教育子侄,总需有勤、敬二字,不论是治世还是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没有不振兴的;不勤不敬,没有不衰败的,至切、至切。”他官居宰相时还让女儿和儿媳每年给他做鞋一双,以考察他们的“女工”。可见,当时做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曾国藩,对子女后代的教育在这一点上真可谓关怀倍至,体贴入微了。
傅雷(1908-1966)是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傅雷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翻译家,他还写过不少文艺和社会评论著作,以及优美的散文作品,特别是他多年来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信,在他死后汇集出牌的《傅雷家书》是他献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傅雷艺术造诣极为浓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谐,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一部青少年道德、修养、艺术学徒修读物,在教育子女方面,傅雷对孩子的要求十分严格,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中谈到:“有才的人也有另外一个危机,就是容易自以为是,所以才气越高越要提防。用知识来充实,用冷静与客观的批评精神,持续不断地检查自己,唯有真正做到这一点,而且终身做下去,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艺术家。”正如他自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他对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有具体要求,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订日课,并一一以身作则,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等。“大器之成,有待雕琢”,这些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在孩子成材的道路上发生了作用,后来傅聪终于成为世界级的音乐家。
人关心下一代,关爱自己的子女,也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通过儿女后代,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下一代也正是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世界所应该尽的一份神圣的义务与责任,通过以上所讲的曾国藩、傅雷教育子女的事迹,联系到现在我们一些家庭对孩子过度溺爱的现象,使我们感到教育下一代首先在思想上要有个清醒认识,认识上提高,行动上才能自觉,才避免在教育下一代上走错路,正如俗话说与其送给人一桶鱼吃,不如教会他打鱼的本领,让他学会自己捕鱼吃。我国著名企业家王光英曾经说过:“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所以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自强自立精神,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好习惯,要教会他们肯吃苦,战胜困难,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和本领。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和爱护。
欢迎光临 MV视频客官方论坛 (http://bbs.mv178.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