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汶川213国道逢雨必断 生命线成“生病线”(图)
[打印本页]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11-7-6 06:12
标题:
汶川213国道逢雨必断 生命线成“生病线”(图)
汶川213国道逢雨必断 生命线成“生病线”(图)2011年07月06日02:25
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
0
)
字号:
T
|
T
转播到腾讯微博
213国道上,汶川群众在艰难前行。新华社发
转播到腾讯微博
7月4日,汶川消防官兵利用绳索爬向河中断桥营救被困群众。新华社发
连日来,暴雨连袭四川,引发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国道213线都汶段多处中断,交通瘫痪。目前,受损最严重的罗圈湾路段抢通方案已确定,但难度大。
抢通方案难度大
5日,连接成都与汶川的“生命线”213国道仍在紧张抢通中。四川省交通厅厅长高烽表示,目前,受损最严重的罗圈湾路段抢通方案已确定,但难度大。
四川省交通厅厅长高烽介绍,目前已确定抢通方案为“扩龙口”“改河势”“填路基”“抢通道”。就是想办法把大型装备,从受损路基所在的岷江左岸投入到右岸去,上到泥石流冲击滩上。通过挖泄流槽,使岷江水流逐步回归到右岸,减轻对左岸的冲击。这样在左岸原来公路的位置上,想办法把路基填筑起来。
岷江改道冲击国道
连日来,强降雨天气导致213国道映秀至汶川段多处中断。其中的罗圈湾路段岷江右岸发生泥石流,阻塞河道造成岷江改道。江水冲击位于岷江左岸的213国道,现已造成至少400米路基被冲毁。
记者在这里看到,原本距离公路几十米的江岸已荡然无存,汹涌的江水直接冲击公路,将路基掏空,脸盆大小的石块卷入江水瞬间没了踪影。以前,此处路边有一处著名的地震遗址“房中石”,即2层楼房的2楼房间内,砸进了一块小汽车大小的飞石,现在整个房子连同石头都被江水冲走。
山体仍有滑坡危险
高烽表示,目前抢通难度大,由于岷江水量依然很大,如何将大型机械运送到对岸有难度,附近只有一座施工中的桥梁和一座受损钢架桥可供通行。此外,附近山体依然有滑坡危险。现在尚处于今年汛期的初期,不排除以后进一步发生灾害的可能。
高烽对记者说:“震后三年,这条道路因次生地质灾害屡次中断,我们每次都安全、快速地抢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顽强拼搏的作风,这次也将尽最大努力尽快抢通道路。”
灾情
四川6人死亡5人失踪
民政部救灾司5日披露,四川强降雨引发的洪涝泥石流灾害,目前造成6人死亡,5人失踪。
据四川省民政厅向民政部报告的灾情信息,从7月1日晚开始,四川省西部出现一次明显降雨过程,强降雨致使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和泥石流灾害。
截至7月5日15时统计,灾害造成成都、攀枝花、德阳、绵阳、乐山、宜宾、眉山、雅安和阿坝9市(自治州)40个县(市、区)57.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人,失踪5人,紧急转移安置2.2万人;倒塌房屋近1600间,损坏房屋1.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4.4千公顷,其中绝收4.6千公顷。
卧龙近6000人受困
进入7月以来,卧龙境内普降暴雨,特别是7月3日21时至4日3时,6小时雨量达25毫米,导致区内河水猛涨,造成交通、通信、电力中断,多处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截至目前,此次暴雨造成卧龙区域内共4600多位当地农村村民,有关单位200多名职工,省道303线、地质灾害治理、香港援建的学校重建项目等20多家施工队伍的1200余名建筑工人受困。
大熊猫采食困难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绝大部分熊猫均饲养在碧峰峡基地或者借养在其他科研合作单位,在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参加“卧龙二期野化培训”的有6只大熊猫,无一受伤。但大熊猫主食竹的采集相当困难,同时,大熊猫已进入产仔期,因停电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暴雨还导致区内卧龙镇、耿达乡耕地被水冲毁约147.5亩,水淹耕地约72亩,造成村道路基、耕地及防洪堡坎受损严重。同时,区内电站引水渠被废渣堵塞严重,全区停电。
链接
陕西略阳山体塌方6人死亡
5日上午11时15分许,因连续降雨,造成位于陕西南部汉中市略阳县境内由陕西略阳通往甘肃康县的309省道0.2公里处发生滑坡事故,瞬时倾泻下的5000方左右的滑坡体将8间房屋掩埋。此次滑坡事故已造成6人死亡,2人受伤。因被掩埋的房屋是位于略阳县城金亚路、紧邻嘉陵江的一出租屋,目前尚不能确定被埋的具体人数。
按照事故抢险指挥部的计划,昨晚10时左右,将结束事故现场的滑坡体清理及现场搜救工作,但由于事故发生地陕西略阳持续降雨,发生滑坡的山体上松散的碎石随时都会滑落,抢险人员只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继续抢险及搜救工作。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尚未发现新的被埋人员。
调查
生命线为何逢雨必断
被称为“汶川生命线”的213国道遭暴雨频频中断的消息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为何一到汛期,汶川“生命线”就变成不堪一击的“生病线”?
三年数断生命线频频“生病”
7月1日,四川盆地普降暴雨,大量沙石倾泻阻塞公路,交通“生命线”213国道都汶路段多处中断。2日,这条道路一度抢通,但3日的降雨再度造成道路中断。
而这并不是213国道都汶段第一次因暴雨断路:2009年7月25日,国道213线汶川段彻底关大桥被山上飞下的巨石砸断。2010年5月30日,汶川县雁门乡索桥村一处山体塌方,造成213国道汶川段阻断;6月7日夜,受暴雨影响,岷江河水猛涨,冲毁路基80多米,造成国道213线完全中断;8月13日,再次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又一次造成213国道汶川段多处中断。
汶川大地震中,213国道都汶段遭到毁灭性损毁,2008年9月基本修复。然而震后三年,这条“生命线”却成了“生病线”,每年五六月雨季汛期来临时,经常因次生地质灾害而中断。
逢雨必断地震“后遗症”是主因
西南交通大学胡卸文教授称,其实在汶川地震发生前,213国道并不是“逢雨必断”。“213国道从都江堰经映秀至汶川的都汶路段,全长82公里,刚好处于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带核心地带。213国道沿岷江而修,岷江河谷两岸山体多因地震松动,一下暴雨,就常发生岷江壅塞体冲出沟口,把公路冲断的情况。”胡卸文说。
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会员何平介绍说,震区的山头,表层基本上被震成碎裂岩体,非常松散。所以这种岩体,一是容易形成滑坡,二是容易形成崩塌。三是作为泥石流的物源。这就是说,每一个汛期,可能就来一点,破坏一些,掉一些,可能下个汛期再来一点。有些形成边坡,可能陡一些,在下个汛期就形成新的灾害。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专家认为,汶川大地震对震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极为深远,极重灾区的山体普遍受到破坏和损伤,短期内难以消除,特大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所产生的影响将长达10到30年。同时,地质灾害诱发因素的复杂多变和隐蔽性,也进一步增加了防治工作难度。
欢迎光临 MV视频客官方论坛 (http://bbs.mv178.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