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惕新股“三高”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11-1-20 11:48     标题: 惕新股“三高”现象

惕新股“三高”现象

 日前,监管部门的“权威人士”对市场传闻的停止发行新股做了紧急澄清,表示现在没有停止发行新股的计划。

  因为股市大幅下跌而停止新股发行,我也认为没有必要,它对股市的回稳,也并没有什么帮助。而且,正如有关人士所说的,在市场化机制下,主管部门也不应该干涉股市。不过,无论是此次传闻的出现,还是从传闻出现后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反应,都传递出一个信号,即现在的新股发行,确实影响到了投资者的信心。特别是在经济形势逐步向好的今天,股市大幅下跌,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此次股市大跌,除了宏观策收紧、外围市场不稳外,新股的“三高”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一是高频发行。据统计,自去年7月新股发行开闸以来,单单是深圳市场就发行新股208只,平均一个月21只,几乎是一天一只。沪市新股家数虽不多,体量却极为庞大。因此,10个月时间新股发行筹资已超过3600亿元,这个数字已经接近2007年指数6000点时的全年发行市值。如此密集的发行,市场如何承受?其次是高溢价发行。今年新股发行(算术)均价32.29元,而去年为25.66元,大大超过200711.42元的均价水平。海普瑞甚至于发出了148元的天价。如此高价,上市后就下跌,还能不拖累市场?三是高市盈率发行。如今新股发行50-60倍市盈率已经是见怪不怪了,70-80倍乃至上百倍的市盈率,也是屡见不鲜。以这样的远远高出二级市场的市盈率发行,上市后很容易出现暴跌,进而影响市场走势,破坏投资者信心。

  尽管我们可以说新股发行的“三高”现象是市场化的结果,随着新股不断破发,“三高”会逐步下降。但笔者认为我们仍然不能对现在的新股“三高”现象熟视无睹,更不要指望新股“三高”会随着破发而自动下降。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三高”现象不是市场中广大投资者的选择,而是一部分承销商、上市公司以及不负责任的询价机构所为;其次,我们也要看到,“三高”的背后可能有对上市公司的包装以及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对缺乏信息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是难以辨别的。由此可见,对新股的“三高”现象,管理层应认真对待。建议监管部门加快新股发行改革的步伐,对造成“三高”的根源进行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那些包装上市、快速变脸的上市公司的保荐人和承销商加大处罚力度;完善询价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对询价机构要设计退出机制,及时清退那些乱出价的询机机构;把握和控制好新股发行、上市的节奏。这不仅是稳定市场的需要,也是维护上市公司形象以及避免低价发行的需要。

  总之,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维护投资者的信心,我们一定要避免新股发行中的“三高”现象。




欢迎光临 MV视频客官方论坛 (http://bbs.mv178.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