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历时七年 宜万铁路建成通车
[打印本页]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10-9-15 11:54
标题:
历时七年 宜万铁路建成通车
历时七年 宜万铁路建成通车
2010年08月18日 13:44中新网
铺通仪式现场。刘良伟 摄
火车即将通过自家门口,鄂西山区的孩子们开心极了。刘良伟 摄
中新网恩施8月18日电 ( 刘良伟 上官纯青 涂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数千年来,川鄂通道一直被武陵山脉的崇山峻岭所困。早在1903年,孙中山先生在其撰写的《建国方略》里就描绘了川汉铁路的蓝图,并于次年在成都成立了川汉铁路总公司,但因清王朝的腐败,国力衰弱,川汉铁路建设最终中断。
百年梦幻路漫漫,云开日出终有时。国父曾经的川汉铁路之设想,终于在百年之后的今日实现夙愿!2010年8月18日上午,前前后后达10多万的铁路建设者耗时7年修建,宜万(湖北宜昌至重庆万州)铁路全线铺轨贯通,并将于今年11月底全部建成通车。
七年——青丝白发
2003年,中铁三局副总经济师李长臣受命,与20多名同事徒步走进了崇山峻岭的鄂西山林之中,开始了宜万铁路开工前的勘探调查,那一年,他刚好50岁。这个19岁就进入铁道建设部门,经历过京九、太焦、神延等重大项目建设的东北长者,着实没有想到这条线一干就干了七年。
8月18日上午,57岁的李长臣作为中铁三局宜万铁路指挥部指挥长参加了宜万铁路全线铺通祝捷大会,七年间,青丝白发,时光的印记篆刻在老李斑白的双鬓间。洁白齐整的衬衣,油黑锃亮的皮鞋……只有右臂手腕上散发着浓烈种草药味道的膏药与庆典的气氛有些不对路。“这是几天前勘察铺轨在工地上摔伤的,天热,弄点药,怕感染了。”李长臣说,七年间,他轻伤从不下“火线”。
最近三年的春节,老李一直是在工地上度过的,“干完这条线,就可以抽空回家看看了。”但是老李也担心回家之后,延续了几年的“我在这里一切都好”的说辞就在妻儿面前不攻自破了。2007年,中铁三局全力突击Ⅰ级风险的五爪关隧道,10个月时间注浆几万立方,隧道暗河才开进了不到100米。老李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工地上一干就是几天几宿,一个月不到消瘦了30斤,去医院一查居然成了“三高”病人。他跟家人通电话,一直隐瞒着病情。“不敢说,说了家里人肯定不让干了。”说完,老李从裤兜里掏出了随身携带的药片咽了下去。
七万——寸路寸金
1914年,詹天佑为落实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重新对川汉铁路进行勘测,但因军阀混战,筹款困难,直到詹天佑1919年逝世,这条铁路仍无踪影。上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曾计划修筑川汉铁路,但中央认为投资太大,国力不逮,且在技术上难以攻克利川齐岳山长达10公里的隧道难关,川汉铁路建设又一次被搁置,改修襄渝线。
川汉铁路的修建历经百年未能如愿,确实与高额的造价和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有关。据铁道部宜万铁路指挥部副指挥长上官涛介绍,宜万铁路创了中国铁路平均造价之最,平均每公里耗资7000多万元,每米造价为7万多元。而工程环境极为艰难的青藏铁路,平均每公里造价是两千多万元。因此,宜万铁路的全线贯通也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
七次——突破难题
宜万铁路是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艰险山区修建的高标准干线铁路,也是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铁路中最困难的山区铁路。
施工中,中铁人七次首创性地破解了世界性难题:首次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铁路建设;首次规范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纳入施工工序管理;首创复杂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防灾报警系统专项设计和风险岩溶隧道水文监测专项设计;首次进行注浆管理,发明信息化注浆技术,并首次对施工单位注浆效果进行专项系统评定;首次对溶腔按“型态及规模、充填物特征等”进行分类管理;首次发明高压富水充填岩溶“释能降压”专项技术。在工程修建中,中铁人依靠科技进步,以敢为人先的大无畏精神自主创新工程技术,攻克了一系列的隧道建设世界难题。
随着这条长377公里的Ⅰ级电气化干线铁路铺轨完结,开通在即,世界铁路建设史、中国西部大开发史以及川渝和鄂西土家族、苗族儿女的生活史都将翻开崭新一页。
欢迎光临 MV视频客官方论坛 (http://bbs.mv178.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