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啥你一直是穷人 看看理财十大误区你犯了几条
[打印本页]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1
标题:
为啥你一直是穷人 看看理财十大误区你犯了几条
为啥你一直是穷人 看看理财十大误区你犯了几条
(文前提要)思维走入误区,必将导致行动上的失败。
如果把这句话引申到理财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改变几个观念,记住几个概念,多做几道算术,是拨乱反正,及早走出理财误区的开始。
理财市场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的同时,理财也正成为一种全民运动。如果说前几年理财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的话;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会用"理财"的眼光来审视财富。不过,正是在这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很多人会发现投入了时间、投入了精力、投入了金钱,却总是不得要领。原因何在?或许翻看我们的这一组文章,你会发现文中的主人公如此相熟,他们的理财方式与自己如此相近。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你在不知不觉之中,也已陷入了理财的误区。
没有谁愿意身陷于误区的泥潭之中,如何走出这些常见的理财误区?
改变几个观念
十多年前有一本畅销书叫做《思维的误区》,很多人从这本书找到了新的思维角度。这本书中有过这样一句话,思维走入误区,必将导致行动上的失败。如果把这句话引申到理财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走出理财误区,也离不开观念的改变。
或许在四五年前,对很多人提及理财的时候,他们要么把手一摊:我无财可理;要么摇头拒绝,日子过得好好的,理财有什么用。可是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当理财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时候,却发现,有的人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每日每夜为钱财奔波劳碌不得自拔,却始终不知这样辛苦理财究竟为的是什么。究竟是为了存折上的数字,还是为了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每一分、每一秒?因此,首先需要改变的观念便是对财富和生活的观点,须知,理财仅仅是手段,而绝不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好的心态去管理财富、享受财富。
走出理财误区,也需要摆脱常见的思维桎梏,像"羊群效应"就是投资者们最难以摆脱的误区之一。任何投资行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只有在了解自己、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任何盲目听从他人意见或"随大流"的行为,非但不能降低投资风险,反而容易给自己的投资带来更大的损失。
而在实际的理财操作过程中,错误的理财观念也会导致误入歧途。就拿对于债务的态度来举例子。有的人盲目地向外国老太太学习,为了提前享受不惜高度负债,结果让自己陷入了债务的深渊,彻彻底底地沦为了银行的"打工者",生活水准反而大幅降低,这到底是享受还是受罪?另外一方面,有的人对债务避之不及,却不知道合理的负债杠杆,能够在投资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盲目地与众多追之不来的机会擦身而过。
记住几个概念
理财离不开投资工具的合理使用。使你身陷误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对投资中的概念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
投资收益率是我们必须记住的第一个概念。人们总喜欢把投资收益率视为选择投资产品的"刚性指标",可是你可知对于不同结构和不同投向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实现的机率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盲目听信了"预期收益率"的预测,恐怕你在投资中难免会栽跟头。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收益率的误读中,使用"平均年化收益率"来代替对产品的收益预期也越来越典型。平均年化收益率是依据产品多年来的投资表现,以年化的方式计算出来的复合数据,来自于历史表现和统计规律。但在较短的投资期限内,却往往会与实际年收益产生较大的背离。
第二个概念是投资期限,看上去"期限"这个词语与投资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成功的理财其实是由一个个不同期限的理财目标衔接组合而成,只有当我们的理财方式与这些理财目标相匹配的时候,才能达成我们的目标,而期限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保险产品的属性是我们强调的第三个概念,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保险产品既复杂又难以理解,事实证明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投保不当的误区,用"上错花轿嫁错郎"来形容可谓是贴切。有的人把保险当成投资,却不知保险的投资功能存在着诸多的前提限制;有的人胡乱投保,家庭支柱保障全无,却给没有经济能力的子女大笔投保,殊不知,一旦出现家庭风险,这样的投保计划会给家庭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多做几道算术
有时候你会发现,误区的来源竟是如此简单,简单到只需要几道算术题,就可求解出其中的奥妙。可是在以讹传讹的信息传递中,它也竟然迷惑了我们的视听。
最简单的一道算术莫过于"一元基金"。便宜的基金总是受到市场的欢迎,原因是"便宜",同样的资金投入,"便宜的"基金可以买到更多的份额,以后涨上去了获利可以更多;同时,"便宜"的基金似乎更抗跌,即便未来行情不好,也没有多少下跌的空间。
可是:假设都用10万元买了净值分别为1元和2元的A、B两只基金,忽略交易费用,A基金能买10万份,B基金能买5万份。
如果一段时间后,两只基金都涨了10%,那么A基金净值为1元×110%×10万份=11万元,B基金净值为:2元×110%×5万份=11万元。
两只基金最终赚到的钱是一样的。基金赚钱多少,与基金份额无关,只跟净值增长率有关。道理竟是如此简单。
3.6%的费率,12.72%的利率,如果同时摆在你的面前,你会选择哪一个?如果在它们之间划上一个等号,你能相信吗?事实上,这个等式就存在于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信用卡免息分期付款上。表面上看,信用卡分期还款的费率并不高,每月0.6%,6个月分期共计3.6%的费用是常见的水准。可是你是否看到每月还款时占用银行的资金逐步递减,你所要支付的手续费却纹丝不动?使用上"平均贷款余额"这个概念,动用上"货币时间价值"这个工具,这项看上去低费用的借贷实际成本高达12.72%(年化)。
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在理财的过程中谁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误区的产生。或许详细的罗列,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理财误区,但以下的这十个误区肯定是最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在这些误区中找到自己影子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拨乱反正,早日走出理财误区。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2
理财十大误区之一:为了理财而理财,是金钱的奴隶还是主人
误区: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富而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赚钱,却不知道积累财富的意义何在,这种生活方式是自己成了金钱的奴隶,而不是金钱的主人。
也许在五年前,"理财"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个稍显生涩的词语。但在经历中国理财市场这几年间的爆发式增长后,"理财"的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了。然而,从对理财漠不关心,不知不觉中有些人却又走入了一个新的误区,那就是为了理财而理财,每日每夜为钱财奔波劳碌不得自拔,却忽视了理财的根本要义是让生活更加美好。
前不久一位王老师通过杂志的"度身定做"栏目联系到了我们。电话那头的王老师显得有些焦虑:"能不能请理财专家帮我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理财方案?"
然而,看到王老师所提供的财务基本状况表,却让人有些不是滋味。
王老师和妻子都是中学老师,由于一些原因他们没有生育子女,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让王老师夫妇觉得一定要趁年轻时更要多积累一些。"中学老师的收入并不高,"王老师说,"因此帮学生补习是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王老师是数学老师,妻子则是教英语的,业余时间里他们几乎都在忙于帮学生开补习课。一个月下来,两人的收入达到了23000元,即使在上海这样一个都市里,这也是不错的收入水平了。
可是,尽管每月的结余近两万元,王老师和妻子的生活却非常地俭朴。他们一家的月度开销只有3000元。王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忙得没有时间花钱。"下班后、周末、包括教师独享的寒暑假时间,夫妇俩都忙于开班授课,而享受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则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前几年还会利用暑假的时间和妻子一起旅游,现在一直忙着补习班的事情,哪里顾得上去旅行。"王老师说,他和妻子常常说,这也是为了多攒一些钱,旅行的事不如等以后退休了再安排。
而王老师最为迫切的愿望,还是赚更多的钱,让钱生出更多的钱,他说:理财不就是为这个吗?
理财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理财固然是为了生财,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便是理财的根本目的。财富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重要性自然毋庸置疑,但培根曾经说过:"金钱好比肥料,如不散入田中,本身并无用处。"尽管坐拥大笔财富,却不知如何使用它,不知如何用财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完满,为了理财而理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误区。
那么理财的要义究竟是什么?理财的目的并不是财富越多越好,数字的堆积除了给我们带来一种所谓的"安全感"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真正的要义在于在拥有同样多资源的基础上,动用理财这种工具,让我们获得更多享受生活的机会。比如通过积极的理财投资,让我们的储蓄获得更高的保值增值效果,确保我们在今后丧失收入能力后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平。比如通过合理地分配财富,让我们提前达成各种生活的目标,保障这一生中优越的生活。
理财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几年前,记者曾经采访过有"公关女皇"之称的吴锦屏,作为一名优秀的公关人,她缔造过无数经典的公关案例,这也为她带来大笔的财富。
"以前,我也像很多现在上海的年轻人一样,只知道努力打拼,日夜不停地工作。"直到一次突发的"自律性神经失调"才让吴锦屏意识到享受生活的重要。"那一次难得的假期,我在马来西亚的滨城自由地放飞心情,在海边看书,在沙滩边骑脚踏车,看当地著名的蝴蝶景观。"谁知这个假期却让她重病一场。医生告诉吴锦屏,她得的是"神经自律性失调"。平时习惯了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节奏,一下子放松了,身体反而无法承受。
"从那一天开始,我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不仅要去享受工作的成就感,也要学习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每年无论工作再忙,她也要为自己安排出时间四处游历。而正是这种对工作、对财富张弛有度的态度,为她赢得了更多的成就,也造就了更多的财富。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也是同样的道理?辛苦地工作赚钱、积极地投资创富,匆忙之间更需要思考的是,努力追寻财富的根本动力到底在哪里?究竟是为了存折上的数字,还是为了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每一分、每一秒。只有彻底认清对财富和生活的观点,才能够让我们走出为理财而理财的误区,须知,理财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2
理财十大误区之二:投资只看收益率,"刚性指标"会迷眼
误区:选择投资产品时,把收益率作为了唯一的"刚性指标",只选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根本不在意产品的风险几何,也不管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
"这款产品的收益率如何?"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这是绝大部分投资者必问的一个问题,很多时候这也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
尽管这几年来随着理财产品的不断发展,过去一些机构以"预期收益率"吸引投资者眼球的做法,已经成为了明令禁止的行为。但是很多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仍然习惯于把"收益率"当作了选择投资产品时的唯一标准,投资只看收益率,由此带来的理财不当也不在少数。
去年7月,曾先生就购买了一款挂钩型的理财产品。"当时看重这款产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8%左右。"曾先生觉得,在股市低迷的环境中有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够达到8%,已经是让人满意的收益率了。
然而让曾先生不解的是,产品运行了不足5个月的时间,就由于挂钩股票跌破了预先设置的最低价格,产品自动终止。除了没能获得预期的8%的收益外,曾先生的本金也亏损了10%。
曾先生这才想起仔细研究自己的产品说明书,原来预期8%的收益率只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才可实现的最高收益,由于曾先生投资的时期正值金融危机加剧,挂钩股票跌破了产品设置的最低价格,也就触发了产品自动终止的条款。由于是一款部分保本产品,最终曾先生获得了90%的本金。
收益率的实现有"条件"
事实上,如何看待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不算是个新鲜的问题了。预期收益率的依据,是理财产品设计部门在相关数据的预期和趋势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预测",最高预期收益率也仅在最理想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当趋势判断错误,或是预期未实现时,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就可能远远低于理想的水平。因此,就和它的名字一样,预期收益率是一种"预期",未必是它实际可以获得的收益。
当然,对于不同结构和不同投向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实现的机率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相对来说,一些标的为货币市场或是融资计划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可能并不起眼,但实现的几率比较大。挂钩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通过结构化的设计,可以帮助投资者下跌的市场中也能实现"保本"或是"局部保本",但是它的收益与一定的挂钩前提条件相关,只有市场的走势与前提条件的设定密切贴合,投资者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收益。反之,如果市场的走势背离了前提条件,预期收益率往往就难以实现。
而对于基金、FOF等产品来说,它们的收益直接取决于市场的走势,如果要对它们的收益进行预测,那可能只有"天知道"了。
别被"平均年化收益率"迷眼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收益率的误读中,也有一种现象越来越典型,那就是使用"平均年化收益率"来代替对产品的收益预期。
比如在我们所接触到的不少银行理财师中,非常乐意向客户推荐开放式基金产品作为理财的工具。这是因为不同的开放式基金往往可以满足到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需求--积极型投资可选择股票型基金、稳健型投资可选择灵活配置基金、保守型投资可选择债券型基金等等,对于不同基金的收益预期,理财师们往往会给出一个"平均年化收益率"的数据。
很多人以为,"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就是对基金的收益预期,比如股票型基金的长期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为8%左右,一些投资者就误读为投资股票型基金每年能够获得8%的收益。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有失偏颇的。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数据是依据基金多年来的投资表现,以年化的方式符合计算出来的复合数据,来自于历史表现和统计规律。在一个较长的投资期限内,股票型基金的表现往往能够比较贴合这一数据,但在较短的投资期限内,往往会与长期年化平均数据有很大的偏离,比如在牛市中,股票型基金一年内甚至可以出现100%以上的收益,而在熊市中,它也可能出现50%以上的亏损。虽然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过去几年的发展足迹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对于这样的"长期年化平均收益率"我们也应当用全面、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切勿把这些数据当作短期收益率数据的替代品,特别是设计到短期的理财目标规划时,使用这些投资工具时更需要谨慎再谨慎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2
理财十大误区之三:投资品种与期限不匹配,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对象
误区:短期理财目标用了一个长期的理财工具;中长期理财目标却选择了一个短期投资工具。
这样导致投资品种与预定的投资期限不能匹配,就无法达成自己的理财目标。
2007年8月,戴女士在一家银行理财顾问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基金宝"人民币理财产品。据介绍,该理财产品主要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组合,通过集中精华基金、分散投资风险、双重专家理财、风险共担与收益共享的机制安排,有效兼顾客户投资收益与安全性的双重需求。该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2007年11月~2008年10月,为期一年,预期年收益率在8%~25%。
戴女士当时听完介绍后,觉得很不错。当时她手里有一比20万元的资金,女儿刚考上大学,打算四年后给女儿留学用的。戴女士觉得如果能有10%的年收益也就可以了,银行这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正在"符合"自己的目标。
可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由于2008年股市行情很差,基金的收益也不行,结果连累这款"基金宝"的收益也急速下降,2008年2月就其净值只有0.91元左右了,到了2008年10月份结束时更是惨不忍睹。面对失望的戴女士,银行也显得很无奈,毕竟银行也无法控制股市的走势,最好银行与戴女士达成了谅解,该款产品的期限延长为4年,这样还可以用三年的时间去"追赶",努力让这笔资金回本并增值。
何女士的日子就没有戴女士这么好过了。2007年8月,传出港股直通车即将开闸的消息,个人也可投资港股。何女士心里也痒痒的,想开户炒港股,但又觉得不了解交易规则,自己炒风险较大,所以她在2007年9月份买了一只以投资港股为主的QDII基金。
当时她手里有一笔100万元的资金,是打算2008年儿子毕业后开品牌咖啡店用的,她想着还有大半年的时候,如果用于投资说不定还能赚不少,让儿子也轻松点。
"当时QDII非常火,还按比例配,我投了100万元只有70多万元成交。"何女士回忆说
10月份,QDII风光还是无限。但好景不长,到了11月,QDII就跌破了面值,一个月净值下跌了11%。三个月过去,转眼要到新年了,何女士的QDII基金可以打开赎回了,但她账面上却已经亏了15%。何女士很是懊恼。但怕继续跌的她,还是狠心赎回,乖乖买了点货币市场基金,就等着给儿子创业用,可惜曾经的100万元,已经变成了90万元都不到。
收益率要与投资期限匹配
看上去,戴女士和何女士两者的投资经历虽然有所差异,但她们俩都犯了同样的一个错误。那就是都将一笔有专门用途、专门"时限"的资金,投在了不恰当的投资品种上,而那个投资品种的期限刚好与他们的资金用途时间不相符合、不匹配。
比如,戴女士购买的那款"基金宝"产品,在期限设计上就有很大的问题,基金投资从长期看是有利可图的,其预期收益率通常是建立在5~10年的投资期限上,而银行却只设计了一个一年的产品,期限明显太短,谁也无法保证基金在1年之内一定能赢利。连专业的金融机构都会犯收益率与投资期限错配的错误,更不用说像戴女士这样的普通投资者了。事实上,如果银行当初就把产品设计成4年,戴女士的选择就没有神问题了,因为这笔资金是要4年后使用的,投资期限匹配,4年时间也不算短,基金宝取得不错收益的概率还是蛮高的。
何女士的情况就不同了。她的那笔100万元,是在大约9~10个月以后就要给儿子开店用的,也是刚性需求的。而那款QDII产品是没有设定投资期限的,如果要求保本则需要存满5年才可以,那就离自己和儿子的资金需求目标时间太远了。
戴女士和何女士之所以会犯相似的错误,主要是没有一个投资期限的概念。
按投资期限选择投资产品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多种不同的理财目标,有短期的,也有中期、长期的,还可以是动态可调的。想要顺利实现这些不同的理财目标,首先自己就要做好设定,然后找到合适的投资工具去对应它,并加以实现。
当然,在设定具体目标时,有几个原则必须遵循:一是要明确实现的日期;二是要量化目标,用实际数字表示;三是将目标实体化,假想目标已达成的情景,这样可以加强人们想要达成的动力。
既然理财目标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之分,每一笔资金就会有一个投资期限的范围。而投资期限的不同,又会决定不同的风险水平,继而选择不同属性的理财工具。
例如,3个月后要用的钱是绝对不能用来做高风险投资的。前面提到的戴女士就犯了这个错误。3~12个月内要用的钱,可以做一个7天通知存款,或者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而不要为了贪求高收益去冒险一搏,那样只会损害你的理财目标的实现。
反之,3年后要用的钱,如果不用来一个中期投资,而仅仅是放在银行里做定期存款,则会失去获得更高回报的可能。
找到恰当的投资工具,以便匹配自己的投资期限,那可能就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2
理财十大误区之三:投资品种与期限不匹配,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对象
误区:短期理财目标用了一个长期的理财工具;中长期理财目标却选择了一个短期投资工具。
这样导致投资品种与预定的投资期限不能匹配,就无法达成自己的理财目标。
2007年8月,戴女士在一家银行理财顾问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基金宝"人民币理财产品。据介绍,该理财产品主要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组合,通过集中精华基金、分散投资风险、双重专家理财、风险共担与收益共享的机制安排,有效兼顾客户投资收益与安全性的双重需求。该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2007年11月~2008年10月,为期一年,预期年收益率在8%~25%。
戴女士当时听完介绍后,觉得很不错。当时她手里有一比20万元的资金,女儿刚考上大学,打算四年后给女儿留学用的。戴女士觉得如果能有10%的年收益也就可以了,银行这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正在"符合"自己的目标。
可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由于2008年股市行情很差,基金的收益也不行,结果连累这款"基金宝"的收益也急速下降,2008年2月就其净值只有0.91元左右了,到了2008年10月份结束时更是惨不忍睹。面对失望的戴女士,银行也显得很无奈,毕竟银行也无法控制股市的走势,最好银行与戴女士达成了谅解,该款产品的期限延长为4年,这样还可以用三年的时间去"追赶",努力让这笔资金回本并增值。
何女士的日子就没有戴女士这么好过了。2007年8月,传出港股直通车即将开闸的消息,个人也可投资港股。何女士心里也痒痒的,想开户炒港股,但又觉得不了解交易规则,自己炒风险较大,所以她在2007年9月份买了一只以投资港股为主的QDII基金。
当时她手里有一笔100万元的资金,是打算2008年儿子毕业后开品牌咖啡店用的,她想着还有大半年的时候,如果用于投资说不定还能赚不少,让儿子也轻松点。
"当时QDII非常火,还按比例配,我投了100万元只有70多万元成交。"何女士回忆说
10月份,QDII风光还是无限。但好景不长,到了11月,QDII就跌破了面值,一个月净值下跌了11%。三个月过去,转眼要到新年了,何女士的QDII基金可以打开赎回了,但她账面上却已经亏了15%。何女士很是懊恼。但怕继续跌的她,还是狠心赎回,乖乖买了点货币市场基金,就等着给儿子创业用,可惜曾经的100万元,已经变成了90万元都不到。
收益率要与投资期限匹配
看上去,戴女士和何女士两者的投资经历虽然有所差异,但她们俩都犯了同样的一个错误。那就是都将一笔有专门用途、专门"时限"的资金,投在了不恰当的投资品种上,而那个投资品种的期限刚好与他们的资金用途时间不相符合、不匹配。
比如,戴女士购买的那款"基金宝"产品,在期限设计上就有很大的问题,基金投资从长期看是有利可图的,其预期收益率通常是建立在5~10年的投资期限上,而银行却只设计了一个一年的产品,期限明显太短,谁也无法保证基金在1年之内一定能赢利。连专业的金融机构都会犯收益率与投资期限错配的错误,更不用说像戴女士这样的普通投资者了。事实上,如果银行当初就把产品设计成4年,戴女士的选择就没有神问题了,因为这笔资金是要4年后使用的,投资期限匹配,4年时间也不算短,基金宝取得不错收益的概率还是蛮高的。
何女士的情况就不同了。她的那笔100万元,是在大约9~10个月以后就要给儿子开店用的,也是刚性需求的。而那款QDII产品是没有设定投资期限的,如果要求保本则需要存满5年才可以,那就离自己和儿子的资金需求目标时间太远了。
戴女士和何女士之所以会犯相似的错误,主要是没有一个投资期限的概念。
按投资期限选择投资产品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多种不同的理财目标,有短期的,也有中期、长期的,还可以是动态可调的。想要顺利实现这些不同的理财目标,首先自己就要做好设定,然后找到合适的投资工具去对应它,并加以实现。
当然,在设定具体目标时,有几个原则必须遵循:一是要明确实现的日期;二是要量化目标,用实际数字表示;三是将目标实体化,假想目标已达成的情景,这样可以加强人们想要达成的动力。
既然理财目标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之分,每一笔资金就会有一个投资期限的范围。而投资期限的不同,又会决定不同的风险水平,继而选择不同属性的理财工具。
例如,3个月后要用的钱是绝对不能用来做高风险投资的。前面提到的戴女士就犯了这个错误。3~12个月内要用的钱,可以做一个7天通知存款,或者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而不要为了贪求高收益去冒险一搏,那样只会损害你的理财目标的实现。
反之,3年后要用的钱,如果不用来一个中期投资,而仅仅是放在银行里做定期存款,则会失去获得更高回报的可能。
找到恰当的投资工具,以便匹配自己的投资期限,那可能就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3
理财十大误区之四:盲目投资无主见 躲不开的"羊群效应"
误区:投资没有主见,盲目听别人的话,跟随别人的投资行为,导致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或投资产品。
"你说,我是继续存银行,还是买股票呀?"
今年5月份,拿着刚刚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折,张女士满怀期望地询问小李。看到周围很多人都通过炒股赚了不少钱,张女士的心也蠢蠢欲动起来。
对股票一窍不通的张女士决定向小李求助,从开户到选股,全由小李作主。然而,看到小李帮自己选的股票价格连续五天下跌,张女士傻了眼。
场景转换到上海某都市报社。
"王老师,你看这行情,我是不是该割肉走人呢?"今年7月29日大跌以后,小崔急切地向自己的部门主任"咨询"。
"这个嘛,我看你暂时还是别动,先看看后市再说吧。"王老师给出模棱两可的态度。原来,在这之前十天左右,小崔是跟着王老师买的那只股票,但此时不知道是否该出局,拿不定主意。
8月17日,看着那只股票一直跌,大盘也没有太大起色,小崔终于决定抛掉止损。她跟王主任说了一下,结果没想到王主任说,他在上周已经跑掉了。
"那你抛的时候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呢?!"小崔有些"很受伤",如果主任那天跑的时候也叫上她,那么就能少损失几千块钱。
"那我也没办法说呀。我们资金量不同操作风格不好一样的,而且我怕直接说叫你抛掉,万一后来又涨了,你不是又要怨我了,所以不好给明确答复呀。"王主任也有些委屈。
投资没主见 真的很危险
张大妈和小崔的经历,几乎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听别人推荐"和"随大流"是在股市投资行为中普遍存在的两类现象。
很多新手尚未掌握基本投资知识就急于开始投资,并对周围一些获得较好收 益的投资者、专业证券机构存在"崇拜心理",导致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出现了仅听别人推荐就购买某只股票或追随大多数人购买同一只股票的情况。
而即便是一些老股民,也会出现从众心理,或者以小道消息为投资风向标,结果遭遇惨跌。
比如在2007年,在持续上涨行情引发的"财富效应"下,越来越多的个人加入到证券投资行列中。
时至今日,在证券公司的营业大厅中,我们看到最多的仍然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他们将多年辛苦积攒的养老钱全都投资于股市,丝毫不为风险所动。
其实相比相对成熟一些的老股民,新入市的投资者或是年纪比较大的投资者,通常对证券投资缺少清晰、全面的了解,相关知识也比较匮乏,容易盲目地、非理性地开展投资活动。
同时,大部分的国内个人股票投资者总是乐于短线频繁操作,不停地追涨杀跌,希望以此获取差价收益,结果是"买一个跌一个,抛一个涨一个",无论熊市还是牛市,总感觉永远踏不准市场的节拍,最终常常错失良机,还付出不少"买路钱"(交易费用)。
不仅仅是买股票喜欢听别人消息,即便是买基金,国内投资者也喜欢"一哄而上"。比如在2006年春天,国内股市涨势喜人之际,不少基金取得了绝对高额的回报率,于是人们又一哄而上,去追捧基金,类似广发基金的超级发行规模更是一破再破。殊不知,基金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上半年高涨的基金更不代表未来也会一路高涨,而大量的资金涌入同一只基金,这只基金的操作难度会加大很多,不容易使这只基金保持良好运作。
再回头看2000年的投连险、2005年的万能险、2007年的投连险,在各方极力鼓吹之下,这两类产品在当年成了相当"流行"的理财产品,众多的居民都投入其中。殊不知,这样的理财类保险条款复杂,奥妙良多,运作方式与传统保险完全不同,不了解概况的人买入这样的产品,真的,有点险!
掌握相关知识才能自主投资
这种种景象,都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国内个人投资者对于投资理财还是相当地盲目。片面追求"快速致富",片面追求"短高快",是很多个人投资者的通病。
但我们必须明白,任何投资行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只有在了解自己、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任何盲目听从他人意见或"随大流"的行为,非但不能降低投资风险,反而容易给自己的投资带来更大的损失。
轻易听从他人意见、盲目跟随市场热点,也是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决策能力缺乏自信的表现,而要想树立自己对投资决策能力的自信,投资者就必须学习并掌握相关股票、基金、债券和保险等投资理财知识。
同时,平时也要多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多和周围朋友沟通一些投资技巧(而非直接跟随他人的投资动作),学习和吸取别人身上的一些经验教训,做到过滤后为我所用,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配置适合自己资产状况和风险承受度的投资品种,而不要和别人去盲目攀比。
最后,"投资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享收益",这三个"自主"我们得记牢。如果跟随别人、听了别人的消息去投资,亏了也不能怪别人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3
理财十大误区之五: 盲目举债还是与债"绝缘"
误区:盲目举债过度透支,导致家庭资金压力大、生活品质差;或是害怕负债,无法合理利用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加收益、早日享受高品质生活。
生活在上海的倩倩夫妇是新婚,意外怀孕打乱了家里的一切财务计划。2007年9月,还在恋爱的小两口就在徐家汇附近买下了一套一室户的老工房,总价60多万元,首付20万元,贷款40多万元,每月还款3000元,每月租金收入2300元。
到2008年"五·一"结婚的时候,一室一厅的房子明显偏小,于是两人又动用了双方父母的几乎全部积蓄,买下了一套98平方米的两房一厅,首付60万元,贷款80万元,每月还款5000多元。
尽管背着每月8000多元的还贷,但这对小夫妻以为咬咬牙还是可以承受的。两人每月税后收入共10000元左右,加上那套小房子2300元的租金,基本上还是可以有4000元可供两人生活。
但2008年国庆期间,倩倩发现怀孕了。因为倩倩怀孕反应过大,而且有些出血,医生建议在家至少休息两个月以保胎。怀孕满三个月后,倩倩身体还是感觉很累,于是只好病休在家(还是因为跟老板关系比较好,不然只能辞职)。一直到现在,孩子已经三个月了,倩倩还没有去单位上班。
当初因为倩倩的怀孕和病休,家里月收入一下子从12300元下降到了8300元,。因为当初买那两套房几乎动用了小两口和双方家庭所有的积蓄,所以倩倩他们的财务状况瞬间捉襟见肘--家庭月度总收入还掉房贷后就没有剩余了,几上手里只有5000元左右的现金,根本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大家商量下来,只能把那套一室户卖掉了,不然家里的经济状况无以为系,甚至连基本生活都过不下去了。
但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家对经济的预期都比较悲观,房价也开始有一点下跌的趋势。但是没办法,倩倩的老公只能在各家房产中介那里催一催,终于,在2008年11月的第一天,他们把那套小房子出售了。扣除所有税费,净到手69万元,还算小赚了几万元,但比他们的预期要低不少。
而家住上海的林先生的情况和他们刚好相反,林先生和妻子月收入大约能达到12000元。2008年6月,林先生将金桥的一套房子卖掉,净得82万元,家庭总资产达到102万元,无负债。此后,他们搬到源深体育馆的一个小区,花费3000元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此时,该小区房价约16000元/平方米,如果购买一套88平方米的房子,总价约145万元。林先生的太太建议买下这样一套房子,毕竟有孩子了,以后上学要划学区。但林先生说,他不希望总负债超过50万元,如果买145万元的房子,首付70万元(家里留一部分资金),那么还要贷款75万元,每月还款额要5000元左右。林先生觉得太高。
结果,时不我待。转眼到了2009年7月,该校区房价已经涨到了2.1万元/平方米,林先生夫妇那套目标房已经涨到了180多万元,距离林先生的目标反而更远了。还花掉了林先生一家36000元的现金(房租)。
合理负债才能享受生活
不仅仅是倩倩夫妇,现在很多很多的年轻人(包括他们背后的家长)都成了为房子而活的"房奴"一族。他们月收入的60%、70%甚至更高比例都用于供房子的按揭贷款,不敢出去旅游,不敢去好的餐厅吃饭,更别提奢侈消费了。
还有不少人是"卡奴",本月潇洒地"喜刷刷",下个月因为还不起信用卡透支款而只能每天啃馒头。
究其原因,房价高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主观因素,是因为他们过于"自信",负债比例过高。过高地运用银行贷款,让他们通过杠杆小影响受到了房价上涨的好处,获得了不少的资产增值收益。但也令他们的家庭财务状况"危机四伏",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意外开支,就会很难应对。
而像林先生那样过于保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却不愿意合理举债的人士,一旦错过了利用银行杠杆做巧妙投资安排的机会,可能也就意味着错过了让财富较快速膨胀的机会。
负债的关键是把握"度"
对于盲目多度举债的人士和家庭而言,在申请各类贷款之前,最好能衡量一下自己的还款能力,看看是否在自己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比如,房贷占收入的比例为多少方是上限?银监会2004年曾经公布了一个《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单笔房贷的月支出须控制在收入的50%以下,于是,我们可以把贷款额不超过收入的五成认为是一种"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我们就不认为这是个积极的理财行 为,而是有风险的理财行为了。
同时,月还款与收入的比例还要计算全面。月还款额不止包括了你房贷的支出,最好也将你车贷、信用卡前款以及其它消费贷款的支出计算在内,得出的数值再和"50%"这个最高限额比较。
当然,"房奴"还可以进行财务调整以缓解眼前压力,而不一定要向倩倩夫妇那样将第一套小房子卖掉。比如,可以更改还款方式,如原来的等额本金无法承担,可以改为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或者采用月公积金冲还贷方式减轻月供的压力。还可以延长还款时间,如把原来10年还款期修改为20年、30年,就可以减轻目前的还款压力。还有一招就是想办法提高收入,使还款占月收入的比重降低,达到合理负债的范围。
如果是"卡奴",那么最好只保留1~2张信用卡,控制信用卡的总透支额度,把多余的信用卡取消,从源头上控制盲目消费。同时,要做好日常的记账工作,切实做到量入为出。如果你的收入已经足够你日常消费,你也并不是特别在意信用卡每月节省下的利息,那也可以恢复传统的消费习惯,抛弃信用卡购物的习惯。
如果是太过保守的人士,则要稍微积极一点,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有自信的前提下,使用一点银行贷款,既增加了自己的可支配资源,也可以积累自己的信用。只要在一个合理的负债范围内,"让银行为自己打工",可以算是上上之选。
最后我们可以探讨一点,到底将债务指标控制在什么样的水准上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大家可以根据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潜力的不同年龄段,给自己一个负债比例的合理范围指标。附表可供大家参考。
附表:不同年龄负债能力指标参考值
注:资产负债率=负债余额/资产总额×100%
备用金维系时间=储备的流动性资产/月度花销(包括各项负债的月还款额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3
理财十大误区之六:把保险当投资 上错花轿嫁错郎
误区:重投资轻保障,仅仅为了保险的投资功能而投保,却忽视了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财务保驾护航。
"今年的分红怎么才144.20元呢?"建筑师余建对保险可不在行。去年,余建在银行理财专柜签下了一份1万元的分红险保单,宣传资料上五大特色的前三项令他记忆犹新,"固定回报"、"年年分红"、"复利累计"。
"当时工作人员还给我看了往年收益率汇总表,几乎都在4%以上,我想这样的投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不赔稳赚还能有保障,怎么今年的收益率只有1.4%了呢?看来保险还真是不靠谱。"
认清不同险种的投资特性
和余建有着相同抱怨的人可不在少数,如此看重保险的分红功能、分红多少的投保人其实陷入了保险一大误区--把保险当投资。
容易让投保人产生这种理解偏差的是新型的人寿保险产品,包括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这几类产品在寿险保障功能之外,还会给投保人带来一定的获利预期,但投保人不应颠倒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假如仅仅为了投资而投保这些产品,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表现将无法满足预期,甚至让人很失望。
首先,分红险的收益并不保证,保险公司宣传资料上只会印有"预期收益",合同中也不可能找到有关保底收益率的条款。
红利从保险公司利差中产生,主要是死差异、利差异和费差异。如果这三部分没有产生获利,那么保险公司将会实行零分红,投保人也就没有收益了。专家指出,红利的目的并不是让投保人赚大钱,而只是抵消一部分通货膨胀的侵蚀,因此数额不会太高,如果事先没有了解清楚,自然要令投保人失望了。
其次是市场上曾一度热卖的投连险,这是三者中风险最高的,不仅没有保底收益,甚至连本金都无法保证。投保人缴纳的保费会先被扣除一定比例的初始费用,余下的部分才进入投资账户,这无形中压缩了投资本金,就好像申购基金被收取高额手续费一样。2009年上半年,不少投连险账户表现不错,产生50%~70%的收益,不过这只是针对投资账户中的部分,而非全部保费。
而在股市下跌时,想要退保的投保人还会遇到另一个麻烦,不仅账户亏损、初始费用无法拿回,而且要被收取退保手续费,真可说是雪上加霜了。所以,投保投连险不能忽视其保障功能,对投资的风险性也要有个清楚认识,最好能长期坚持。
新型寿险中,最为灵活多变的是万能险,这类产品设有保底收益率,不同产品给出的下限标准不同,一般为1.5%、2%或2.5%,但如果只是为了这保底收益率而购买万能险就显得不怎么划算了。
万能险也需要扣除初始费用,其结算收益率是指扣除初始费用后进入个人投资账户部分的资金收益率,因此折合为当年投入所有资金的实际收益率后,实际收益率比公告的结算利率还要低一些。保险专家曾估算过,只有当万能险产品的投资账户收益率超过4%~5%后,其长期实际收益率才能比定期储蓄、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理财方式要高。
另外,万能险的最大的特色是可任意支付保险费以及任意调整死亡保险金的给付金额,投保人可以根据家庭保险需求和财力状况对保额、保费、缴费期限进行调整,对保障额度和储蓄投资额度灵活调节。如果只是傻傻地缴纳保费,希望靠万能险赚大钱,那只能遗憾"搭错车"了。
保障为主投资为辅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保险和投资不能混为一谈,在考虑是否投保时,我们应该先看重保障功能本身,其次再对投资部分予以关心。
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的保费一般比较昂贵,对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合适,在金融环境动荡时,更可能出现保费断供的危机,而相同保费下,如果选择消费型即保费不返还的产品,保险金额会更高,保障也能更到位。
当然,如果你已经对分红、投连及万能产品的功能认识清楚,找到了保障与投资之间的平衡点,并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特性来为自己所用,相信产品最终会令你达到满意的保险和理财目的。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3
理财十大误区之七:先子女后家长 投保计划本末倒置
误区: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自身缺乏必要的保险保障,却给尚无收入能力的子女购买了大量的保险。
老同学秦飞和太太都在IT行业任职,两人收入水平相当,月均8000元左右。不久前,他们的宝宝满1周岁了,这个"一脉单传"的小家伙可真是全家人的宝贝。别的不说,单从父母为他买的保险就足以见得。
秦飞说,孩子刚出生时他们就接到很多保险公司的电话,有的推荐寿险,有的介绍健康险,对保险不甚了解的他们一直迷迷糊糊团团转。"那时候觉得这家讲得挺有道理,那家说得也不错,最后一来二去就买了很多"。如今,一年花在宝宝身上的保费就要六七千多元,包括寿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现在又有保险公司打电话给我介绍教育金保险,说要从小给孩子储备教育金,我也觉得蛮有道理的,应该会考虑吧。"
如果真像秦飞所说,再为孩子投保一份教育险,那么估计每年的保费就要万元了。而这对用心良苦的父母本身却没有什么保险保障。秦飞和太太除了有社保之外,单位还提供了门急诊医疗险,每年5000元以内的门急诊治疗费可以报销,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我们两个身体都不错,买保险不是浪费钱嘛,倒是宝宝体质弱,要多些保护。"
保险的作用是出险后提供经济帮助
秦飞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们对父爱、母爱有了更切实的体会,不过这也道出了广大父母的投保误区--孩子先于自己、重于自己。
保险的作用其实并不是防范风险、抵抗灾难,而是在风险过后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换言之,投保并不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只能为出险后的家庭经济提供一定帮助。
从保险的这一作用出发,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家庭支柱"才是最需要保障的人。因为家庭支柱一旦倒下,对家庭经济的影响将是最大的,此时整个家庭就需要借助保险来"恢复元气"。而除非你的孩子是童星,为家庭财富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不然,过多地为孩子投保而忽视自身保障并不科学。
可以说,父母先为自己投保再考虑子女并非"自私"、"无情",而是一种理智的责任心的体现。只有自身保障充分了,子女未来的生活才能有所依靠。
家庭顶梁柱最该买保险
就以秦飞家为例,他和太太支撑起一个三口之家,两者的作用相当,因此任何一方生病、意外或是其他事故都会给家庭经济造成影响。所以,两人应该先为自己投保,且保险配置上不应有太大差距。
在为宝宝投保教育金保险前,28岁的他们不妨先为自己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附加意外医疗险、定期寿险和健康保险,如医疗费用型、医疗补贴型产品,等到经济基础再牢固一些,还可以考虑重大疾病险等等。
目前的家庭经济尚在起步阶段,保障型的产品(不返本)较储蓄型的更为合适一些,因为同样的保险金额、保障能力,前者的保费会便宜许多。而万能险、投连险、养老险、护理险等产品都需要比较丰厚的财力支持,可以暂不考虑。
保险金额的确定因人而异,传统的有家庭需求法:保险金额=最后支出+家庭五年内生活费用+教育基金+未缴贷款+其他应支付款项。可以看出,这种方面将家庭负债和五年内的开支全部涵盖在内。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各个家庭还应从需求、保费支付能力等出发订出保额。
虽然宝宝现在体质较弱,又是全家的希望,但从经济角度考虑,出险后对家庭财富的影响很小,因此只要适当配置一些保险即可,无需追求"全覆盖"。
一般儿童最需要投保的是意外险和医疗险,同样以保障型为宜。因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而一些儿童常见疾病也会给父母造成经济上的负担,所以做好这两方面的保障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家长还可以利用单位给予的补充福利计划,将自己的子女纳入团体保障计划中。为意外、医疗开支降压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4
理财十大误区之八:患上"恐高症" 只买便宜基金
误区:不少投资者都有一种"恐高症",在基金投资上表现为不愿介入高净值基金,总觉得要买便宜的基金心里才踏实。
"基民"老刘选基金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只买便宜的,不买贵的。而所谓便宜的,老刘想当然认为是净值低。因此,老刘专门挑了一只分红后净值回复到1元左右的基金,买了10万元。
可是,没过几天,赶上了大盘调整,老刘看着已经涨到1.20元的基金节节下跌到了1.05元左右,在担心股市可能"崩盘"的恐惧下,老刘"果断"地排队去银行办了赎回。
随着大盘的企稳,老刘判断这下崩盘的可能性没了,还是要买基金投资。老刘认为,那些净值1块多、2块多的基金实在太贵,买了不合适,净值低的基金不但划算,而且安全,不会往下掉多少,于是精心挑了一只9毛多的基金杀入。
可是,老刘换了基金后不久,却发现自己抛弃的那只基金不但很快回到原来的价位,而且很快创出新高。而自己精心挑的这只"便宜"基金,却温吞吞跌跌涨涨,净值增长缓慢。老刘仔细算了一下,算上申购赎回的手续费,几个月下来,买基金并没有赚到什么钱。看着周围的人都赚了不少,老刘不禁懊恼。
基金无所谓贵贱
像老刘这样患有"恐高症"的基民并不在少数。
一方面,他们觉得同样的资金投入,"便宜的"基金可以买到更多的份额,以后涨上去了获利可以更多;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已经很便宜"了的基金,即便未来行情不好,也没有多少下跌的空间。
那么,买到更多基金份额真的能赚更多钱吗?
其实不然。
假设都用10万元买了净值分别为1元和2元的A、B两只基金,忽略交易费用,A基金能买10万份,B基金能买5万份。
如果一段时间后,两只基金都涨了10%,那么A基金净值为1元×110%×10万份=11万元,B基金净值为:2元×110%×5万份=11万元。
可见,两只基金最终赚到的钱是一样的。基金赚钱多少,与基金份额无关,只跟净值增长率有关。
可以说,买便宜的基金能买到更多份额、可以赚更多钱,只是一种心理上的误区。很多人专挑9毛多、或是1元的拆分基金,就是这种心理在作祟,而拆分类基金产品的营销也正是利用了投资者的这一心理。
换一个角度看,选择基金更重要的是选择基金未来的赚钱能力,要选择运作投资能力强的基金管理团队。过去净值高的基金,反而说明这个团队在过去的时间里交了一份让持有人满意的答卷,把自己的资金交给这样的团队管理为什么会不放心呢?
此外,有的基民认为,基金净值高的会有回调的风险,净值低的则相对安全。
其实,基金净值和股票价格是两个概念、两个运行模式。基金净值高绝不是可以卖掉这支基金的理由。
新基金或是拆分到1元的基金,虽然便宜,绝对不是高价值的原始股,新基金开放后赶上市场不好,而跌破1元到9毛、8毛的比比皆是,甚至4毛、5毛的都有。而已经涨到2元的老基金,虽然"小贵",但也许还可以涨到3元、4元、5元甚至更高。这样的情形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已经经历到了。
因为基金不是股票,不像股票那样存在一个合理的"市盈率",高价基金同样会有继续向上成长的潜力。国外就有很多基金,其净值十多年来一直往上走,像这样的基金,其实任何时候买都是"便宜"的。相反,长期处于"便宜"状态的基金反而有可能是因为其持续增长能力匮乏的表现,而背后的根本问题则有可能出在投资研究能力上。
还有不少投资者以炒股票的操作策略来投资基金,认为这样能够提高投资基金的收益率。但从现实来说,通过波段操作来增加基金投资收益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判断何时在高位卖出和何时在低位买进都是极不容易的,加之还有不菲的费用。在实际的事例 中,极少有投资基金搞波段操作连续获得成功的人。
只买好的 不怕贵的
选择什么样的基金,一定要仔细分析比较,结合市场环境进行,而不能简单地以基金净值的高低作为选择标准,否则投资会有损失。
一定要记住,买基金买得是基金的投资赚钱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而不是基金本身的价格高低。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应更多关注基金管理人投资管理能力如何,而不是仅仅盯着价格的高低。单位净值很高的"贵"的基金,只要其投资管理能力强,未来的投资回报率也不会太差,相应的投资风险也不会太高。
另一方面,如果以炒股的心态来频繁买卖基金,投资者经常会面临"踏空"的危险,往往在赎回基金后发现基金净值仍在稳步持续攀升而后悔不迭。对于那些业绩优秀而稳定的基金,投资者应该坚定持有,大可不必做波段操作。
"只买好的,不怕贵的",这才是投资基金的正确思维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4
理财十大误区之九:信用卡分期 免息不免费
误区:把信用卡分期当作了免费的午餐,这种门槛低、操作简便的银行借贷,年化费率可达10%~14%,成本远远高出想像。
"我上月对信用卡账单金额中的6000元申请了分期还款,分六期每期不是应该还1000元吗?怎么还要多收我36元呢?"因为购买了新款手机,徐毅的信用卡欠款总额超出了他的还款能力,在听说分期还款免息后,他兴冲冲地申请了,没想到,次月收到的账单中"账单分期"一项显示需要还款1036元,多出的36元可把他弄糊涂了。
在拨打信用卡客服中心电话后徐毅才明白,原来信用卡分期并非"免费午餐",表面看似不收取利息,实际上却有一笔手续费需要申请人负担。徐毅申请分六期还款,每期需要支付手续费0.6%,也就是6000×0.6%=36元,而他此笔分期还款的总成本是36×6=216元。
免息分期借贷成本不低
信用卡中心推出的"免息分期"业务让不少持卡人误以为可以零成本分期还款,如果真有这样的好事,可要比申请贷款方便、优惠许多了,不过,银行可不会这么"傻",分期还款的利息的确能免,但手续费却不能免。
免息分期还款主要有几种类型,一是对账单金额进行分期,持卡人在申请时卡中心会做一个考评,可能只能对账单中的一部分金额予以分期还款;第二种是对单笔大额消费进行分期,只要满足卡中心规定的单笔消费下限,就可以提出申请;还有就是在银行的合作商户消费,可以直接刷卡分期。
我们不妨借用徐毅的例子算算分期还款究竟成本多高。表面上看,他分期还款的费率是每月0.6%,一共不过3.6%,但这一算法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从附表中我们看出,未来6个月中,徐毅每月需要归还欠款本金1000元,占用银行的资金将逐步递减,而他所要支付的手续费却没有因此降低,无形中使得借款成本逐步提高。
考虑到上述因素,我们在计算实际手续费率时需要用到"平均贷款余额"这一概念。上例中,徐毅的平均贷款余额=(6000+5000+4000+3000+2000+1000)÷6=3500元,这个金额才是借款者在还款期间平均占用银行资金的数额,相当于徐毅6个月一直向银行贷款3500元。
按照实际支付手续费216元计算,徐毅的分期还款手续费率为216÷3500×100%=6.17%,而不是3.6%。如果再折算成年化利率,结果为12.72%。虽然比信用卡每天万分之五的利率优惠一些,但幅度并不大。
记者曾对各家信用卡中心分期还款的手续费率做过计算,在没有特别优惠活动时,各家的年化费率在10%-14%左右,一般期数越久费率越高,持卡人的成本也就随之上升。
别为表面"免息"误导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分期还款的益处。对于短期还款压力较大的持卡人来说,选择分期还款总要比被银行罚息、影响信用记录强百倍。即便在支付能力尚不充足的情况下,分期还款也能使持卡人买到心仪的商品,这不正是其优势所在嘛。
只不过,持卡人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做出选择,不要被表面的"免息"所误导。
另外,如果在银行的特约客户直接做分期还款,应先对商品本身的价格做个横向比较,可能打着"免息、免手续费"旗号的同时,商品原价已经被抬高了,这对消费者来说又怎么能称得上划算呢?
作者:
【究必版翻】
时间:
2009-9-2 10:14
理财十大误区之十:为捡芝麻丢西瓜 省钱之道不省钱
误区:在消费时,为了获得一些额外的赠品或优惠,而付出更大的代价。
朋友晶晶前几天打电话来邀我陪她去购物,"刷我的信用卡在联名的百货公司购物,满1000元、2000元、3000元、5000元都有奖品赠送,而且正好是我原本想买的呢!前几天我已经去过一次了,赠品是一套床上用品,可我还想要一套小型储物盒,你有空就陪我一起去看看吧。"
晶晶年初刚和未婚夫一起买了新房,现在正是忙着买这买那布置新房的时候,只要看到百货公司购物返礼活动她都特别来劲。"平时自己买套床上用品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几千元,这次百货公司送的可是名牌,不就等于省了很多钱嘛。"晶晶盘算着,如果再获赠一套小型储物盒,就等于又省了一两百元。
不过,为了得到赠品,晶晶可要先消费满一定数额,她的名牌床上用品是消费3000元后获得的,而如果想要那套精美的小型储物盒,就必须再消费满2000元。由于一些商品不参加此次活动,例如化妆品、家用电器等等,所以晶晶选择的范围也就小了不少,基本局限在服饰、鞋帽方面。这不,她第一次消费的3000多元就是买了两条裙子和一双鞋,"虽然已经有很多衣服了,但总是要穿的嘛。"
面对赠品要分清主次
商场、银行冲着消费者喜欢"便宜"、讲究"省钱"的特点,推出千姿百态的促销手段,面对这些诱惑,我们可要冷静再冷静。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先为晶晶算笔账。
晶晶所获得的赠品包括一套名牌的床上用品和一套储物盒,估计总价值最多不会超过800元,而为了获得如此价值的赠品,她必须消费满5000元。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有如此精准的消费,一般都会超支一些。可见,为了这几百元的赠品,我们起码花上5倍甚至更多钱,这样的买卖到底是否划算呢?
其实,为了需求而购物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这个需求是商品本身还是附带的利益。
像晶晶这样为了得到床上用品、储物盒而消费几千元,购买本来并不急需甚至可能没什么用处的东西就有失妥当了。这样的消费者就有如"买椟还珠"寓言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花了大价钱买了宝贝,却不要里面的珠宝只是相中木盒子。其实,包装盒再精美、附赠品再诱人,都是不值得的。理清这笔账后,我们发现晶晶还不如直接花上几百元购买床上用品和储物盒,也不会因为5000元信用卡欠款造成还款压力了。
为了积分而购物也是消费者常常陷入的误区。银行常常会推出"单笔消费满XX元,消费满XX次,可以用XX积分兑换指定礼品"的活动,或是"在X月X日至X月X日期间,消费满XX元,就可以免费获得XX大礼"。往往这些时候,我们刷卡消费的目的不在于买下我们需要的东西,而是为了之后的兑换资格、获赠礼品,如此一来不就可能因小失大了吗?
别被促销迷了眼
消费、购物总会需要一些冲动,但不能太多,过多就可能失策。面对商场、银行推出的优惠活动,我们应该先算算性价比如何。
平日最常见的是消费打折、价格直减的形式,过年过节时优惠幅度会很大,这时候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商品是否实用,是不是已经有同类商品了,不然买回家"晾"着也是一种浪费。
其次是"满XX送XX"活动,这类活动的规则非常多样,消费者应该先问问哪些商品参加活动,使用细则又是如何,不然到手的返金券用不掉,或是一定要再消费满XX元才能抵扣,就会在无形中增加消费金额和成本,显然很不划算了。
对于消费赠礼、积分赠礼之类的活动,我们觉得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正好消费满了指定金额,或是原本想买的商品积分只差一点点,那么补个差价换个礼品倒还不错,但是为了礼品而消费就未必明智了。
总之,省钱之道并非买了便宜的商品、享受到折扣优惠,或是获得难得的礼品,而是把钱花在真正实用的地方,尽可能多地满足实际需求
欢迎光临 MV视频客官方论坛 (http://bbs.mv178.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