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帕萨特坠江,巡逻艇未救援,女司机溺亡(对比美国客机坠江救援) [打印本页]

作者: 狼图腾    时间: 2009-2-5 14:17     标题: 帕萨特坠江,巡逻艇未救援,女司机溺亡(对比美国客机坠江救援)

青年报2月4日报道 1月31日,本报报道了《帕萨特轮渡上坠江女司机溺亡》的消息。事发至今,该事件一直被各网友发帖热议。有网友上传了轿车沉江过程的视频,随之有人质疑海事巡逻艇救助不力;更多的网友则议论面临此类处境时正确的逃生方法。面对网友的质疑,上海海事局宝山海事处昨天作出回应表示,现场状况缺乏下水营救条件。 网友质疑:巡逻艇未采取行动 这几天,一段名为“轿车沉江”的视频在各大网站论坛引发了热议。很多网友都发帖质疑巡逻艇就在轿车下沉位置的附近,却为何没有采取行动。 记者在土豆网上看见,该视频一共持续有1分25秒时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黑色轿车的半截车尾露在江面上,大约23秒后,镜头切换到附近的海事巡逻艇上;32秒后,镜头又切回轿车沉江画面;约45秒钟时,镜头再次切换到巡逻艇,穿着橘黄色救生服的船员站在艇上,貌似未有任何营救动静。 镜头在轿车与巡逻艇间来回转换,在视频播放到1分23秒时,原本依稀可见的后车门窗已经完全被江水淹没。 在其他网站各论坛,更多网友则是直接质问:海事巡逻艇上有缆绳,船员也有救生衣,“只要把缆绳套在轿车后轮上拉起来,他们就可以救这名女司机一命,可他们却未采取任何救援行动”。 海事部门:缺乏下水营救条件 面对此类质疑,上海海事局宝山海事处相关负责人昨天向本报记者表示,实施现场营救缺乏条件。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海事巡逻艇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水上交通的组织与水上秩序的维护。事发时,虽然海事巡逻艇在轿车下沉处附近,但巡逻艇上只有两名船员。一人开船,一人负责机舱各类事务。 “当时江面上的风浪比较大,轿车在下沉过程中,顺水流漂了100米远。我们的船员跳下去,救车肯定不现实,救人自己也可能被水冲走。尽管他穿着救生服,但毕竟不是潜水衣,也没有配备氧气瓶。”他解释说,“该船员在船上并不是未采取行动,而是一直在跟专业营救部门保持联络,等待救援。”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之所以没有将巡逻艇开到轿车下沉处附近展开营救,是因为担心风力的作用以及巡逻艇的螺旋桨掀起的涌浪,反而加速轿车的下沉,所以始终与轿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如果当时那位女司机能够浮出水面,那么巡逻艇就能立即靠上前进行援救。” 对于巡逻艇不能上前援救的说法,仍有网友提出质疑说,巡逻艇的螺旋桨较小,又装在船尾,完全可以慢慢将巡逻艇的船头开近轿车下沉处实施营救。该负责人则回应称,受风力和水流的影响,巡逻艇船头不可能控制得那样准确。如果操作失误,也会加速轿车下沉。 亡羊补牢 亚通决定加高渡轮护栏 在事发当日,记者在现场看见,崇明2号车客轮船船头是有挡板的,船尾则只有距离地面警示线20厘米左右高的钢制护栏。事发处正是在车客轮船船尾。尽管客轮渡所属的上海亚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根据安检要求,并没有在此处设置安全护栏的规定,但公司负责人范本孝表示,目前已将该护栏的高度加高至距地面50厘米。“其实护栏过高,对于有些技术不太熟练的小型轿车车主而言,可能会因此刮伤轿车的底盘。但1月30日这个事件发生后,我们相当重视该问题。先临时加高了护栏的高度,接下来还会采取更加严密的措施,可能会加设立柱、链条或挡板。” -------------------------------- 从最后一个离开飞机的美国机长说起 1月15日,美国航空公司1549航班在美东时间下午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后遭遇鸟群撞击,迫降在冰冷的哈德逊河上。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获救,飞机完好无缺,堪称航空史上的奇迹。美国媒体称“哈德逊河奇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美国人和全球的无数人们。布什总统和当选总统奥巴马都致电赞扬沙林伯格机长,纽约市政府赠市钥匙给机长沙林伯格以表彰他的英雄行为。机长沙林伯格Chesley B Sullenberger, 现年57岁,前美国空军战斗机驾驶员,持有两个硕士学位。是美国航空公司具有29年资历的资深机长。曾创办“安全可靠方式”顾问公司,担任地方航空飞行安全委员会主席等职务。沙林伯格机长在飞机遇到鸟类撞击引擎故障后,沉着冷静要求旅客做好水上迫降的准备,然后以极精湛的技术,“英勇而优雅”(graceful奥巴马语)地把飞机安全地迫降在哈德逊河上。当救援人赶来救出旅客后,沙林伯格机长在机舱里来回走了两遍,确认所有的乘客全部被救起后,才最后一个离开飞机。 这就是西方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中的信托责任(fiduciary duty)的作用,机长必须最后一个离开飞机。信托责任意味着,一个人选择了某种职业,在这种岗位上,就必须有看护他人利益的责任,如果一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无论其出于多么合乎人性的本能,)而违背这种信托责任,那么就一定会受到法律追究或者社会道德的谴责。 法律自有条款规定,而社会道德的谴责由何而来? 无庸讳言,美国社会也有人类社会都有的负面现象,抢劫杀人吸毒强奸等等,那是人性恶的一面。但是就普通美国人来说,美国的道德水准是很高的,这很大的原因来自美国人的宗教信仰。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曾经说:在导致昌明政治的各种国民性格中,宗教和道德是不可或缺的支柱......我们应当告诫自己不要幻想,认为道德没有宗教也能维持,尽管良好的教育对于特殊结构的意识可能有所影响,但是根据理智和经验,不容我们期望在排除宗教原则的情况下,国民道德仍能普遍存在。根据资料,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宗教意识的国家。美国开国至今43任总统全部都相信上帝,除4位宗教信仰相对淡漠以外,其余39位(包括现任总统布什)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当选总统奥巴马也不例外。同样美国国会议员基督徒比例也超过百分之九十。约百分之九十六的美国人相信上帝,百分之九十的人祈祷并相信上帝对他们的爱,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每周至少去一次教堂。 西方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关于人性恶的那部分,法律管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其他的地方,由上帝管。这种说法,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关。即便现在在西方其他基督教国家,无神论者虽日渐增多,但是几百年的基督教文明,影响和造就了西方社会道德规范,是无可置疑的。 上帝管的那部分,就是社会的道德谴责,来自宗教信仰的引领。 因此,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中的信托责任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美国,在人们普遍具有宗教信仰的美国,沙林伯格机长最后一个离开飞机的行为,被认为是很正常的。人们赞扬沙林伯格机长,是赞扬他的冷静勇敢,赞扬他精湛的飞行技术,没人觉得他最后一个离开飞机是特别高尚的行为。一个美国朋友在回答我的问题的时候不假思索地说:他当然应该最后一个离开,这还会是问题吗?是的,在美国,这不会是问题。




欢迎光临 MV视频客官方论坛 (http://bbs.mv178.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