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论知识经济 [打印本页]

作者: 紫色玄音    时间: 2009-1-19 11:35     标题: 论知识经济

论知识经济在人类社会经历了几千年以消耗物质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生态失衡为生存和发展条件,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终于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发端,这对全人类都是曙光与希望。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解决生存发展中资源不足、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的唯一出路,能否使我国由资源经济尽快进入知识经济,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亡。  哲人曾将充满矛盾与斗争的阶级社会称为史前社会,将已走进工业文明阶段的人类称为裸猿。哲人的思考是大宇审观。纵观人类社会几千年,一部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造河山史,更是一部对地球的野蛮掠夺史。人类在沾沾自喜于辉煌成就时,已将自己推向了生存的危机。一边是人口无节制的狂生,一边是资源趋于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千疮百孔的地球已经难以负担人类的生存,而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知识经济,成了人类社会解决资源、环境、人口矛盾,实现生态平衡,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一点点物质,加上了智力成果,便产生了神奇的效力和强大的价值。美国目前500家大企业,几乎都是高科技。其占有物质资源的总和,怕也抵不过曾称雄世界的汽车大王、石油大王、钢铁大王的一个企业。把微软的全部硬件收到一处,能装几车船?巴掌大的一个光盘,几乎存得下一个图书馆,人们又何必为制造纸浆而疯狂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快要山穷水尽的人类,应从这里边悟出道理。  一个民族,有没有决心和能力进入知识经济,不仅干系自身生死存亡,也是一个民族的基本觉悟,是一个民族自觉减轻地球负担从而减轻人类负担的大德之行。这种文明和道德,已不再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条件下的价值标准和审美标准。长期以来,人类社会是以牺牲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来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可以说,人类社会走向知识经济的过程,就是走向解放的过程,就是真正从自在走向自为,由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地球正在变小,空间概念正在发生变化。“地球村”的提出,使人类利益在矛盾中趋于一致,在趋于一致中产生矛盾。水土流失、森林大火、草原沙化、大气污染、臭氧层变薄,非洲的干旱饿不死欧洲人,但非洲的日益沙化却危害全球;亚洲人口的激增降低不了北美的人均收入,但却拖了整个人类的后腿。用马克思的博大胸怀,可以定义为:人类中的任何一员,只有关心人类,才是真正关心自己;而关心知识经济,则是关心人类的未来。即使我们以一个民族主义者的世界观,也必须认识到知识经济干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可以说,人类社会走到了今天,一个民族兴也在其、亡也在其。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机遇,也是最后的选择机会。综合国力依赖知识经济,综合国力是国家安全的主要依靠,也是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在21世纪,综合国力的主要构成就是知识经济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武力已经不是打击和防打击的主要手段,航母、导弹、核子武器是高科技之树的必然果实。思想、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是更强大的武器。政权的巩固也必须依靠综合国力,意识形态的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机器已不再是唯一的保障。当一个国家停留在资源经济水平上,当资源已经再也无法荷载其人口的基本生存需要时,水必覆舟,说什么都没用了。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全新的经济形式,但是,知识经济绝不仅仅是电脑与软件,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与技术,它包括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如果说社会结构是硬件,那么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产生的治国方略、施政纲领、管理模式、政策原则则是软件。一个社会的结构,能够输入这种科学的软件,则社会便得以全面进步,生产力便得以大发展;反之,则遭到破坏,而这种破坏,是任何先进科学技术也无法弥补的。况且,在这种破坏下,也不可能产生先进的科学技术。讲知识经济,总忘不了中国的令人忧患的资源,忧患资源是缘于忧患人口。错批马寅初,多生六个亿。六个亿!要多少中关村才养得起?六个亿!吃掉了多少历史性的机会?消耗了多少本应用来发展教育与科学的财富?什么样的微软、什么样的方正、联想,敢养这六亿人一年?假如我国现在六亿人口,假如不错批马寅初,假如……自古忠直之士莫不以忧患关怀天下。发生这令人扼腕叹息的历史性悲剧的时刻,正是全国上下赶超英美,下决心造原子弹的时候,不能说不重视科学技术。当一种社会性的、更大的无知和荒谬左右了社会的时候,科学技术是那样的孤立无助。改革开放20年来,尽管中国仍处于发展中,但这20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较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30年的发展是巨大的,这主要绝非科学技术的结果。如果没有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为代表的思想大解放,没有生产关系的调整,直至对上层建筑的调整,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关村,没有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历史条件。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更加需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不论是理论掌握群众,还是群众掌握理论,都是极为必要的。如果说科学技术以乘法的方式为社会创造财富,创新以几何的方式为社会创造财富,那么,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这个软件能与社会结构这个硬件“整合”到一起,则以裂变的方式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纵观人类社会,从古到今,有过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而从未有过一科一技兴邦或丧邦。这种认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还将在相当长(50年?)时间里以资源经济为主的国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国企为例,绝大多数好过的和难过的都不是因为高科技问题,而是体制问题、产权问题、经营管理问题、利益关系问题。毫无疑问,像我国这样发展中的国家,仅仅依靠高科技来与发达国家竞争综合国力,是很难实现的。但我们应看到,欠发达国家在为世界上的高科技产品提供了极大的市场的同时,也为更高更广意义上的智力资本投入提供了机会。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科学论断,其解决问题的对象是社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论知识经济,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应该是最大的智力资本。治理天下,无论什么样的雄心抱负,一切忽视社会结构合理性之外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欢迎光临 MV视频客官方论坛 (http://bbs.mv178.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