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永远的朋友<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_灬草原℡
时间:
2009-1-19 00:45
标题:
永远的朋友<转贴>
缘分,像一朵神奇的花,静植在岁月脚下,何时绽放,总是让人无法预料。无边的猜想中,它那清奇的美,总会让孤寂的灵魂沦陷迷惘。我和工匠大哥的相识,就缘于一首拙劣的打油诗,而我们的友情被诗歌的纽带牢系,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2006年的夏天,被忧伤逼得无处可逃的我,习惯了在文字的海洋里茫然无助的漂泊。虽然,我那心灵的扁舟在广阔的海面上显得太过单薄,几乎经不起轻微的风吹浪打,可我还是坚持自由漂流.隐隐约约之中,彼岸在向我召唤,我是没有理由停下来的,即使永远不能抵达梦想的舞台,走下去,就有独一无二的精彩。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义无反顾地爱上孤单,并喜欢置身于一个人的世界里,铺开命运的纸张,任无规则的思绪弧线,交错成一朵朵落寞的蒲公英,自由飞翔。虽则,我能付诸笔端的,不过是些肤浅的心情文字,却深烙着一个平凡女人的灵魂印记。
就是在那些漂泊无助的日子里,我在现代诗歌聊天室里结识了许多热爱诗歌的朋友,工匠大哥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是特平淡,特善解人意的一个。当时,他的网名叫“伟大的工匠”,至今没变。我的网名叫“天街小雨”,为了成全一份唯美的爱情,我在随后的日子,绝然放弃了这个心爱的昵称,却路过了一份旷世的爱情,这,或许就是上天赋予这个名字的真正涵义吧。看到和我同名的女子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爱情,我最想做的,就是为他们虔诚祝福,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不过大家选择的方式不同而已,我尊重坚贞的爱情,一如尊重渴望自由的灵魂。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在聊天室发了一首无题的拙诗“烟描江南雨惹秋,荷香袅散锁寂楼,尘心无寄空对墨,一纸冷扇掩清愁。”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我虽不敢明目张胆的偷,却小心翼翼的窃了些许淡雅的诗意。其实对于古诗词,我只有欣赏的份,因为我不喜欢被那些平仄押韵的格律束缚,所以相对来说,我更喜欢自由散漫的现代诗歌。然而古诗词的凝练,隽永,却是现代诗歌无法企及的。这,或许也是我被深深吸引,并潜移默化到我诗行的原因吧。
刚发出去不久,我就收到了一个陌生人发来的问候,他就是工匠大哥。当时大哥夸我写的好,我不禁在俯在寂静的屏前,黯然窃笑,乱涂鸦的文字,竟然被一个陌生人欣赏,真的令我感到意外。但我还是诚恳地告诉他,我并不懂格律,只是乱涂了打油诗,在聊天室凑热闹而已,但诗中的意境却是我的心情写照,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正如人说,文由心生,真即美。试想,一个人的手若背叛自己的灵魂,这个人写出来的文字将是怎样的空洞?大哥平淡的回复说,他就是被我用文字营造的意境吸引,才说好的。看到他如此坦然,我倒松了一口气,我庆幸,我遇到的不是一个学究气十足的人,不然,下场可想而知。
大家在聊天室呆的久了,一来二去倒也成了熟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志趣相投,大家都爱诗歌,而这种爱都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我们一直认为,写诗之前,要先学会做人,而做人要谦虚诚恳,唯有如此,灵魂深处油然流淌而出的文字,才能像跳跃的音符,打动陌生的灵魂,给人以心灵的启迪。我们是这样坚持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我们只是一些简单的诗歌爱好者,艰难地行走在通往诗歌殿堂的路上,终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路上。从诚恳地交谈中得知,大哥除了喜欢写诗歌外,最拿手的是评论,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他还写了一部自传体的中篇小说《初恋》。相识的日子里,我断断续续读完了那篇小说,虽然总体上有些粗糙,在我看来,其文学价值和意义是可以和《山楂树之恋》相媲美的。大哥一直在认真修改,我期待着有朝一日能看到那些用血汗和泪水凝结的文字,发表成书,到时候,我定然是要珍藏一本的。其实,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而且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只需有缘人来解读。
当我从他的小说中了解到他苦难的身世和坎坷的人生时,不禁在朋友的基础上,平添了几分敬慕。他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而他的父亲是毕业于黄埔军校七届的一名国民党官员,母亲是一名国民党军统特务,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擅长诗词歌赋。他的父亲,当时不满国民党的腐败行径,就举家去了香港,解放后,因为眷恋故土,他就带着妻儿毅然回到了家乡贵州,然而就是这样的身份,让他们一家在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中,受尽了灵魂上的折磨,更磨练了他们坚韧不屈的意志。大哥在苦难中成长,坐过牢,也带领许多工人闹过运动,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到香港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并在建筑领域小有成就。
当我穿越平朴的文字,走进那些惨不忍睹的峥嵘岁月,我对这个千里之外的朋友更加敬重了,某种意义上我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大哥,而他的实际年龄,和我的父亲相差无几。在我的心中,朋友是不分年龄的,一如诗歌不分国界。简单是美,平淡是真,坦诚在心,便是我交友的标准。缘聚缘散,缘如水,万万是强求不得的,却要学会珍惜。像工匠大哥这样诚挚而淡泊的朋友,我怎能轻易错过呢?这样的朋友,有一个,生命的旅程上,不会绝对孤单。这样的朋友有许多,不但是微小的幸福,而是特别宝贵的财富。
今年六月十三日的下午,突然接到大哥的一个短信。说他要到河南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想顺便来看看我这个素昧平生的中原小妹,我在惊诧之余,欣然应允。古语说得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都是知心朋友,见一面又何妨?在此之前,我们很少手机联系的,仅有的一次通话是大哥生病住院的日子,我尽了一个朋友之心,做了简单的慰问。其他时候,最多也是在节假日发送一些温馨的祝福语。在我们的心目中,网络为大家提供的平台,更适合切磋诗艺,探讨人生。我没有理由,拒绝一个朋友的真诚,更没有理由,拒绝一位老人善意的请求。于是,我真诚的邀请大哥来我们僻静的中原花乡来做客。
大哥这次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张,因为地球村论坛的朋友得知他要来中原旅行,纷纷发出邀请,我当时不在那个论坛,自然不知道消息。因为时间关系,大哥除了参加婚礼,在河南的旅程中,只选择了一个洛阳的朋友和我,这让我在欣喜之余,觉得很荣幸。相逢,对于真诚的朋友来说,永远是一件令人释然开怀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县城离许昌还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我们约好短信联系,等他到了许昌,我就和老公一起去接他。大哥却婉言谢绝了我们的请求,执意一个人打车来。我再三劝阻,却也拗不过他,只好安心在家中等候。手机,在这一刻显得格外重要,重要的像个宝贝,在安静的一角,闪闪发光。
等待是漫长的,那一刻世界是那么得安静,安静到只为一个短信铃声而存在。其实,如歌的相逢,不过是一张火车票加汽车票的事,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真诚。这,或许就是真诚的距离吧!对于大哥的造访,家人还是不能理解的,他们都不相信虚拟的网络里会有真诚的友情,我跟他们解释说,要因人而异,真正的友情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这个答案,是我用两年时间印证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既然答应了大哥,无论谁来阻止,都是白费唇舌,这个朋友,我见定了.老公见我下定了决心,只能大度支持。毕竟,我的朋友不是他的朋友,更不是我们共同的朋友,他自然是有顾虑的,这是人之常情。
接到大哥的最后一个短信时,他已经到达了县城。我面带笑容,亲自到小区的大门口去迎接。大哥也笑着走下车,没有握手,只有浅淡的问候。或许,就是我们发自内心的笑,消除了所谓的陌生感,一见如故这个词,用在那一刻,恰到好处。毕竟,我们在文字铺就的心路上走了两年之久,彼此已经相当熟悉。真诚,让这次相逢像一泓静水,呈现在六月的眸心,清冽至极,可见影,可见魂。
大哥是乘坐凌晨四点的火车,从洛阳抵达许昌的。一路的风尘仆仆,并没有阻挡相逢的喜悦。我微笑着接过他手中的行李,一路攀谈着向家中走去。大哥的个头不算太高,和同龄的人比起来略显消瘦,却瘦得精神。上身着白短袖,下身穿浅土色休闲裤,脚穿白色旅游鞋,干净又得体的衣服陪衬着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严肃的表情,让他在六月的阳光下显得神采奕奕。大哥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几岁,这让我很意外。没想到,他竟然说,对我有着同样的感觉,或许,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让现实中的我们更生动吧。某种意义上,照片,只是一个影子而已,悬浮在遐想的天空,简约中的平实。
都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大哥是个细心的人,竟然不远千里,带来了他们家乡的特产,一包天麻,一个精美的水牛角做的梳子,另外还有一些小饰物,是他去洛阳见另一个朋友时买给孩子和我的。当一个年逾六旬的老人,把这些礼物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那一声谢谢显得那么得轻,至少要比鹅毛轻万倍。除了感动,我已无法用语言拼凑感激之情,其实,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大哥,您辛苦了。”
我们这里是花卉之乡,最有名的却是腊梅,也是我们的县花,只在冬天开放。据县志上记载,我们这里是腊梅的故乡,有“鄢陵蜡梅甲天下”之说,这也是我今生痴爱梅花的原因之一。在县城唯一的花卉博览园里,最佳的游览季节是9月26日,届时,一年一度的花木交易博览会将隆重开幕,满园的菊花和别的花卉,把安静的公园装扮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又似一个待嫁的新娘,那美,那娇艳,令人流连忘返。而此时,时值六月,夏花绚烂的花博园里,最美的要数满池的睡莲和荷花了,或许,一树树怒放的木槿花和百日红也宣泄着别致的美,却不及荷的淡雅和清芬。这时,莲花开的正好,特别是那一池的睡莲,宛如千盏静燃的心灯,凝立在翠绿的荷叶之上,散发着美妙的心灵之光。粉的可人,黄的馨雅,白的纯洁.凝神间,它们又像一群可爱的小精灵,热闹的挤在一起,把我们这些匆匆的过客偷偷打量。宽敞的大路另一边是一池娉婷的夏荷,零星的开着几朵,粉红色的花团,摇曳在清风的怀抱里,赏心悦目的美.池边的柳树也读着夏天的心事,摇曳生姿,青青的草儿,在安静的听那只美丽的七星瓢虫讲故事.在我的心目中,接待朋友的最佳去处,就是风景如画的大自然。唯有在那里,我们才能敞开心扉,释然相对。而当我们渺小的身影和简约的风景彻底融会成一首清丽的小诗时,友情,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一路上,大哥由衷地赞叹中原的广阔和平坦,并说这里的安逸宁静和贵州的山清水秀是迥然不同的美,我不知道,大哥的故乡是怎样的美,却深深地爱着脚下的这片黄土地.笑谈间,大哥真诚的邀请我们去他的家乡参观游览.我微笑着说,等有机会了定然是要去的,带着孩子,去看异乡的风景,去看伟大的祖国.孩子在一边听到了,不禁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游完了花博园,我们就赶往县城里比较幽雅的一个饭店就餐.午餐并不丰盛,却都是我们这里的特色菜,难得大哥吃的可口.我对自己家乡的酒风没有太多好感,每逢有客从远方来,好像不把他们灌醉,就不能尽地主之谊.大哥说不喝,我就没有规劝,大哥虽然爱吸烟,却不胜酒力.况且一个人出门在外,是不敢多饮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就以茶代酒,以慰相逢之情. 这样一来,倒是苦了老公,不能和大哥划拳猜酒,少了一份特有的喧闹气氛.
这一顿饭吃得安然,而且开心,这正是我期望的.吃过饭,已经接近下午两点.因为大哥下午还要坐车去郑州参加朋友的婚礼,大约要三四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也不好做过多挽留,只好把他送到了许昌车站.我们自然没有什么贵重的礼物相送,只好送他了一条许昌特产的帝豪牌香烟,外加十个新出炉的烧饼.烧饼是我们这里的风味小吃,之所以买了十个,是想大哥送给新人吃.我们这里结婚的人都是要吃喜饼的,一般是火烧,也有用烧饼的.我们只想借这微小的礼物,为两个新人,送一份祝福.大哥语无伦次的说谢谢,说得我心里酸酸的,却不敢落泪.
目送大哥安全的上了车,我们才放心地离去.离去之前,我特别叮嘱大哥,路上要小心,注意身体,注意安全.除此之外,我只能在渐远的车影里为他默默祝福了,好人,一生平安,若有缘,我们还会再相见.来去匆匆间,一份淡淡的友情,深深地刻进了记忆,永远的朋友,不需要说再见.
回家的路上,我瞥见,311国道旁的某个花园门口,摆着一盆君子兰,在六月的风中,幽幽的绽放,越开越远......
《永远的朋友》
是朋友,总要走到一起的
我这样说的时候
你就来了......
微笑着,像朵花
倏忽间,漫山遍野的美
我想,我们会是朋友
永远的朋友
这样想的时候,表情凝重
不远处,乌云和闪电
正在向我们招手
我依然,坚定向前走
欢迎光临 MV视频客官方论坛 (http://bbs.mv178.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