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有感于“当年,他们这样识别‘共党分子’”
[打印本页]
作者:
狼图腾
时间:
2009-1-10 17:52
标题:
有感于“当年,他们这样识别‘共党分子’”
最近,笔者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当年,他们这样识别‘共党分子’”,现摘录如下:
“1934年,范文澜任北平女子文理学院院长时,被国民党宪兵第三团逮捕,押往南京。当他被捕后,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说情,说范文澜生活俭朴,平时连人力车都不坐,常常步行到学校上班,并且把薪金的一部分捐给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买图书。陈立夫听了之后说,这不正好证明范文澜是共党分子吗?不是共产党,哪有这样的傻子啊!无独有偶,国民党主将杜聿明也曾怀疑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槐,郭汝槐在抗战期间,屡建战功,深得蒋介石、陈诚等人的器重,曾任18军参谋长等要职。对如此一个正在得宠的同僚如此猜疑,杜聿明凭什么?据杜聿明回忆,他疑心郭汝槐,起因于到郭家的一次探访。他惊奇的发现,这位堂堂的中将厅长,其客厅里的沙发竟然打着好几个补丁。杜聿明自揣:我在国民党里已经算是够‘清廉’的了,郭小鬼的家竟然比我家还寒酸,他不是共产党谁是?”
看完这篇文章,深有感触。文章中的“不是共产党,哪有这样的傻子啊!”、“郭小鬼的家竟然比我家还寒酸,他不是共产党谁是?”,这两句话,值得我们回味和思考。事实上,范文澜和郭汝槐在当时并非共产党员。之所以陈立夫和杜聿明对他们产生怀疑,无非是因为他们生活上还算清廉俭朴。由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在当时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诸如“生活俭朴、品格高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无私无畏、视死如归”等,在当时人民群众乃至在国民党的心目中已经形成共识。也正是因为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所以才能振臂一呼、众志成城,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又涌现出了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这样的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好党员、好干部,他们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塑造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更要经受得起党面临的执政、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重考验和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对我们的干扰和破坏,这就要求我们以这些革命先辈和时代楷模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加强自身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树立新时期共产党人政治坚定、清正廉洁、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崭新形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欢迎光临 MV视频客官方论坛 (http://bbs.mv178.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