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30位走完长征路的中央红军女战士的英雄故事 (四)

本帖最后由 天保 于 2014-1-10 16:07 编辑

第四章 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

雄伟的井冈山


八一军旗红
开天劈地有了人民子弟兵
从无到有靠谁人
伟大的共产党
伟大的毛泽东
毛、贺婚后仍然居住在八角楼,住房中唯一的家俱就是那么一张床和一张多功能的“办公桌”,说它是多功能,只是因为这办公桌除了用它来写字,桌子上还堆积着小山一样高的各类文件,地图等。椅子上则处处是摞摞的旧报纸,那时候,井冈山消息不灵通,非常闭塞。毛泽东为了获知外面的消息,只好打胜仗以后,从敌人处缴获的文件和各种旧报纸里得到些信息。贺子珍是前委秘书,又且兼任毛的个人机要秘书,阅读和整理这些敌人的文件,旧报纸,及提供各种资料,保管好各类文件,就成了她每天的必要工作了。有时还要担任会议记录,帮毛泽东抄写文稿,及照料毛泽东的起居日常生活。

新婚夫妻,没有小孩拖累,两颗执爱的心紧密连一起,扑在革命工作上。八角楼上常是灯火通明,照长夜。有时毛泽东工作累了,站起来在房内走走,贺子珍赶忙打开窗子,让外面清新空气透进来。有时毛泽东工作之余要到外面走走,活动一下,去听听山溪的潺潺的流水声,看看数不清的流萤在暗夜里从天空中飞过。这个时候贺子珍就挽着毛泽东厚宽的臂膀相拥走在一起。到了深秋,山风袭来,毛坐在桌前喷啼连连,贺子珍忙放下自己手中的活,拿起搁在床上的毛毯包裹在毛泽东高大的身上。当然毛泽东也很爱他新婚的妻子,忙里偷闲,他总是想为贺子珍做点什么,他望着因处在深山而缺少营养,一天天消瘦下去的贺子珍非常关切。他对她说:“夜已深了,你先休息吧,明天还有工作哩”。
夫妻俩互相关心,互相体贴,互相激励,为党的事业并肩战斗。如今毛泽东的选集中的许多著名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燃”,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就是在这个时期辛勤耕耘出来的。
毛泽东写“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是朱毛红军奉左得要命的湖南省委之命攻打长沙之后的事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正式称之为红军,应该是开始于一九二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原先党所掌握革命武装大都叫工农革命军,后来之所以称为“红军”,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借鉴于苏联红军的称呼。当时中共中央颁布的《军事工作大纲》指出:“为保障暴动的胜利与扩大,建立红军已为目前的要义。”大纲决定:“割剧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大纲颁布后,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它工农武装都先后改称为红军。一九三0年后,又逐渐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时间是在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六日以后,朱毛红军主力又回到了井冈山,不过这次与往日不同的是朱毛不再住在山下的茅坪攀龙书院的八角楼,而是住在井冈山的茨坪了。
茨坪是个小山村,房屋大都是江西农村常见的那种“干打垒”。据说,茨坪这个山村小寨过去颇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明代以前,它还不称其为茨坪。山中因没有集市,茨坪是井冈山的心脏腹地,当地佬表为了油、盐、酱、醋、柴米之类事,就以那里为交换集散地。乡亲们常将家中多余的柴火日复一日挑到此出卖,若当日还没有卖完,放在那里下圩日再卖,天长日久,你来我往就形成了一个以柴出售为中心的小小柴市。故有人称其为柴市。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说明代后就已经有了这个小山坪。小山沟沟里,大大出呼人们的意料,一个穷读书人,竟在皇帝身前考了个探花。俗话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探花爷衣锦回乡,光宗耀祖后居然走出山沟沟了。在外面精彩的世界做了个大官,探花爷故乡的父母官为了溜须拍马屁,就将柴坪为出将入相的仕坪。仕坪者,这是个出仕子的地方也。除此两种说法,还有第三种说法,因此处过去出产又大又多又好吃的柿子而得名为柿坪。不过柴坪也好,仕坪也行,柿坪嘛也不错,现在叫茨坪的事都是在一九二四年,当地政府派兵围剿井冈山的各路“山大王”时,带兵的团长叫朱文田,行伍出身,斗大个字也认不了一箩。他叫师爷写了个布告,师爷的文化比他也好不到那里去,竟将仕坪误写为茨坪了。
茨坪东侧依山傍水造了数栋干打垒的黄泥房子。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都住在那数栋房子里。因此,那里就成了红四军军部,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井冈山前敌委会所在处,以及红四军的后勤处等。
井冈山的斗争时期,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除贺子珍外,还有以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一的国防部副部长的谭政、曾经任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邓华上将。当时还给毛泽东配置了一个副官,他就是杨至诚。杨是黄埔生,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建国后也被授予上将军衔,官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

在茨坪的时候,毛泽东写作常用一张长条板凳。那是当地佬表闲置不用的柜台,这回倒成了他的写字台。敌我战斗形势紧长時,或许工作繁忙時就暂停不写。一旦有空,就得抓紧时间,抽闲补空照写不误。就这样,写写停停,停停写写,事情反正也不打紧,革命的文章总是会写好的。不过抄写的事贺子珍还是全包了下来。;而她也是抄抄停停,俩人断断续续了好一阵子,文章的定稿据说是在宁冈的龚市了。
“井冈山的斗争”初稿是贺子珍抄写的,但因要将此文秘密外转,字就要求特别的小,要非常的工整,最后这一艰巨的任务还是由谭政来完成了。
回忆当时的情景,几十年以前的事老人仍然记得非常清楚。誉写的纸很薄,字要求写的很小很小。一共写了两份,一份上报党中央,一份送中共湖南省委。
那个时候的毛泽东可谓春风得意,在井冈山除了朱德、陈毅偶尔会与他在工作上有些不合拍外,其他的人员资格就尚嫌嫩了一点。即便是朱德,他一不是坐山虎,二也不是中共中央委员,论资排辈,他在党内的地位与毛就相差甚远了。不过朱德他也有本钱,那就是他带上山的部队。不过所带来的部队其组成也是相当复杂的。里面既有南昌起义的部队,另有广州起义的失散人员,还有湘南暴动的跟随而来的农民军。再后来,彭德怀任军长,腾代远为党代表,邓萍为参谋长,三千人的红五军也上了山,红五军的构成主要是以湖南“蛮子”为主要成员。他们中大都又是毛的同乡,因此,井冈山上一下子功夫就增加了许多的人和枪了。
所以说毛泽东春风得意。
一是他和他的战友们已成功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在他和他同志仍的决策下,多次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围剿。红军三打永新、又搞了个龙潭大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下子扩大了许多。红色区域包括永新、宁冈、莲花等县。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毛泽东的丰功伟业,军功章里有他本人的一半,也有他的贺夫人的一半。总的来说,他是大大得益于年轻、美丽、能干的贤妻(不叫良母因当时她尚未做娘)和助手贺子珍。

说到贺子珍,那就是毛泽东春风得意的第二个原因,因为他此時已携得美人归了。毛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摘到了当时永新人民心目中的一枝花了。他很有本事,很快就获得了贺子珍芳心,并以极其快的速度使其成为他的令人骄傲的“压寨夫人”哩。
一九二九年一月,蒋介石调集湘赣两省六个旅共计三万余人的兵力,开始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施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保存红军的实力。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决定,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和军部特务团,独立营。一共是三个团六百多人携带一千多条枪从井冈山的茨坪,小行洲出发向赣南挺进。山上留下彭德怀的红五军,袁文才,王佐的队伍坚守井冈山,继续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此时正是小寒大寒滴水成团的严寒季节。山上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一片白色世界。红军穿着单衣,不畏严寒刚离开井冈山,即遭受敌军重兵包围、阻击,部队曾数次陷入险境。
二月一日晚,红四军转战到赣南寻乌的吉坛,部队在一个叫圳下的小山村住下。
第二天,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尚未起床,敌刘士毅部的追兵就到了,敌军凭借优势的兵力和洋枪洋炮将整个圳下包围,吹起沖锋号从四面八方向红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危机时刻,朱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数次击退敌人猖狂的进攻。战斗非常激烈,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身负生伤,后被战马踩死。红军阵脚顿时大乱,战线眼看就要崩溃。毛泽东果断对三十一团布置战斗任务,并让朱德迅速组织两营兵力投入战斗。而他自己则迎着已经过河住后撒的二十八团土兵,企图阻止惊慌失措继续向后溃退的士兵。

毛泽东见眼前乱哄哄往后撤的士兵着急的高声喊叫:“不要后撒,要死命的顶住,勇敢冲上前线去消灭敌人。”
此时,枪声、战土惊慌失措住后乱跑的慌叫声,已完全掩盖住了毛泽东的高声叫喊。毛泽东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只好叫警卫员朝天开枪,但仍是无济于事。这时贺子珍紧跟在毛泽东的身旁,也感到再不及时控制这混乱局面,后果无疑是非常危险。她必须协助毛泽东,于是叫来几个红军战士,与毛泽东站在一起放开喉咙高声大喊:“不要住后跑,要死命顶住,冲上前去消灭敌人。”
毕竟人多,许多声音汇聚在一起,效果就大不一样。瞎撞的战土听到喊声终于醒悟过来,这时,抢着过桥后退的战土不再拼命后退,淌水过河后撤的战土也站住了。几乎是所有的红军战士都掉转了身子,高举着枪,高喊着:“不要住后跑,要顶住,冲上前去消灭敌人。”
但是,朱,毛红军的防线终因寡不敌众,被来势凶凶的敌人穿插切割成数块,毛泽东当机立断迅速通知各部选择突破口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那时贺子珍紧握手中枪与特务团的战友们一道,紧紧跟随着毛泽东。毛泽东机智地从敌人两个团的结合部指挥红军冲出重围。他们过了河,迅速爬上了敌人还暂时没有占领的高山,钻入了山林中脱离了险境。
红四军的军长朱德带领的独立营和军部机关的部分同志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左冲右突反而走进了敌人早已设伏好的包围圈。在实施突围中,他们中大部分战士都英勇牺牲,剩下的部分同志被敌人逼到一个小山包里,敌人士兵对每个红军战士进行盘查,企图找到那久负盛名的红四军军长朱德,好向蒋某人讨赏。


朱德呢?经过鏖战,硝烟,尘土弄得他灰头土脸,他随手从伙房抓了把灶灰抹在脸上手上,胖墩墩的活脱脱十足像个伙夫头哩。
一个敌军头目走过来问朱军长:“快说,你是朱德吗”?
朱德伸出沾满灶灰的双手说:“我是伙夫”。
“朱德在哪里?不说实话老子毙了你”。
“在那边呢”,朱德伸出黑黑的手随手一指。
敌人潮水般朝朱德所指的方向“追”去了,去继续寻找他们永远也再找不到的红四军军长。机灵的朱德也就那么一指,救下了自己,也为共和国的人民解放军留下了一个千人万人敬仰的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寻乌圳下之战,红军损失惨重,朱德的妻子伍若兰,她就没有贺子珍那么幸运了。她为了朱德的个人安全,只身将敌人引开。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身负重伤,不幸被敌人所获。后被押往赣州,敌人使尽了威逼利诱之能事,伍若兰革命意志坚如钢。最后,敌人无计可施,恼羞成怒,惨无人道将其杀害,其首级被挂在赣州南门的城楼上。
对于伍若兰的死,朱德一生深深充满了自责和无限的缅怀。据说朱德一生酷爱兰花,就是为了痛悼爱妻伍若兰呢!
圳下脱险后,敌李文彬,刘士毅部却仍穷追不舍。
二月九日,正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农历除夕。家家户户都在吃团圆饭,红军被追逼到了离瑞金县城北六十里的大柏地,朱毛决定在此地住宿一晚。
迫不及待的敌军刘士毅部却不想让红军过个年。他们企图欲乘此机会消灭已处在极端困难中的红军,好在大年初一向蒋某人报个“喜”,讨个赏。
毛泽东也不含糊,他发了天威之怒说:“这帮家伙也真不知天高地厚,我们不跑了,这次要给这些坏蛋厉害看看。
次日清晨,已是大年初一了。朱毛商量后命令林彪的二十八团,朱云卿的三十一团,在瑞金的大柏地麻子坳峡谷两侧埋伏,布下口袋阵,准备消灭随后紧紧追来之敌,以泄心头之恨。
为了引诱敌人中计,毛泽东又发挥他的个人聪明才智,给了特务团和独立团一个任务,千方百计诱使敌人上当受骗,进入毛泽东布置好的口袋阵。
下午三时,红四军特务团和一路尾随而来的敌人接上了火。特务团依计而行,边战边退,敌人丝毫没有觉察到毛泽东的歼敌妙计。他们在红军后面紧追不舍,那时,天已转黑,敌军一步步进入了毛泽东布下的口袋阵。
二月十一日,已是大年初二了。
拂晓,埋伏在大柏地麻子坳山头两侧的红军突然向深陷谷底的敌军发起了攻击。居高临下,红军大振神威,机枪、步枪朝各底猛烈的打。手榴弹下雨般朝下扔,顿时耀武扬威的敌军就被打得哭爷喊娘。直至将刘士毅前来送死的两个团的兵力全部消灭。此時侯两个匪军团长和八佰名敌兵眨眼之间都成了俘虏,还另缴获了八百多枝枪。
大柏地之战,贺子珍已经过早地怀上了毛泽东的骨血,即以后取名为毛毛的小孩。

战前贺子珍天随红四军军部驻在瑞金县城外。当时敌军刘士毅部获得了红四军正在瑞金城外休整的消息,立刻抄小路向红四军驻地四面八方包抄过来,妄图欲将红军消灭在瑞金城外。
危险时刻,红四军总前委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在敌人包围圈尚未形成之前迅速转移,按原计划向大柏地方向快速前进。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告诉贺子珍说:“部队立刻转移大柏地,我要部署战事,无法照顾你了。你现在又有身孕了,行动起来肯定有诸多不便,你就先走一步吧”。
贺子珍虽已身怀六甲,但她决定不愿拖毛泽东的后腿,她是个非常要强,又通情达理的女人,在红军生死存亡而又紧张关键的时刻,贺子珍更不愿意因为她的事使毛泽东分神。她把手枪往腰间一插,一跃就跨上了警卫员牵来的战马,双腿往马肚子一夹,马一惊,向朝大柏地方向飞驰而去了。
正在瑞金城外频繁调动的敌军士官,眼看见一骑飞驰而过,估计是有人要突围出去,立即蜂涌般追过来。他们一边喊:“捉活的啊”。一边朝奔驰而来的坐骑开枪,也好险,有几颗子弹发出嗖嗖的声音从贺子珍身边擦过。她也不怕,机灵地低着头,两腿牢牢夹住战马肚,飞快地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跑了一段路,她感到后面还有紧追的马蹄声。回头一看,好家伙,两个飞驰而来的敌骑兵已经离她不远了。贺子珍顿时怒火心中起,拨出匣子枪,回过身来,举枪朝敌骑扣动板机,枪响过后,跑在前面的那个敌人一头栽了下去,倒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紧跟在后面的敌骑见此情况也不再哇哇嚎叫了。他慌了神 ,心虚了起来,把马紧紧扣住不敢朝前迈个半步。
贺子珍乘坐在马上,举起枪朝天开了数枪后厉声喝道:“有种的还不过来送死,本姑娘照样送你一颗穿心丸。”
敌人一时吓破了胆,赶快掉转马头,朝瑞金城方向逃去,贺子珍见再也无敌骑追来,立刻放开缰绳,战马也非常通人性,它撒开蹄子一路飞跑了起来。
贺子珍在瑞金城外打死敌人骑兵,吓退敌骑的故事,很有三国演义中猛张飞在长板坡当阳桥猛喝一声吓破百万曹兵,勇退曹军的故事。毛泽东得知贺子珍撒退途中这一小插曲暗自心里庆幸。因为寻乌圳下这一仗,朱毛中的朱德已经痛失爱妻伍若兰,当时情况仍历历在目,若贺子珍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毛泽东能不揪心吗?现在,爱妻活灵活现站在自己身边,且有身孕在身,还能在突围中打死一敌,吓退一敌,毛泽东能不高兴吗?
他打趣说:“大英雄,你还在啊”?
贺子珍也笑说:“怎么会不在呢?死不了的。不过肚子在闹饥荒了,没有吃饭就跑路,肚了里你的那个毛毛也在造反哩”。
大柏地之战,大伤了刘士毅的元气。也是红四军下井冈山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打出了军威,也大大打出了红军将士的士气。

两年过后,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拥着爱妻重来此地,见到伏击战时仍然留下的满墙弹痕感慨万千,诗意大发,写下诗一首“菩萨蛮”“大柏地”。
词日:
赤橙黄绿兰靛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 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江山
今朝更好看
红四军破敌刘士毅后,在朱毛的指挥下又多次机智摆脱穷追的敌军李文彬部队。后北上宁都又击败赖世璜部队,一举攻占宁都县城。经东固、永丰、乐安、于三月四日攻占广昌,九月回师瑞金,从而开辟了赣南中央红色革命根据地。十月朱毛又挥师闽西,三打龙岩,三月十四日红四军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在闽西长岭寨又打了个类似于大柏地之胜仗。歼灭福建军阀陈国辉一个旅,三千余人,还打死敌旅长郭风呜。红四军在龙岩,上杭、永定、连城、长汀艰苦作战,又成功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
一九三0年四月,红军第二次打下龙岩时,贺子珍第一次在福建龙岩分娩了,生下一个女婴。

那一年,年轻的她才仅仅是二十岁。
过早地初为人母,并非是她所愿,但是儿是娘的心头肉啊!女婴酷似毛泽东,哺乳时小女孩在她的怀里活蹦乱跳的顽皮劲儿,一种天下所有的做母亲的人的天性——母爱油然而生。毛泽东很喜欢这个女儿,这是她继岸英、岸青、崖龙之后,第一次喜得千金。他对贺子珍说:“这孩子倒会挑日子,也找了个好地方出生,就叫她毛金花吧”。
孩子出生后不久,毛泽东就为她找了个人家寄养,他说:“今天我们只能这样做,革命胜利后,我们再把她接回来”。
离别的日子到了,贺子珍用一床小薄被将孩子包裹好,就把她抱到毛泽东早已说好的那户人家去寄养。
一九三二年四月,红军三打龙岩,贺子珍再次随红军来到这座县城,她当时忙着为军队筹集粮款无法去看她的小女孩。只好委托毛泽东大弟毛泽民找到那位大嫂,结果不幸的很,那位大嫂说,孩子因病已离开了人世。
不过,几十年以后的如今,事情又有了转机,蜂回路转,有人在锦州晚报上写了一则好消息:“毛泽东长女扬月花找到了”
看到此消息的是某杂志社记者高树文,他依据此消息进行了探访,写了一篇文章。
文章称,毛泽东长女杨月花,是位历经坎坷而可亲可敬的人,五岁以前,颠沛流离,先后转了三个家庭,最后到了邱兰仔家才算是定居了下来,邱兰仔供她上了三年小学,十三岁时由毛金花改名杨月花(因邱兰仔的丈夫姓杨,毛金花从养父姓)。解放后,十八岁时与粮食局临时工郑焕章结婚,一九七三年经组织确定身份去福建见了舅舅贺敏学(贺曾是福建省副省长)。贺敏学告诉她说:“你妈妈身体不好,不能让她受剌激加重病情,以后会安排你们见面的”……
据杨月花以后在地居委会负责人郑如光说:“杨月花是个一九五八年入党的老同志,曾任过居委会妇女主任、治安主任、团支书,居委会主任和百货公司主任,后来到电影公司工作。多次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六十年代曾因救火负伤,休息一年才见好。一九八四年退休后仍帮助街道工作。去年防洪时,一夜都冒雨动员群众抗洪抢险,一不小心摔倒,不幸把右肋骨摔断了。……
贺子珍诞下长女毛金花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又在福建长汀的福音医院生下一个男孩,产后不慎吃了没有洗干净的香菜,患上了中毒性痢疾。人病得皮包骨头。当时毛泽东又因工作需要不在她身边。福音医院院长傅连璋就把自己的姐姐叫来,朝夕照看贺子珍。大约在产后的第十四天,毛泽东才从宁都前线赶来,看到贺子珍病的如此厉害,心中十分不安,很是忧虑,就在离福音医院不远的一个叫老井的地方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个早,他让警卫员买来一只鸡,亲自用瓦罐炖好,送到医院。他把罐的盖子打开,贺子珍看到的是一罐热气腾腾,闻到的是香气扑鼻的鸡肉和鸡汤,顿时一股幸福感打从心底升起。
毛泽东看着正沉浸在幸福中的贺子珍不动筷子,就夹了一块鸡肉吹去热气,然后送到贺子珍嘴里说:“别发呆了,赶紧趁热吃吧“。

唉,在那个年月,能吃上一只鸡是很不容易的啊!这下可真难为毛泽东哩,贺子珍内心很是感激,她风情万种娇嗔着问他:“这是哪儿来的鸡啊!”
“飞来的”毛泽东风趣地说。
“你不说个明白我不吃”,贺子珍也故意逗他。“吃吧,吃吧”。毛泽东故意入她的套说:“别担心,我是用公家发的零用钱和伙食尾子买的”。
贺子珍含情脉脉望着毛泽东瘦削的脸,爱怜有加地说:“这钱是组织上照顾你的身体的,再说你的身体也不怎么好,还是俩人一同吃了吧”。
“我这回买了两只鸡呢!那只我已吃了,剩下这只该轮到你吃呢”。毛泽东也骗她。
贺子珍当然知道,那是毛泽东在哄她呢。那时的条件是如此的艰苦,所发钱又是很少很少,他毛泽东肯定舍不得一次买两只鸡来解馋。她知道,老毛是个十分重感情的人,倘若自己不把鸡吃掉,他毛泽东的左哄右哄会没个完呢。于是她素性把鸡汤倒了出来,爽快地喝着。果然,坐在一旁的毛泽东,一直在笑咪咪的望着她,那高兴的劲儿可真比自己吃还香甜十倍呢!

贺子珍正患着中毒性痢疾,傅连璋院长生怕会传染给刚刚出生不久的小男孩,不让她哺奶,毛泽东只好托人给孩子找了个奶妈。
奶妈是江西佬表嫂,她一见到这个酷似毛泽东的小男孩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江西人习惯把男孩取名毛毛、毛仔、毛狗。把女孩子叫毛女、毛丫头、毛妞什么的,说是这样叫法可以把孩子叫的更 溅(更健之意),孩子以后会长得好少生病,或不生病,奶妈就把小男孩叫上了毛毛。
毛毛长得五官端正,眼睛挺大挺大的,活脱脱就是个小毛泽东啊!老毛泽东非常喜欢这个小毛泽东,每次来到医院都要从奶妈手上抱过来,又是亲又是摸,孩子睡下了,他就小小心心地把孩子放到年轻妈妈身边,自己则坐在一边静静凝视,百看不厌,就好像是在欣赏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一看就是个一个钟头。
贺子珍在福音医院一共住了两个月,所患痢疾治癒后才离开了医院,不过通过贺子珍的入院分娩,毛家与福建长汀福音医院院长傅连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傅连璋也在毛泽东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路,且几十年如一日,跟随毛泽东干革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仍一直工作在共和国卫生战线的领导岗位上。
贺子珍出院以后,毛泽东夫妇便带着毛毛回到了瑞金他们简陋的“小窝”。
那时候,红军的首脑机关都在叶坪村,毛泽东自从离开井冈山以来,一直没有一个较为稳定的住所,此时在叶坪住下,才算是过下了稍为相对稳定的生活哩。
毛、贺住的是一栋谢姓人家的两层楼民房,与他们共住此楼的是朱、毛红军中的另一半,朱德与他的新婚不久的爱妻康克清。
那栋两层楼的房屋,建筑面积虽说是不很大,却也成了中共苏区中央局所在地。任弼时、王稼祥都住在这里。当时的叶坪村,一时也就成为了中央苏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了。
这是个人来人往,机关云集的地方。宁都会议罢了党、政、军权的毛泽东不想在这里住下去了,便带着老婆和孩子及其所属的警卫班的十三名红军战士搬到了瑞金城外的东华山。
东华山顾名思义它是在瑞金城的东边,离县城二、三十里,那里林木扶苏,野花喷香,山顶顶上还有一座“千年”古刹,倒是一个休闲养性的好地方。患有严重失落感的毛泽东看中了这座古刹,一头就搬了进去。
一九三三年三月,毛泽东又乔迁到沙洲坝。在这里他辛勤笔耕,写出了许多著名文章,“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等。
一九三四年间,他们又把家搬到了瑞金城外十九里的云石山。
云石山是座小山,高不足百米,因为树木繁多,整座小山几乎被浓密的绿树所掩盖。
山上也有座古寺,若有兴致,可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不到三、两分钟便可捷足蹬顶了。寺门两侧写有一副固定的对联:“云山日永常如画,古寺林深不老春”,横联是:云山古寺。
毛泽东住进了云石山古寺的左厢房,寺中和尚住了右厢房,大家早晚相见,倒也相安无事,互不相干。这时离一九三二年十月召开的宁都会议已整整两年了,毛泽东在政治上仍遭到博古等左倾机会主义的打击。他所担任的中央局书记和红军总政委的职务已早属他人了。过去毛家总是高朋满座,贵客盈门,如今的毛家门前已可罗雀。一句话是宾客少来到,车马也稀少了啊!不过这也难怪,在那个左得极其要命的年代,我们也不要过多地去责怪世人如何多势利,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又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敢贸然大胆地踏进毛家的大门呢?不过,也有几个人很有种,邓(邓小平)、毛(毛泽潭)、谢(谢维俊)、古(古柏)及和毛泽东并没有深交的,又很不识时务的福建省委书记罗明。他们一直支持和主张走毛泽东的路线。但是,他们几个人的日子从此就也很难过了,都被王明、博古等人所把持的中央,对他们开展了极其厉害的无情无尽的批判,和无情无尽的残酷打击,但是幸好肉体上还是让他们保留了下来。
在这样的政治气候下,毛泽东唯一还能一诉衷肠的,就只有爱妻贺子珍了啊!
正好在这个时候,毛泽东的“打摆子”病又开始发作了起来。病势凶凶,使毛泽东数天迷迷糊糊,也不吃不喝,整天昏昏欲睡。毛泽东的病让贺子珍十分着急,她不时用手抚摸毛泽东滚烫的前额,生怕一直高热不退的毛泽东大脑会热坏。她不断地用毛巾浸透冷水敷在毛泽东的头上。又从红军医院里借来金属冷却器套在毛泽东的头上,帮助降温。这样,毛泽东的体温才慢慢降了下来。在这段日子里,贺子珍和毛泽东的警卫员一直在轮流看着他,几乎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不过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和贺子珍的精心照料,有福之人大难之后仍还是没有后福,他仍然被排挤在权力之外。不过他的病情倒还是一天天好起来了。
小毛毛已经两岁了,当毛泽东在家时,孩子则围转毛泽东的左右,“爸爸、爸爸”的叫个不停,他们很疼爱这个孩子,他毕竟是毛贺结婚数年所生的孩子中还留在身边带养的啊!而且也是“老毛”备受王明、博古路线打击时候唯一的安慰和自乐。每当毛爸爸有事外出时,精灵乖巧的小毛毛不要人教,只要到了傍晚,父亲还没有回来,小毛毛总也要站在门前的台阶上翘首张望,期盼毛泽东的回来。

有毛毛在身边,他可享受到常人都能享受到的人间所谓的天伦之乐。体味家庭生活的丝丝温馨,为他解去工作中的诸多烦恼和忧愁。毛泽东本是个多情的种子,更是个非常看重亲情的人。每当他看到自己的“四小子”(笔者注:杨氏为他生下三个儿子,贺的第一个儿子当然是老四了)站在门前高台上迎接自己的归来,一颗滚烫的心就会唏嘘起来,他暗自下决心,不管以后再发生什么事情,他都要好好地把老婆孩子照看好,要让儿子有一个好的出息。
但是,一九三四年三、四月间,从前线返馈来的消息很是令人咀丧,先是福建的清源,连城相继失守,后又有江西的广昌、石城、宁都、兴国落入敌手,中央苏区地盘一天天缩小。
有天,毛泽东回到家里,抱着乖巧的孩子,爱抚娇妻柔软的短发,长时间的闷坐不说话。
贺子珍见他与常日举动不一样,以为他又碰到了什么不开心事,心中很是着急问他:“你又怎么啦?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毛泽东心情沉重地说:“王明、博古、李德把红军害苦啦,红军再也不能在苏区坚持不下去了,他们要把红军撤出苏区”。
贺子珍听了毛泽东的话自然是难过又惊讶,他知道红军一走,这块辛辛苦苦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也随之失去。这时候他俩都坐在小屋里不说一句话,只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毛毛因为已经几天不见爸爸了,今天又能在爸爸背上玩骑马,又能在爸爸跟前撒撒欢,更可以围着毛泽东“爸爸、”爸爸地叫个不停。

毛泽东说:“中央有规定,红军这次转移,家属一律不得跟着队伍走,孩子嘛,更不能带啊”。说到伤心处,他停了下来,望了望贺子珍,又望了望小毛毛,他非常地伤感又动情地说:“可是,可是我又怎么能够舍得留下你和孩子啊”。
贺子珍是个通晓事理,明白是非的人。但是一家人的分离又即将发生,她当然知道毛泽东此时的心情,她对他说:“我走不了也好,留下来就能照顾好我们的小毛毛了。如果情况不好,我就带小毛毛到他奶妈家去住上一段时间。往后,革命成功,你就早早返乡,来接我们啊!”
毛泽东说:“你走不走,还得听我的意见呢”。然后他又坚定地说:“我们还会回来的,我们决不会放弃苏区这个地方“。
毛泽东在家中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又带着警卫员匆匆赶往于都去了。
几天以后,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回来通知她,赶快把毛泽东的衣物交给他带走。他告诉贺子说“毛泽东正在于都,要随部队出发。”陈昌奉还告诉她,中央已批准贺子珍随部队出发,安排和卫生部的干部休养连一道行动。警卫员说:“这次包括她在内,一共批准了三十名女同志随部队行动。”这三十名女同志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批手续,条件是政治可靠,有独立工作能力,还要能坚持长途行军。
贺子珍没有多想,只要还能和毛泽东在一起就行。她忙把毛泽东常用的衣服收拾好,还把一件在福建时从敌人那里缴获过来的红毛毯,交给陈昌奉。在漫漫长征路上说起这红毛毯,倒为毛泽东解决了不少困难。据陈昌奉的回忆,过雪山,踏草地时还救过陈昌奉的命。也就是这个陈昌奉,建国后曾经任过江西省驻南昌市人民解放军独立师师长。

十月十八日,中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全军撤出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
这日早上九点钟,贺子珍也接到了通知,调总卫生部干部休养连,随红军大转移。
接到通知,她来到瑞金的夏肖村,与******贺怡商量小毛毛和贺家父母的安置问题,贺家父母一直和******住在一起。到了贺怡家,她才知道,中央已经决定毛泽潭与贺怡夫妻俩一同留下,在中央苏区坚持武装斗争。毛泽潭已经被任命为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和红军独立师师长。
贺子珍说:“润之先走了,我马上也要随队出发,毛毛和爸妈就只有你们照看了“。
贺怡豪气冲天,她说:“放心走吧,我和泽潭会全力照看好他们的“。
最终他们还是商量好,把父母和毛毛安置在毛毛的奶妈家,下一步看情况再说。

和母亲分别,小毛毛还以为自己是在姨娘家做客呢。看到贺子珍要离他而去,一时竟伤心地大哭了起来,扑在妈妈的怀里,死死抱住贺子珍哭叫着:“我要爸爸妈妈,我不要留下”。
声声撕人心肺的哭喊,就像无数把刀子在贺子珍的心头绞动。但是,她又能怎么样呵!她强忍着骨肉分离的巨大痛苦,打起精神强作笑颜哄着小毛毛:“毛毛乖呵!毛毛不哭,等红军打了胜仗,爸妈一定会回来接我的小毛毛“。
贺子珍当时确实是这样想的,但是,世事是那样难以的预料,在瑞金和毛毛的一别,命运又是如此的作弄人呵!红军北上后,瑞金很快就落入故手,奶妈的家乡已经被敌人肆虐。毛泽潭生怕小孩会惨遭敌人杀害,就秘密把他转移到瑞金他的一个警卫员家里。以后的战斗岁月里,毛泽潭不幸牺牲,毛毛从此下落不明。而世事的沦桑和无情又有谁能预料的到啊!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时间不久,毛贺的婚姻就走到了尽头,他和她很快就分了手。全国解放后,贺子珍身患多种伤病,仍同她的哥哥贺敏学和******贺怡曾多次设法寻寻觅觅。但大海捞针,苦无一个准确的信息,也只好长太息作罢了。
贺子珍匆忙安排好毛毛之后,立即赶往瑞金,到由董必武领导的总卫生部干部休养连报到。那时董必武是干部休养连的支部书记,连长叫候政,中共的另两位老人谢觉哉,徐特立那时都在这个连队。休养连遵照上级命令是下午三时整出发的。至于队伍去哪里?走多久?他们根本不知道。不过贺子珍始终放心,只要能和毛泽东一道干革命,那怕是山高水长,道路多么崎岖坎坷,她都不怕,她都有信心走下去!永远跟随毛泽东走革命的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