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正说三国谋士

四、好为《梁父吟》
  胸怀“兴微继绝克复”大志的诸葛亮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同时也在寻觅着复兴汉室的机会。机会非常渺茫,但还真不是没有。一个刘氏宗室的英雄恰巧就来到了荆州。这个人就是刘备。
  刘备是个英雄,天下皆知。可这个大英雄不知怎的越混越差,到现在连块立足之地都没有。更可悲的是,他到现在都没意识到自己屡遭挫败的根本原因。他到处招贤纳士,可到如今手下竟没有一个一流的谋士。他现在是走一步看一步,自己都不知道路在何方。
  刘备来到荆州这一年,诸葛亮只有20岁。那一刻,他就意识到这个人是复兴汉室唯一的希望。如果自己辅佐他,大志便有望实现。对于一般人而言,只要有了这个想法,便会主动自荐,到刘备麾下效力。诸葛亮不是一般人,他的做法当然不同。他选择了等待。
  当然,他不可能消极地等待。他必须让刘备知道自己的存在。
  怎么才能让刘备知道自己的存在呢?孟子曰:“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只有表现在脸色上,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才能被别人所了解。古今大贤无不如此。诸葛亮的异常表现有三个:一是抱膝长啸;二是好为《梁父吟》;三是自比管乐。
  抱膝长啸就不用说了,他是用这种方式表现自己胸怀大志,超凡脱俗。如遇知音,自然来访。在这里,重点说一下诸葛亮为什么“好为《梁父吟》”。
  《梁父吟》是诸葛亮所做的一首诗。
  其诗云: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子?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当然,诸葛亮用这个体例做了很多首诗,即所谓“好为《梁父吟》”,但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首。
  这首诗中记的是春秋时期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无忌、田开疆、古冶子三名勇士,皆万人敌,立下许多功劳。但这三个勇士自恃功劳过人,非常傲慢狂妄,别说一般大臣,就是国君也敢顶撞。当时晏婴在齐国为相,对这三位很是担心。因为他们勇武过人,又没什么头脑,对国君也不够忠诚,万一被人教唆利用,则必成大患。因此,晏婴便与齐景公商议,设计除掉这三人。这天,齐景公园中的金桃成熟了几个,晏子灵机一动,便授意齐景公把其中两个桃子赏给三杰,让他们自己按功劳大小分配。结果三人各摆功劳,互不相让,都要争这份荣誉,其中两人先吃了桃子,剩下一人自觉无颜,自杀而死,吃了桃子的两位惭愧不已,自觉对不住朋友,也自杀而亡。这样,齐景公就除掉了心头大患。
  仅用两个桃子便让三个力大无穷的勇士自杀,为国家除去了三个祸害,晏子的智慧堪称高妙。为什么说这三个人是祸害?因为这三个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所以晏子说他们“此危国之器也”。勇士并不一定就是国家的栋梁,力士也未必一定为国家做贡献。孔子曰“勇而无礼则乱”,这三个人就属于这一类。《诗经》有云:“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这么看来,这三个人死得并不冤枉。然而人们仍为这三人感到惋惜,因为他们的君子之风。其实晏子并非不欣赏三人的武力与耿直,他们的悲剧在于齐景公驾驭不了他们。既然国君无法驾驭,那他们最好是死。晏子此举,也属无奈啊!
  诸葛亮写这首诗,就因为他悟透了其中的玄机。而一旦悟透其中的玄机,治国带兵就都不在话下了。对于三士,诸葛亮是惋惜的态度。“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对于晏子的智慧,他非常敬佩。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一句,足见其敬佩之情。对于晏子的做法,他持否定态度。“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他认为有比杀人更好的解决办法。其实严格来讲,“一朝被谗言”有失公允,晏子哪里是进谗言之人呢?通读《晏子春秋》,晏子何曾有一次进过谗言呢?
  诸葛亮经常吟诵《梁父吟》,换来的大概是众人诧异的目光与疑惑不解。这是可以肯定的!然而更雷人的言论还在后面。
  五、自比管乐
  诸葛亮常抱膝长啸,好为《梁父吟》,世人虽然诧异但并不至于轰动。后来的一个传言,直接在荆州产生了轰动效应:有人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这个说法具体是怎么来的,史料没有记载,事实是面对他人的质疑,诸葛亮默认了。这就有了《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每”是经常、常常的意思。诸葛亮经常自比管仲、乐毅吗?这很不像是事实,事实大概只有一次,而后消息不胫而走,世人以讹传讹,就成了经常如此了。试想,诸葛亮怎么会有事没事总说自己能比得上管仲、乐毅呢?
  关键是那一次,诸葛亮是对何人所说,当时应该是怎样的情形,《魏略》中的那个材料很值得我们注意:“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笔者斗胆在此加上一句:“三人追问,亮乃答:‘我管仲、乐毅是也。’”顺理成章,天衣无缝,自比管乐,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传的荆州士子都知道了。大家都认为这个年轻人是吹牛,所谓“时人莫之许也”。只有诸葛亮的最好的朋友徐元直、崔州平了解他,知道他确实有此才能。
  诸葛亮自比管乐,确实希望刘备由此注意到自己。这未尝不能视为是一种炒作,但他的目的是得到明主赏识,出山建功立业,这和当代一些人为了出名求利不择手段有着本质区别,不可混为一谈。如果非那样说,那么姜子牙当年碧溪垂钓,何尝不是一种炒作?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诸葛亮是否兼有管仲、乐毅二人的才能?多数人认为诸葛亮比管仲可以,比乐毅则不及。其实这是肤浅可笑的认识。那些人看到诸葛亮五次北伐无功而返就认为他军事才能不足,却不想想曹魏君明臣贤,国富兵强,即使有十个乐毅又能奈他何?陈寿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纯属书生之见。如果诸葛亮面对暴戾至极、天怒人怨的齐闵王,成乐毅之功又有何难?事实上诸葛亮是以弱旅攻强敌,对手又是智谋过人的司马懿,哪里是靠奇谋能够取胜的!即使如此,诸葛亮仍打得司马懿免战高悬,甘做缩头乌龟,试问乐毅复生能让司马懿如此畏惧吗?
  因为这些无聊的争论,人们忽视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诸葛亮为什么单单自比管仲、乐毅呢?也就是说,春秋、战国那么多政治家、军事家,他为什么不比别人?
  很显然,诸葛亮自比管乐是因为他对管仲、乐毅两个人情有独钟,换句话说,管仲、乐毅应该是诸葛亮当时最崇拜的两个人。
  诸葛亮为什么对管仲、乐毅情有独钟呢?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管仲、乐毅都身处乱世,与诸葛亮所处时代有相似之处。第二,管仲、乐毅都有超世之才,都在乱世之中建立了不朽功业。第三是最重要的,管仲、乐毅所为,都立足正义,不违道义,都为后世所景仰。
  世人都知道管仲之功在于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却不知道管仲为政,以民为本,先富民后强国,因而万民感恩,称霸诸侯。而管仲之功主要在尊王攘夷,一匡天下。周道衰弱,是管仲恢复了周朝的秩序,诸侯无不来朝。戎狄入侵,是管仲扶危救弱,打败了戎狄,保全了燕国,重立邢国和卫国。因此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世人都知道乐毅为燕将,下齐七十余城,却不知道乐毅伐齐,军纪严明,不扰百姓,因而齐民不怨。乐毅治齐,也是以民为本,施行仁政,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对于没有攻下的两座城池,乐毅采用宽围政策,不禁樵采,不禁田猎,即使围城中的百姓对乐毅也只有敬意而没有敌意。魏国夏侯玄《乐毅论》曰:“(乐毅)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令于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于汤武之事矣。”虽处霸道之世,管仲、乐毅却极力推行王道,这才是诸葛亮崇拜他们的根本原因。
  另外,诸葛亮自比管乐,还期待着管仲、乐毅那样的君臣际遇。想成就大事,必须遇到明主。管仲之于齐桓公,乐毅之于燕昭王,吴起之于魏文侯,商鞅之于秦孝公,无不如此。
  自比管乐的诸葛亮,会等来什么样的君臣际遇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