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原创]刘备那伟大的母亲!

本帖最后由 天保 于 2013-11-26 11:26 编辑

一谈起三国,大家率先想到的就是那一批批义薄云天,重情重义,忠肝义胆,勇猛善战又英俊潇洒,浓眉大眼的英雄好汉。

其实三国时期,也有几个伟大的女性,值得我们怀念。谈起三国的女性,大家第一时间印入脑海的,必然是貂婵,大小乔,孙尚香,糜夫人,甄姬,邹氏,樊氏等等美女。

特别像貂婵,甄姬,孙尚香,大小乔这样由于美貌和智慧并存的缘故,可以说,她们都成为了男人们的梦中情人啊!但是,她们可列为三国伟大的女性么?个人这样理解,如果只是将她们代表着一种公认的约定俗成的特定人物及其内涵,那是可以的。如貂婵的美人计,糜夫人的将军岂可无马,孙尚香的巾帼不让须眉。
但若是实事求是的还原历史来看,我们就不能很武断的将她们划入三国伟大女性之列!
但在三国中,我们却仍能看到几个伟大的女性。一是魏国的精确女预言家辛宪英,她一预言曹爽斗不过宣王,中;二预言钟会有异志,中;辛宪英简直就是当代的章鱼保罗。其实预言“吾不失为富家翁”的曹爽会失败还可以理解,但是能预言到牛人钟会会叛变毁败,我就只有两个字来形容:佩服。
想当年官二代钟会和打铁匠嵇康在大树下那场简短的辩论,并不落下风,已经可见其非凡的辩才。
“闻何闻而来,见何见而去?”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真是绝对!
二是吴国的女中大丈夫徐氏,徐氏的老公就是张飞了,啊,不好意思,错了,不是张飞,是孙权的亲弟弟孙翊,因为据说这个孙翊也好酒后鞭挞士卒,结果被故吴郡太守盛宪的亲信妫览,戴员合谋边洪杀死。
可见,孙策平定江南时,确实得罪了很多人,那些人都不是真心投降,有机会就要报仇。当然,那些人也不见得就是好人。比如这两个人,妫览夺了孙翊的房屋嫔妃后,又见他的老婆徐氏美貌,想占有己有。
徐氏当时就为我们上演了一出真正的美人计,把妫览迷的三魂不见七魄,然后,徐氏密联孙翊亲信孙高、傅婴,将妫览和戴员先后杀死,枭首祭拜亡夫,为我们上演了一出女版行者武松的壮举。
魏国和吴国都有女中英豪,蜀国难道就没有伟大的女性?有的,有的。她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玄德公的母亲。
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好歌曲,歌名叫做《母亲》,是阎维文唱的,每一次,我听到歌曲的旋律响起时,眼睛就觉着有些湿

“啊,这个人就是娘。”。。。
中国人非常重视伦理家庭,特别看重孝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为什么中国有春运大潮,因为中国人有家的情结,虽然个人主义,崇尚自由等西方文化不断向中国渗透,但是,一直无法攻破中国人特有的伦理价值。
不管我们身在何方,我们始终都惦记着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我们为之辛苦奋斗,努力不息的动力源泉。那个地方,有我们年老的父母,有我们幼小的儿女,在殷殷期盼。
那个地方,就是家!
中国人的孝道,其实很多时候,是针对母亲而言的,因为中国的传统就是男主外,女主内,母亲要承担上奉老人,下养小孩的责任。

因此,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小孩,还是和母亲比较亲近。
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伟大的母亲,战国孟子之母,西汉王陵之母,东汉赵苞之母,东晋陶侃之母,北宋欧阳修之母,南宋岳飞之母。
她们或高风亮节,或勤劳贤慧,或坚忍不拔,谆谆教诲,为子女做出表率。
蜀汉昭烈帝刘备,就有一个好母亲,个人认为,属于坚忍不拔这一类型的。
虽然史料关于刘备的母亲,介绍的很少,少的只有两行字,“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刘备名义上是汉室宗亲,但是当时的生活条件很糟糕,父亲过世很早,家里很贫穷,只能靠卖草鞋草席维持生计。
[
本来人穷志短,刘母想想,卖草鞋草席虽然发不了财,但也算是一门手艺,就让刘备子承母业,安安心心的在集市上做这个小生意,再娶一个老婆,生一堆儿子,自己做为长辈的使命也就算完成了。
大概一般人会是这样想的。然而,刘母却不是一般的人,她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万般艰难,甚至吃饭都有困难的情况下,在刘备十五岁的时候,“母使行学,”而且不是随便扔到一个学校里,让刘备自生自灭,反而,她给刘备找了一个一流的教师,卢植。
因此,限于知识面有限,我只能怀疑,刘母一定不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女子,普通的乡下女子,能有这样的长远眼光?
卢植是何许人?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他是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他的老师是东汉大儒马融,他和大儒郑玄是同门师兄弟,想拜到卢植门下的人,必然如过江之鲫。
可见,刘母为了刘备能拜入卢植门下,一定是煞费苦心;有人说,不一定是刘备母亲的意思,应该是刘备叔父刘子敬,或者是同宗刘元起的功劳。
但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母使行学”,很清楚了,是刘母要求刘备,去好好读书。而刘元起只是仗义资助刘备的伙食学费。
而且,进一步分析,刘元起他老婆还很不高兴,刘元起就拿话敷衍她,说刘备这个小孩不得了,不是普通的小孩子,将来一定会干成大事情的。
大家以为,和一个普通妇人画饼充讥,说冠冕堂皇的话,能说服她吗?不能。但是,刘元起的老婆好像也没继续枕边风,或强行要元起停止资助,这其中,刘母一定给予了刘元起家一些补偿,比如帮她家打水煮饭这样的。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个笑话,即使到了现在,在一个家族里,家境差的,也常常给家境好的打工。
我们知道,十五岁时,正是青春期,是叛逆的时期,如果不好好管教,很可能让小孩子的前途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可以假设,像刘备这样性格比较外向脾气又比较暴烈的人,如果这一阶段的教育没有跟上,很可能就会成为古惑仔。
因为,“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上面的话,也不能完全说是贬义,用现在的话来说,只能说明刘备是一个比较有品味的人,就是比较有小资情调的人。
有品味,比较有小资情调都没有问题,问题是刘备家里贫穷,如果没有好的引导,刘备为了追求品味,追求小资情调,就要想方设法去弄钱,那就很可能走上歪路。
但我们看见刘备没有,这就不能不说明,一个好的母亲,一个好的老师的良好示范作用。
刘备整体性格的练成,我以为,应该是在卢植处求学的那一段时间,虽然卢植这样的大忙人,亲自教他的时间肯定不多。有说,公孙瓒不也是在卢植处求学,看看公孙瓒最后是什么样的人。
这里,必须说,公孙瓒前期的名声也是非常的好。除了刘备天赋的性格,坚定的信念外,公孙瓒输在了成功的太快,对比刘备和公孙瓒的成长史,我们可以看见,刘备是非常的曲折,而公孙瓒则是一帆风顺。
物极必反,成功的太快是错吗?从某个角度看,是有危险的,如果当事人自己没有意识到,那这种危险一旦被放大,就终将无可救药。
[
刘备十五岁的时候,刘母完全可以将他留在身旁,帮助自己卖草鞋草席以维持生活。
然而,刘母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毅然让刘备师从大贤,纵使自己食不裹腹到了要亲戚朋友资助刘备的学费和伙食,这样的母亲,不用伟大两个字来形容,那应该用什么形容词来描述呢?
我可以很大胆的假设,没有在卢植处求学的经历,就没有后来的昭烈帝刘备。
为什么,虽然刘备天赋异禀,性格仁义,品德不错,又好交结豪侠,但按现在营销学的观点,酒好也怕巷子深,要是没有人赏识你,你怎么展翅高飞?
或曰:我刘皇叔乃正宗的汉室宗亲。不错,可是,东汉末年,汉室宗亲也多了去,再加上时值乱世,想扯个大旗当大王的人也多了去。
你刘备谁啊,我们为什么要服你?
[
可是,我们看到,刘备的名声非常之好,除了他自己身作表范外,孔融对刘备的态度可以看出刘备在名士中的口碑。
孔融在初平四年,为黄巾军所困,遣太史慈向刘备求救,刘备竟然很惊讶的说:“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那一年,孔融41岁,海内闻名,刘备33岁,一方小小的诸侯,在当时群雄纷起的中原,刘备只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
一个海内闻名的人,会关注一只小小的萤火虫,这是为什么呢?也难怪,刘备自己都倒吃一惊,受宠若惊。
让我们分析一下,孔融最推崇的人是经学大师郑玄,郑玄是大儒马融的徒弟,郑玄还有一个师兄,他的名字叫做卢植,卢植曾经收了一个学生,他的名字叫做刘备,字玄德。
孔融知道刘备是卢植的学生,于是,孔融在危急之时,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刘备。
刘备二话不说,带着手头上仅有的三千兵马,救援孔北海,成功!孔北海和徐州的陶谦关系不错,所以,陶谦被曹操欺负的时候,要找帮手,其中一个人选就是刘备,刘备又二话不说,带上自己的全部军队,又收拢了一些饥民,共数千人,杀奔徐州,又成功!
刘备的名声就从救孔北海起,打了出来,而回本溯源,没有卢植,孔北海是不可能想到刘备的,连刘备自己都没有想到孔北海会认得他。
我可以再次很大胆的假设,孔融一定是从卢植那里得到关于刘备的各方面资料,像孔融这样的名士,都有臭脾气,你让他死可以,让他弯腰折节,随随便便去求别人,门都没有!孔融选择刘备来救援,他觉着并没有降低自己的身份,可见,卢植一定是将刘备做为正面典范进行过包装和宣传过的。
一个好的老师,对一个人事业的发展,发挥着多么巨大的作用啊!
另外一个对刘备帮助比较大的人,就是公孙瓒了,学生时代,公孙瓒应该是晁盖这样的角色,而刘备充其量还只是宋江,在涿郡的街面上,像简雍,张飞这样的小弟要叫刘备大哥,刘备见到公孙瓒,还是要叫大哥的。
毕业后,我们说了,同学情在中国还是有很深厚的传统,万事开头难,刘备自己拉的武装,一直成不了规模,只有在投奔公孙瓒后,才稳住了根基,后面才一步步发展起来,公孙瓒对刘备这个同学兼小弟,可以说,是够意思了。


只是,公孙瓒破胡奴,讨黄巾,事业发展的很是顺利,于是,公孙瓒也很快的蜕变了,特别是竟然杀了口碑很好的刘虞,声誉瞬时跌入谷底。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所以大概这以后不久,赵云和刘备就先后离开了公孙瓒。
不管怎样,公孙瓒还是帮过刘备,而促成刘备和公孙瓒关系能如此之好的原因,就是他们曾是同学。
可见,刘备的母亲的功劳,虽然只是短短的四个字:“母使行学。”却蕴含着刘备母亲坚忍不拔的伟大人格和望子成龙的殷殷期盼。正是因为刘备母亲的果敢,在非常贫困的条件下,还是全力把刘备弄进了卢植门下,给刘备的少年时代划上了完美的一笔,并进而影响了刘备的大半生。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女人,她为你心甘情愿的付出,却绝不要你的任何回报,她就是你的母亲!

愿大家都好好的孝顺自己的父母亲!并将中华民族“老吾老及人之所老,幼吾幼及人之所幼”的优良传统一直传承下去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