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摄影师忆:89年毛主席三子女才首次一块出现在纪念堂

1987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1周年纪念日和12月26日毛泽东94岁诞辰,我都到纪念堂拍摄。他们3家还是错开时间来,我不仅拍摄到了李讷,而且通过交谈感受了这个笼罩着“江青阴影”的毛泽东女儿之隽智。后来,组织给李讷分配了一套位于北京西郊万寿路的大房子,她请我去做客。此时的李讷除了依旧谨言慎行外,面容开朗了不少。我打量这套新房应该是“准部长级别”的,宽大明亮,最里面一间紧锁,后来听说是存放着李讷母亲的遗物。住进新房的李讷对我感慨:过去住西皇城根出行多方便,街坊四邻很熟悉,相互照应,如今进了“深宅大院”,离公共汽车站太远,这么大的房子摆什么呀?
1989年12月26日,毛岸青、李敏、李讷3家第一次同时到纪念堂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的活动,李讷亲热地拉着毛岸青的手叫“哥哥”。
从1986年至今,每逢9月9日、12月26日,只要我在北京都到毛主席纪念堂去。通过我的相机镜头记录着:毛岸青一家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毛岸青露面的次数越来越少,直至2007年去世;邵华挂上了解放军少将军衔并担任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随行的人车越来越多,有专职摄像师和摄影师,她也于2007年去世;毛新宇从中学升入中国人民大学,再到中央党校读硕士,到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读博士、博士后,已经是解放军大校的他不久应该可以晋升少将了,他为爷爷养育了两位第4代。丈夫孔令华不幸去世后,深居简出的李敏露面次数越来越少;英俊的儿子孔继宁已从部队退役,养育了一名毛泽东的重外孙女,但在公共场所亮相时依旧少言寡语;李敏的女儿孔东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就业、出国读书、回国创业,知名度越来越高。多年来,李讷的外表与待人接物依旧,出行似乎不再坐公共汽车了;随着参加社会活动次数的增加,王景清对那么多人不停地拍照有点儿“烦”;李讷的儿子王孝芝与他的表哥孔继宁一样“低调”,先在北京长富宫酒店打工,后来独立创业,总是婉言谢绝所有媒体的采访。

毛泽东无疑是“世界性的伟大人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去世,他在相当多的人心中就是“神”。他老人家在世时,其儿女不可能融入社会。刚刚去世的几年中,其儿女面对急剧变化的中国艰难地逐步褪去“神秘”的外衣,一步步融入改革开放的人海之中;如今,毛泽东的第三代已经自由穿梭于中外社会中,毛泽东的第四代正在茁壮成长。
时间可以渐次还原历史真实,时间可以疗伤医痛,时间可以让人渐行渐远或拉近亲情,时间可以检验每一个人的心脏,时间可以褪去光环也可以去污存真,时间可以让名门后代与布衣子女平静对待往事,时间可以让历史少些个人恩怨。
20多年对个人比较漫长,对历史却是沧海一粟。反言之,历史长河也是由沧海一粟逐一汇聚而成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