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2011年基金业热盼五大梦想

2011年基金业热盼五大梦想
2010年的余音尚在耳边环绕,2011年的憧憬便已如潮水般涌来。对于公募资产管理规模持续下降的中国基金业而言,新的一年里破除发展“瓶颈”,是最大的渴盼。
  但要砸碎阻碍前行的枷锁谈何容易。对于中国基金业而言,无论是制度上破局,抑或市场形势的变化,都绝非其可左右的客观因素,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主观上的不断努力。在泥沼中挣扎起伏了三载之后,基金业对2011年的破局之旅充满期待,尤其是“五大梦想”能否“照进现实”,将决定行业能否摆脱束缚再度大步前行。
  梦想之一
  《基金法》修改瓜熟蒂落
  中国证券报记者随机抽样的一次调查中,98%的受访基金公司高管认为,打破“制度束缚”是当前推动基金业发展的第一要务。2011年《基金法》修改能否瓜熟蒂落,由此带来行业制度变革,成为基金业最渴望实现的梦想。
  “这个行业发展已经十几年了,尤其是2005年到2007年间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但管束行业的却还是旧有的那些条条框框。这是导致基金业陷入‘瓶颈期’的主要原因。”某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无奈地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们希望与时俱进,但主动权并不在我们手中。”
  这正是基金业不断呼吁加快《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基金法》)修改进程的原因。2009年7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召集各方代表在北京召开了《基金法》修订的讨论会,被外界视为《基金法》修改的正式启程。但纵观整个2010年,《基金法》的修改依旧是在“稳步推进”中,并未拨云见日。因此,2011年《基金法》修改瓜熟蒂落,成为基金业最渴望实现的梦想。
  种种迹象显示,此次《基金法》的修改有望打碎束缚基金业的一些枷锁,比如股权激励机制的明确、放宽制度和产品创新等等。这些条款若能最终写入法律,显然对激发基金业的活力有着莫大好处。
  以激励机制明确为例,通过股权激励或其他激励方式,基金业将有效地化解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等对“收入与所创造效益脱节”的抱怨,并进一步促使他们与基民利益的趋同,这将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而放宽业务范围、鼓励制度和产品创新,则有助于基金业将触角伸入更多的领域,对于公募业务短期难有起色的基金业来说,也无异于一种福音。
  不过,并非所有业内人士都对《基金法》修改带来的推动力表示乐观。某基金公司高管就表示,目前基金业实施的是特许经营模式,对于基金公司的股东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对民营企业以及个人的参与管束更为严格。而目前的《基金法》修改可能还不会触及这一块,因此,基金业要想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道路依然漫长。
  “但也许会有变通的办法,特别是《基金法》放宽行业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后,基金公司的业务范畴有望扩大,而在这种扩大过程中有望实现对公司员工的曲线激励,虽然不如股权激励直接有效,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的僵局。”该高管表示。
  梦想之二
  “捕鼠”夯实信任基础
  尽管在2010年监管层掀起的“捕鼠”战中,部分业内人士胆战心惊,但没有人会质疑“老鼠仓”对基金业的危害。2011年,如果监管层的“捕鼠”行动能产生阶段性的成果,这将有助于净化基金业的空气,夯实基金公司与基民之间的“信任”基础。
  一位基金经理坦承,“老鼠仓”损害的不仅仅是基金业的形象,也极大地造成了基金经理队伍中的不平衡感,这扭曲了许多年轻基金经理的理想。“当你看到,与‘老鼠仓’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的收益相比,自己认认真真工作得到的收入实在不值一提,你会不动心么?”该基金经理说,“任何岗位,最怕的是攀比,而‘老鼠仓’带来的攀比之风,会腐蚀掉整个基金经理队伍,你说它的危害大不大?”
  对于基金公司管理者而言,他们最担心的,却是“老鼠仓”出现对公司形象的巨大伤害。在他们眼里,基金业是以“信任”为基石的行业,任何损害“信任”的行为,都会最终损毁行业的根本利益。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在2010年不断强化内部风险控制,而在2011年,这种强化可能会达到巅峰状态。同样地,他们也希望,2011年,监管层的“捕鼠”行动能产生阶段性的成果,这将有助于净化基金业的空气,夯实基金公司与基民之间的“信任”基础。
  不过,“捕鼠”诱发的基金业近乎苛刻的内控制度,也令许多从业人员怨声载道。无论是摄像头监控,还是网络监控,以及亲属股票账户申报制度,都让基金经理和其他员工有着“无隐私”的感觉。“其实,对于‘老鼠仓’行为,我觉得‘堵不如疏’。希望在2011年,对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股票能放开,监管层用‘宽入、严控、重罚’的方式来监管,这样反而容易杜绝‘老鼠仓’。”某基金公司员工说。
  梦想之三
  第三方销售组建“航母编队”
  对饱受银行尾随佣金“盘剥”的基金业而言,2010年汇付天下获准开展基金网上销售支付结算业务的消息,如同阿里巴巴的咒语“芝麻开门”一样,为他们打开了一座遍地黄金(1376.70,2.60,0.19%)的宝库——基金第三方销售在历经多年的努力后,真正意义上地看到了一丝曙光,这为2011年基金第三方销售的蓬勃发展埋下了伏笔。
  多年来,尽管愤怒,但基金业面对着银行越来越贪婪的胃口,却只能选择顺从,因为他们的命根子——客户基本上都捏在银行的手里。作为基金销售的最主要渠道,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借此一次又一次地提高尾随佣金占管理费的比例,2010年,这个比例最高达到了70%,据此测算,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几乎无利可图。更令人寒心的是,由于老基金的尾随佣金占比一般比较低,银行为了达到提高尾随佣金的目的,2010年普遍采用持续营销等各种方式诱导老基金提高尾随佣金占比,2011年,则甚至可能通过“优胜劣汰”的手法来逼迫老基金就范。
  在这种背景下,尽管目前仍然弱小,但解决了网上支付难题的基金第三方销售就被寄予了更多的厚望。事实上,在2010年汇付天下获准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后,包括华夏基金、上投摩根等十数家基金公司迅速和其建立了业务联系,期望借助这个支付平台开展基金第三方销售的机构也跃跃欲试。2010年底,汇付天下正式推出了“天天盈”这个基金网上销售支付产品,为2011年基金第三方销售的蓬勃发展埋下了伏笔。虽然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第三方销售走向成功的道路仍很漫长,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个有可能帮基金业大量“减负”的行业,展露出的生命气息不容小觑。
  梦想之四
  扩容潮“巧遇”牛市
  随着新基金分类审核制度的实施,2010年基金业在新基金发行上掀起了一波扩容潮。2011年,这波扩容潮可能更为凶猛,新基金发行的总数很有可能突破200只大关。
  WIND统计数据显示,元旦假期过后至今,短短数日,已有16只新基金正式发行,另有多只基金也宣布将在本月启动发行。据此计算,2011年新基金发行的总数很有可能突破200只大关。而截至2010年底,整个基金业的基金总数不过704只,这意味着2011年这个规模有可能扩充近三分之一,如果这个势头持续下去的话,基金总数量突破千只为期不远。
  对于新基金凶猛的扩容潮,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担忧。某基金公司营销总监就抱怨,过多的新基金涌入发行市场,使得销售工作愈发困难,2010年已经频频爆出新发基金亏损的情况,2011年这种情况可能进一步加剧。“在基金业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新基金发行只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最终便宜了银行。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不减,发得越多,反而越容易引起基民的反感。”他说,“但不发又不行,否则饭碗就被别人抢走了。”
  既然如此,基金公司为什么还热衷新基金发行呢?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询问多位高管后发现,除了无奈跟随潮流和完善公司产品线外,大家心里还有个小九九:在上一轮牛市中,一只新基金天量发行就能改变基金公司命运,但错过那次机会,无论如何拼搏也难见效果,而A股历经数年调整后,没准新一轮“牛市”已在不远处,如果这个时候新基金发行“掉链子”,那可真会令人欲哭无泪了。在他们看来,虽然新基金发行可能会亏损,但与潜在的“牛市”高收益相比,这种风险不值一提。
  梦想之五
  人才“外流”变“内流”
  近年来基金业人才的大幅度流出,一直是基金业的心腹之患。但形势有可能在2011年发生改变,主动离职者将会大幅减少,行业内流动将取代“公转私”。
  WIND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10年基金经理离职数量依然较2009年有所增加,但从分季度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基金经理“离职潮”明显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尤其是进入四季度,基金经理的“离职热”出现明显降温。如果以月份统计数据计算,则自2010年8月份开始,基金经理离职数量呈现直线下降趋势。这表明,在经历了数年的人才快速外流后,基金经理的离职潮曲线可能已越过顶峰,缓步下行。有业内人士预计,如果剔除因高管变更带来投研团队变化因素,2011年的基金经理队伍会较往年表现得更稳定,主动离职者将会大幅减少。
  “当然,考虑到基金总数量的增加,基金经理离职的绝对数字可能还会上升,但其占基金总数的比重则可能下降。事实上,随着各家基金公司注重投研团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加上老基金经理都走得差不多了,基金经理大幅外流的动力已经不足,但行业内的流动性会依然保持一定的活跃度。”该业内人士表示。
ヽoo牽ωǒ啲掱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