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家庭冷暴力:婚姻的“暗流”

家庭冷暴力:婚姻的“暗流”
新闻背景
    市妇联、市卫生局、市民政局日前联合举办“新婚夫妇反家暴承诺”仪式,当天30对准备或刚刚走进婚姻的年轻人郑重承诺:要建立和谐家庭,不实施家庭暴力。
    婚姻如同一条河,有平静,有波涛,也有暗流。近年来家庭暴力呈现出一种新趋势——冷暴力,就像婚姻河中的一股暗流,常会使家庭航船触礁。天津市良友心理咨询中心咨询部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得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冷暴力作为一种隐性的精神暴力形式,往往对婚姻、夫妻双方及子女的伤害比肉体的显性暴力更大。预防和解决冷暴力问题,需要夫妻双方在婚姻生活中相互让步,共同努力。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素质不断提高,家庭暴力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相对于拳打脚踢的身体施暴、经济上控制等“传统”家暴行为,“冷暴力”、“精神虐待”等逐渐成为谈论家庭暴力问题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冷暴力最明显的表现是夫妻间漠不关心对方,没有语言和情感的沟通或是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懒于做一切家庭劳动等。
    高知家庭成
    冷暴力滋长“重灾区”
    50岁的何女士踏入咨询室门的时候,面容苍白,精神萎靡,浑身充满无力感,仿佛随时就要倒地一般,诉说其不幸经历时更是黯然:她和丈夫是大学同学,26岁研究生毕业后便结了婚,女儿现在上大学,外人看来是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来,自小生长在城市的她家庭条件优于来自农村的丈夫,婚前就时常闹“小姐脾气”,婚后也免不了颐指气使。十多年前,丈夫下海做起生意,随着生意规模逐渐扩大,经济水平也慢慢超过她,两人的共同语言却越来越少,到后来甚至可以一周、一个月乃至半年不说一句话,夫妻生活更没有了。丈夫在外面有了情人,她也不哭不闹,“为了孩子,勉强维持”。尽管丈夫一直按时上缴工资,每逢大年三十、初一回家过夜,却始终冷着脸、没有笑容,他们是同居一室、形同路人,还要扮演幸福家庭形象。“在这个家里,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无声的折磨快把我逼疯了!”她时常感到孤独以至精神恍惚,不知如何解决。
    “我所接触的冷暴力家暴案例中,不少当事人是像何女士这样的高学历者,还有公务员、白领等。”郑得芬说,近年来高学历、高收入家庭出现家庭暴力尤其冷暴力的情况逐渐增多。中国法学会对全国家庭暴力现状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88%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一项针对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四城市2000多个家庭的入户调查显示,70%以上的家庭都有过或正处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且冷暴力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受过良好教育且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家庭。这是由于一些现代家庭中,夫妻双方文化、知识水平都比较高,对传统的暴力行为都比较克制,当矛盾产生时他们碍于面子轻易不会厮打怒骂,而“理智”地采取冷暴力这种消极应对的方式,常为“三不政策”——不说话、不理睬、不关心,即使说话也常是嘲笑、语言折磨。
ヽoo牽ωǒ啲掱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