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和影响远远不那么简单

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和影响远远不那么简单

人民币升值了,然后中国的大众开始沸腾。这固然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一个体现。然而,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和影响远远不那么简单。美国人人都认为人民币应升值,但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这么想。难道中国人是对的?毕竟,将贸易失衡归咎于他国操纵汇率的阴谋诡计是很容易的。上世纪80年代,日本庞大的盈余被认为是蓄意低估日元的结果。但尽管后来日元大幅升值——这一点从上周日本央行(BoJ)决定干预汇市以压低日元就可看出——该国盈余仍在顽强地增长。
现在引起美国政府愤怒的对象变成了中国。在21世纪,美国认识到,自己的国际竞争对手是中国,这也是中国政府不愿屈服于美国政府要求的原因之一。但中国的不情愿还反映出了一些更有理的疑虑。一些外资公司在过桥资金和税务制度上要进行一定的修改,这也只是小问题,人民币升值,也将影响中国税率和人们消费观念和性质水平等问题。
假定,中国人均收入很低,年均收入约为3000美元,相比之下,美国为4万美元。两者之间的差距正缓慢缩小,是因为中国新的开放政策吸引了高质量资本和管理,加之异常廉价的劳动力过剩,让中国极具竞争力。换言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比重渐增,与人民币低估毫无关系。
  人民币即使升值,也改变不了中国的竞争地位。中国最严峻的资源配置失衡,劳动力利用率低。中国几乎取之不竭的穷困农民工资源,限制了工资水平上涨的速度——略高一些的工资将更多的劳动力吸引到繁荣发展的城市,进而限制了工资水平进一步上涨。人民币一旦升值,这些限制将变得愈发明显。因此,中国领导人的说法是对的,即人民币升值除了极短期之外不会有什么效果,从长期来看还将伤害中国的劳动力。
  第二个假定同样站不住脚。诚然,政策制定者一直设法通过调整汇率来实现经济“再平衡”。日本上世纪80年代曾进行过尝试,但随着出口放缓,其经济走向繁荣,为80年代末出现的泡沫和之后的通缩式停滞埋下了祸根。2008年,英镑贬值,但英国的贸易表现仍很糟糕。中国完全可以援引这两个例子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自己拒绝动作过大的理由。
  但是,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难道证明不了中国正在操纵人民币汇率?即使在资金证明这一点上,我也无法确定。中国很可能希望将所持美国债务转换为范围更广的资产,包括美国公司。但美国国会对此热情少得不能再少。的确,由于美国众议院往往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中方收购美国企业,中国几乎只能将其盈余投入美元资产。
  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美国应收回其保护主义腔调越来越浓的言论。美国人不应忘记,正是由于中国等债权国的雄厚财力,才使美国的财政刺激成为可能。制裁只会让世界陷入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汇率动荡和利率冲击。因此,美国最好认识到,美中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让这种威胁适得其反。此外,美国应与中国政府合作,推动中国国内经济亟需的社会保障和消费者信用改革。除非实现这一切,并让中国家庭学会消费,而非只知道储蓄,否则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是不会消失的,不论人民币汇率最终是多少。

ヽoo牽ωǒ啲掱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