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肝硬化的心理治疗

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不仅与生物学因素、自身免疫机制有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其免疫功能亲乱所造成的免疫损害又是慢性化的重要原因,如病人存在不良心理因京则更促进或加重这一进程。有人曾对25例经病理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慢性乙型5干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心理学调查,发现有90%的人存在严重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忧虑病情、悲观厌世、恐惧害怕”,认为患了肝硬化,将会发生腹水、少尿、大出血而导致死亡,是一种“不治之症”。这些严重的心理反应.对肝硬化的顿后带来许多不利影g向。祖国医学认为:“七情是精神致病的主要因素”,持续过强的心理反应务必引起患者的免疫功能亲乱,体内抗体和免疫球蛋白下降。因此,应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治疗,使患者保持稳定持久的健康心态,才能达到顶朋的治疗目的。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心理治疗在肝硬化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作用,显示出社会一心理一医药模式的治疗原则。
    一、肝硬化病人普通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过度关心  心理障碍的表现,在强度上存在着较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与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力度及文化水平有关。有人得知患了肝硬化,过度关心自己的病情,三天两头跑医院,过度依赖药物治疗。这时应对病人进行科学的医疗知识宣传,并嘱咐定期复查肝功能,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切勿饮酒,最好能建立保健档案。
    (二)抑郁  肝硬化患者多怕被别人歧视、冷落而终日沉默寡言,忧心仰仲。当精神抑郁、压抑或处于应激状态时,其免疫功能即受到影响,且仰郁程度愈严重,NK细胞活性降低愈明显,同时伴有T细胞减少,淋巴因子的产生、分泌减少,巨噬细胞功能减弱,从而影响病毒清除和疾病康复。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关心病人,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方式让病人倾诉内心痛苦,以保持良好心态。
    (三)焦虑与恐惧  焦虑可致病人活动增强,坐立不安,且伴有头痛、失眠、多语。多见于对疾病的性质和预后不了解而发生的期待性焦虑,甚至还可出现恐惧心理。这多为患者最初、最主要的心理状态。对此应首先从心理上帮其摆脱焦虑和恐惧,让病人克服对疾病焦虑或恐惧的情绪和行为,更要耐心细致、通俗易懂地介绍有关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自然转归,以消除其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四)偏执  病人顾虑重重、求医心切,而往往又不到正规医院就诊,却听信不实广告宣传,乱用药,还误以为药品愈贵愈好。对此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劝其按病情用药,减少病人不必要的思想和经济负担。
    (五)自卑失望  这类病人自卑感很重,尤其在感到受人歧视时,对疾病、对生活、对一切都失去信心,甚至绝望。此时,家庭的温暖,亲友、领导的支持、关心就显得特别重要。在生活工作中应多关心、爱护,维护病人的自尊心。让病人体会到互信、互敬的愉快、幸福,同时也应加强卫生宣传,了解预防措施,以减少相互间的传播。
    (六)精神病性的强迫症状  如由于长期的压抑和苦闷得不到宣泄,部分病人可出现精神病质及情绪不稳定,主观盲目地推断预后。对有严重精神病和强迫症状的病人更应重视心理治疗,有时还应到精神卫生中心治疗。
    现代医学实验证实,情绪障碍会明显影响人体植物神经功能、免疫功能等,如焦虑、抑郁时不思饮食就是由于胃的消化与排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能正常运行之故。免疫功能、情绪障碍对肝硬化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祖国医学认为,肝病病因之一为肝郁,造成肝郁的内因多为七情所伤,所谓“郁则百病生”,《家回脏气法时论)记载:“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肝硬化患者常伴有情绪障碍,尤其是肝功能异常时更为严重及普遍。情绪障碍又有可能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直接因素之一,也可能是肝功能异常加重了患者心理负担而导致情绪障碍。但更可能的是二者互为因果。但无论如何,在肝硬化的治疗中,情绪的疏导调节是不容忽视的。对肝硬化患者,尤其是肝功能异常者需采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