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493
- 精华
- 15
- 积分
- 1051
- 智慧
- 472
- V 币
- 1192
- 贡献
- 0
- 金豆
- 1076
- MV号码
- 33063306
- 注册时间
- 2008-12-20
- 最后登录
- 2011-6-26
|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7:55
| 只看该作者

鱼肉里的三道“鬼门关”
鱼是个好东西,多吃些鱼,比吃那些含脂类高的食物好得多。这不是说吃了鱼就能保证你延年益寿,因为吃鱼也有不少隐患,若不加强防范措施,很可能就会招来麻烦。所以,吃鱼时不要忘记提防三道“鬼门关”。
“鬼门关”之一:小心吃鱼,谨防中毒
丁先生到一水库垂钓,半天下来收获颇丰,钓到重达5千克的鲤鱼,回家将鱼清洗后晾在阳台上,准备设宴请客。到第二天下午加工时,鱼已有了些气味,但丁先生认为多放些佐料就可以了。当鱼火锅上桌时,只见绿的葱、蒜,红的辣椒,白的鱼片,五颜六色,香味扑鼻,不禁使人食欲大振,宾主都迫不及待地大吃起来。谁知不到1小时,就开始有人出现头晕、头痛、腹痛等症状。随后不久,包括丁先生在内的所有人都出现了类似症状。医生检查后证实,祸起吃了不新鲜的鱼引起的组胺中毒。
原来,鲤鱼以及竹夹鱼、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鱼类,含有丰富的组胺酸。本来,组胺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当鱼不新鲜或发生腐-败时,由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可使组胺酸脱去羧基变成组胺。组胺是一种强致敏物质,可使人出现过敏症状,轻者面部潮红、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等;重者可出现口唇水肿以及气喘、吞咽和呼吸困难。看来这与熊掌齐名的美味——鱼肉,也不是那么容易吃的。
防范策略
1.吃鱼一定要新鲜。
2.如不慎发生中毒,一方面应给患者作催吐、导泻处理,以减少组胺的吸收;另一方面可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
“鬼门关”之二:与鱼相克的药物
假如你患有某种疾病,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可得当心了,因为有些药物与鱼“相克”。
①能促进组胺释放的药物,如吗啡、可待因、西斯汀、铁血龙、肼苯达嗪等。这些药物能够促进鱼肉尤其是金枪鱼、沙丁鱼等释放出大量组胺,引起人体中毒,发生像丁先生那样的过敏反应,严重者会有生命之危。
②能抑制酪胺代谢的药物,如优降宁、痢特灵、优降糖等。人在吃了鱼肉特别是咸鱼后(咸鱼含有大量酪胺),优降宁等药物可抑制酪胺的代谢,致使酪胺在体内蓄积而发生酪胺反应,引起恶心、呕吐、心慌、血压升高。若食量较大或原有高血压病,还会因血压突然升高而致脑出血,危及生命。
③抗结核杆菌药物,如异烟肼。如果你是结核病人,正在服用异烟肼,也要远离鱼类,否则,同样会发生过敏反应。奥妙在于鱼肉中丰富的组胺酸可转化成组胺,不过少量的组胺可被体内的单胺氧化酶清除,不至于产生危害。但异烟肼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消灭结核杆菌的同时,也抑制了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造成组胺在体内蓄积以致发生过敏反应。研究表明,异烟肼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一般于停药两个星期后才逐渐消失,故要在异烟肼停用两周后才能对鱼肉开禁。
④含氨基比林的药物,如氨基比林、去痛片、脑清片、优散痛等。如果在服用这类药物期间吃咸鱼,因咸鱼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易在胃中生成化学致癌物亚硝胺,埋下致癌的祸根。
“鬼门关”之三:重金属之害
修女士曾是一位日式生鱼片的狂热爱好者,十几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然而从三年前起,支气管炎、感冒、嗜睡等开始纠缠上了她。医生的最终诊断是汞中毒,祸起鱼类食物。起初她还不大相信,勉强按照医嘱与鱼决裂,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半年,上述病症大部分都消失了。
修女士的遭遇告诉我们,吃鱼也有一个安全问题——重金属污染,如铅、镉、汞等污染现在还为数不少。这些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也许不高,但可以通过食物链进行富集,最后到了鱼类体内,能达到水中的数百倍甚至数千倍,可想而知到了人体后会变成多少倍!美国有关机构就曾宣布,鲨鱼、鲭鱼、鳕鱼、金枪鱼等含汞量过高,告诫人们少吃这些鱼类,防止汞蓄积中毒。香港研究人员也发现,海虾的含镉量达到每公斤体重7.4毫克,超过标准的3.5倍;其次是东风螺,超标2.5倍。珠海市对151份海鱼的检测结果显示:汞含量超标率达0.66%;镉含量超标率达4.64%;铅含量超标率达3.97%。
防范策略
1.不吃或少吃鱼头、鱼皮和内脏。重金属一般蓄积在鱼类的肝、肾、肺和鱼头等内脏组织,肌肉中含量较低。
2.适量进食。每天鱼类的进食量应控制在25克以下,或者间隔几天吃一次。
3.尽量选择体积较小的鱼类。体积较大的肉食性鱼类处在食物链较高阶段,体内富集的重金属较多。特别是鲨鱼、旗鱼、鲭鱼、鲶鱼和胖头鱼等,汞含量较高,宜少吃,每周最多2次,不宜过多。
4.搭配蔬菜、水果,如西兰花、番茄、香菇、苹果等,都有助于重金属的排出。
5.选择相对安全的品种,如蚝、虾、比目鱼和扇贝等,其含汞量都较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