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810
- 精华
- 12
- 积分
- 1730
- 智慧
- 783
- V 币
- 143
- 贡献
- 0
- 金豆
- 2119
- MV号码
- 33339999
- 注册时间
- 2008-8-5
- 最后登录
- 2009-2-21
|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9:55
| 只看该作者
人民网首页文章《公务员搞改革为什么总只动别人的奶酪》,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为切入点,提出一个全国百姓都感到疑惑的问题:官员出台的改革方案为什么总是改别人的“革”?为什么从来不改他们自己的“革”?
文章认为,这些官员的思想境界甚至不如古时候的孔融。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让梨,这些口若悬河、教育百姓时唾沫横飞、言必称改革的官员,几十年来何曾给普通群众树立过榜样?
关于每年用于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出国,三项共耗费9000亿的说法,在网络上人人皆知。享受9000亿的当然主要是官员。国家统计局似乎没有正式认可这种说法,国务院有关部门似乎也没有正式认可这种说法。但我手上有2007年12期的《读者》刊载的数据,是这样说的:“从1978年到2005年的28年间,我国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增长了140倍,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也从4%上升到24%。而在国外,行政管理费一般只占财政收入比重的3%至6%。”—— 有资格有权力制定改革政策的官员如果是有良知的,有正义感的,有忧国忧民之心的,何不对此进行改革?!
关于官员个人财产申报制,世界上多数国家早已实行多年,信誓旦旦要杀开一条血路进行改革的官员,为什么迟迟不对此进行改革?
即以此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为例,据说“每年超过千亿元的事业单位退休费令财政不堪重负 ”,官员们才想到了降低事业人员养老金的事。可是官员们自己为什么不率先垂范、为百姓做出个好榜样来?即使不降低养老金,不主动降薪,少坐几次公车行不行?不坐公车行不行?金融危机期间不公费出国行不行?少吃点喝点行不行?
据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说:“可以预见,新一轮改革肯定仍将有更大的阻力”。此公恰恰说错了。深入改革的真正阻力来自各级官员。到此我们终于明白了,改革之难,就难在没有一个带头人,没有一个给全国人民树立榜样的群体。凡是官员制定的改革方案,总是把矛头对着别人,总是损害无辜百姓的利益,同时却为官员阶层捞取更多的好处。制定方案的人,他们领导改革的资格受到怀疑,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受到怀疑。因此,改革的正义性、合理性以及公信力受到怀疑。
这才是最最危险的事呢。说句话搁在这儿:制定方案的官员如果不改弦更张,如果不幡然省悟,如果不彻底转变立场,我们的改革危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