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520
- 精华
- 2
- 积分
- 571
- 智慧
- 245
- V 币
- 269
- 贡献
- 0
- 金豆
- 705
- MV号码
- 22033
- 注册时间
- 2008-4-3
- 最后登录
- 2011-2-1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9:43
| 只看该作者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棕榈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目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种植棕榈树。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棕榈果实中脂肪酶或脂肪酸过氧化氢酶的水解使得棕榈油的品质不够稳定,需要采取在储罐中充填氮气等方法来保证其质量。
(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棕榈树通常2-3年开始结果,8-15年进入旺产期,到18-20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个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棕榈果生长在棕榈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2000多个。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1870年,棕榈树传入马来西亚,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植物。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的商业种植。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的贸易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榈油的产量。现在经过改良后的棕榈产品已经广泛在热带地区的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种植。其中棕榈油产量高度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二)棕榈油的生产工艺
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同时在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果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获得棕榈油;从棕榈种子(仁)中得到棕榈仁油,这两种油中前者更为重要。以上所有的这些产品,均被有效的应用于食品、化工、农业等领域。可以说棕榈是一种很好的经济类植物。
经过上述初级阶段的榨取之后,毛棕榈油和毛棕榈仁油被送到精炼厂精炼,经过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成为色拉级的油脂-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油色拉油(RBD PKO)。经过精炼的棕榈油在液态下接近于无色透明,在固态下近白色。此外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棕榈油还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分馏、处理,形成棕榈油酸(PFAD)、棕榈液油(简称OLEAN)、棕榈硬脂(简称STEARINE或ST)。油棕果实里含有较多的解脂酶,所以对收获的果实必须及时进行加工或杀酵处理,棕榈毛油容易自行水解而生成较多的游离脂肪酸,酸值增长很快,因此要及时精炼或分提。
规格
| 游离脂肪酸
| 水杂
| 碘价
| 色泽
| 熔点
| 毛棕榈油
| 5.0%以下
| 5.0%以下
| ---
| ---
| ---
| 精炼棕榈油
| 0.1%以下
| 0.1%以下
| 50-55
| 红色3或6以下
| 33-39
| 毛棕榈液油
| 5.0%以下
| 0.25%以下
| 56以上
| ---
| 24以下
| 精炼棕榈液油
| 0.1%以下
| 0.1%以下
| 56以上
| 红色3或6以下
| 24以下
| 毛棕榈硬脂
| 5.0%以下
| 0.25%以下
| 48以下
| ---
| 44以上
| 精炼棕榈硬脂
| 0.2%以下
| 0.15%以下
| 48以下
| 红色3或6以下
| 44以上
|
表1:棕榈油质量指标
棕榈油中富含胡萝卜素(0.05%-0.2%),呈深橙红色,这种色素不能通过碱炼有效地除去,通过氧化可将油色脱至一般浅黄色。在阳光和空气作用下,棕榈油也会逐渐脱色。棕榈油略带甜味,具有令人愉快的紫罗兰香味。常温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国际市场上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的棕榈油叫做软油,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棕榈油叫硬油。
相对密度(40℃/20℃水)
| 0.9170-0.9440
| 折光指数(40℃)
| 1.4560-0.4590
| 凝固点(℃)
| 27-30
| 碘值(gI2/100g)
| 52-58
| 皂化值(mgKOH/g)
| 196-210
| 总脂肪酸含量(%)
| 94.2-98.7
| 不皂化物(%)
| 约0.3
|
表2:棕榈油特征指标
豆蔻酸
| 约0.73
| 棕搁酸
| 37.94
| 硬脂酸
| 4.51
| 油酸
| 39.56
| 亚油酸
| 17.2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