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保障农民工返乡既姓“工”还姓“农”是硬道理

从政策层面上解释,农民工已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经济体系建设的主力军。而今,随着国际就业环境的影响和季节性的特征,许多农民工返乡。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在,大部分乡镇的企业是处于落后状态甚至名存实亡,而这个季节我国大多数农村处于闲季状态,这就意味着返乡的农民工基本处于失业的现状。
基本矛盾是;农民工在城里建立的医保和养老保险停缴,处于失效状态。而不少农民工大都在村里也缴纳医保和养老保险,这样大多数的农民工们就拥有城里和乡里二份保险。而他们的保险属性在农村和城市的品种是分离的,且保险都受一种门槛限制,不能通用。焦点矛盾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一般从事建筑、加工等行业的工种,回到农村根本没有市场,这就意味着,他们回乡只能闲坐。
其实,返乡的农民工对乡村经济建设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他们大多数有一技之长,更有熟悉市场规律的经验,让这些返乡的农民工在“农”字上作文章,还是大有作为的。
这就在于,我们要善于结合市场规律,给农民们把脉,使其赢得乡镇经济建设的主动权,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上发挥农民工的主力作用。
冬天是农闲季节,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保障供给作用大都集中在冬天,农产品要找市场,农用物资要进入农村市场,大量的用工信息都集中在农村,而有序搞好农村的用工信息发布,对于解决春天用工饥荒问题也是有效举措,更能解决农民们东奔西跑找工作的劳累之苦。同时,利用冬季相对轻闲的特征,还可以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使其从科学的角度掌握一技之长,为今后的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更在于,各地乡镇要结合自身特征,充分发挥农民工的特长和在各大城市的分布规律,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乡镇企业,这样做既发展了当地的经济,又发挥了农民工的作用,更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开辟了一种新途径。
对于农民工医保和养老的缴纳问题,我们应统筹考虑,建立一种新的制度,使其缴费衍接,让其缴费问题能够在城市和农村慢游,结束一种身份两种缴费方式的历史。
当然,农民工本身姓农,又来源于农村一线,熟悉农村生活,了解农村情况,懂得农村业务,我们应从优秀的农民工中,选拨一批村官,充实到农村班子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智慧,更加科学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们要从根本上做到,让农民工既属农,又姓工,这就需要我们要在体制的改革上科学探索,合理形成一套科学的方案,用制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以制度确定他们既属农又姓工的属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