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请拿出每天上网6小时是精神病的证据

请拿出每天上网6小时是精神病的证据由总后卫生部组织、北京军区总医院牵头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近日通过专家论证,这意味着我国医学界诊断“网瘾”将实行标准化。《标准》中有这样一项量化的指标: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而且这种症状达到或者超过3个月。(11月23日《人民日报》)

  每日上网6小时,达到或者超过3个月竟然将列为精神病?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这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产生一些怀疑。那么,卫生部还想证明这个《标准》是合理的,请拿出每天上网6小时是精神病的证据来!

  对于此《标准》究竟标准不标准,被誉为“中国戒网瘾第一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认为,精神病的症状是做事没有目的性,而网络成瘾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非理性行为,“我觉得称网瘾属于精神病,完全是一种伪科学!”当然,对于这个理论是不是伪科学,我们也不能只听陶宏开的一面之辞。虽然陶宏开长年从事网瘾的调查和戒除工作,也帮助许多孩子和家长们解决了不少关于网瘾的问题。

  首先,当今的世界被我们称之为进入到了知识时代、科技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了,对于网络是如何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我们无须多说。可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我们现在繁荣的经济和文化,但上网六小时怎么就成了精神病了呢?对于许多行业来说,上班就是上网,尤其对于那些网络工作者来说,他们每天无时无刻不在上网,他们难道也是精神病?对于这一点,该《标准》还应该制定的更为细化一点,比如哪些行业、哪些年龄段上多长时间的网是合理的;比如区分开不同群体之间上网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等等。

  其次,对于一些痴迷于网游的青少年来说,也每天打上六个小时的网游的确对他们的身心构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就此断定他们就是“精神病”就合理吗?笔者认为,过早的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不仅不会对他们戒除网瘾没有一点帮助,反而有可能会激发他们“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这样一来,他们就可能成为真正的“问题少年”。

  也许是笔者断章取义了,但也可能是该《标准》太不标准了。虽然该《标准》意味着我国医学界对于诊断“网瘾”将进入到了“标准化”阶段,但是如若卫生部拿不出一些实实在在的论据来,该《标准》将很难有很大的说服力,而到了落实方面,恐怕会遇到更多的难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