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心理效应可以左右药效

某女与丈夫为“第三者”问题长期闹纠纷,心情十分痛苦,寝食不安,常感胸闷肋痛、脘腹胀满、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看医生后进行药物治疗,一个月仍无疗效。她丈夫对她的病不但不闻不问,反而反唇相讥,为此她旧病未愈又添“心病”。
   心理医生耐心对其丈夫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他回心转意,答应协助治疗。医生仍用原药治疗,半月后妻子竟然精神焕发,完全康复。原来是她丈夫一改常态,主动认错,并煎药熬汤、端茶送水,百般体贴,这种心灵的安抚胜过任何良药。由此可见:心理精神因素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影响很大,有时甚至有决定性的作用。

    药物大多能产生两种效应:

    一为药物的生理效应,即药物本身对机体的药理作用。

    二为药物的心理效应,它可通过其非生理作用,在病人的心理上产生良好的感觉,加速疾病的康复。积极的心理效应和良好的心情可增强药物的生理效应,而消极的心理效应可削弱药物的生理效应。

     所谓药物的心理效应,是指医生的威信,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感和依赖性,接受药物治疗的体验、评价和治疗时外界的暗示,药物的广告效应等心理作用而产生的综合效应。研究表明,药物心理效应大小的顺序是:药物名称、剂型、价格和包装。由此发展成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药物心理学。

     请看这个有趣的实验:医生将吐根碱(致吐剂)注入呕吐病人胃中,并谎称是止吐药物,几分钟后病人的恶心呕吐感消失。但几十分钟后病人又出现呕吐,重新注入吐根碱,恶心感又很快消失。这个实验说明药物不但有生理效应,而且通过诱导和暗示作用会产生心理效应。在病人信任的情况下,心理效应(镇吐和安慰)的作用甚至可大大超过药物的生理效应(催吐)。

     无数医疗实践也反复证实:病人的心理和情绪严重影响药效的发挥和疾病的康复,病人的心态情绪能强化或减小药物的效力,特别表现在某些与精神因素有关联的疾病,如心血管病、溃疡病、精神心理性疾病,及以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如神经衰弱、头痛等。

    医生在为病人诊治和开药时可适当地运用启发和暗示疗法,以使药物发挥最大的药理作用。但应掌握分寸,不可任意夸大,否则会事与愿违。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