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一位高手写给亏钱股民朋友的信 【转贴】3

一位高手写给亏钱股民朋友的信 【转贴】
  
  6、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做到冷眼观全局,不为各种纷乱的表象所迷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这是一切胜利的必要保证。实战中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但要尽力好。2003年8月中旬,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湖北黄石的一位股民打来的。他说他听消息在6.1元附近介入齐鲁石化,资金押得比较大。现在一套几个月,报上说该股是基金中报减仓最多的股票,而且还看见《大众证券报》记者对齐鲁石化的专访报告。好象结论也是不怎么地。他心中无底,表示想听听我的意见。我正好上半年参与过一次扬子石化,对齐鲁石化也有所关注。我说,你买的时机不对,现在既然被套,也不用太怕,因为齐鲁石化中线还处于上升通道中。况且连主升浪都没有走出来。当然后边什么时候发动行情?行情有多高?我也说不死,只是告诉他有机会再过前高,让他不用担心(当时我判断扬子石化也没有走完,它们之间有联动)。几天后他来电话告诉我他割肉了,损失挺大。我当时正好在回家的路上,我隐隐地替他可惜,觉得他应该再坚持一下。没想到后来该股真的走出大行情。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该股当时走出中期向上形态,量能也放出来了。各种因素显示一定是只庄股(虽然当庄股时代结束的说法到处都是),这是其一。其二、从当时中报公布的前十大股东时情况来看,基金持股虽然较大,但还不能完全控盘。其三、基金联手做庄的可能性太低,那么庄家一定不是基金,而是另有其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齐鲁石化中报基金减仓第一名,这只是表象,它并不等于主力庄家退场。至于《大众证券报》记者文章,那可信度更低。你知道他道底站在那一边的?(后来我知道齐鲁石化对《大众证券报》的那两篇文章颇有微词。)在这个例子里,湖北黄石的这位李先生,就是被表象迷惑了,使他失去了判断力,骑上了牛股也没有坐稳,非常可惜. 那么怎样才能不被迷惑呢?参与股市的各方,不论是散户还是机构,都是为“利”而来的这无需讳言,这也是根本目标。股民朋友在分析股市中的各种事物时,一定要抓住这个根本点。任何事物它总是有利有弊的,分析它到底对谁有利对谁有弊,有利于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少受迷惑。2003年以来报刊上常有人写文章,宣布庄股时代结束了。将来是基金的时代,蓝筹股到来时代。这就是一种欺骗性很强的表象。
  
  它并没有看清机构做庄的实质。这种凭空认为庄股时代结束的观点,表面上看理由冠冕堂皇,其实它毫无说服力。股票市场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存在两种类型的资金。一种是人数众多的散户资金,一种是实力强大的集团资金。散户资金单个数量小、进退容易、选择性宽,缺点是无组织性、总额虽大没有战斗力。而且受情绪波动明显,属被动性质的资金,有助涨、助跌作用。而集团资金则正好相反,资金实力强大,计划性组织性强,一般由水平较高的人掌控,属主动性资金。可以带动几个点甚至一个面的热炒,有利于活跃股市(当然也有做过头的时候)。在股票市场“做庄”是最能发挥集团资金优点的盈利模式之一。只要哪个人有实力,为了利益我想谁都愿意选择最有利于他自己的模式,即使是冒点风险。 “庄股”与“散户”分则什么都不是,合则可以创造股市的历史。没有散户庄家无法做庄,没有庄家股市如一潭死水,这是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说庄股时代结束的观点,是睁眼说瞎话,实质上是违反辩证法的错误观点。它没有看清庄家的本质,没有动态的看“做庄”。其实这几年做庄的模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 涨停板敢死队”就是一种变化的做庄形式。象“通宝能源". “长安汽车”、“上海机场" 、“齐鲁石化”等等那一只不是庄股?不是庄股能走出那样的行情?这些股票不都有是基金重仓股吗?难道它不是为利而来?所以善良的股民朋友切不可被“庄股时代已经结束”这类表象文章所迷惑,牢牢记住小资金跟着大资金才有机会,跟庄应该理直气壮。要想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还必须解决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要参与一只股票的炒做,就必须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定性”。比如这只股票价位如何?高还是低?基本面如何?趋势怎样?有庄进场没有?处于什么阶段?量能怎样?未来有什么题材等等。
  
  解决了这些问题心中才有底。下一步就是“定量”问题,比如这只股票将来上涨空间有多大?什么时候涨?买卖点的选择等等。定量的问题我只要求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从不强求。但定性是必须做好的。2003年3月,我在与一证券营业部经理的交流中,谈到了“东方锅炉" 这么多年,我都坚持这样做,使我受益多多。
  
  7、股战是综合实力的较量,要善于掌握股战中的主动权。说起炒票人们经常会说自己是“技术派”,某某人是“基本面派”。象这种把同一个问题割裂开来看的人还有很多,包括许多分析师(我曾经问过几个分析师为什么这样看?,他们说教科书就是这样讲的)。其实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基本面派”它研究的是上市公司和大的政经环境,“技术派”它研究的是股票的价、量、时、空,角度不同而已。上市公司和股票互为表现形式,互为因果关系。实战经验丰富的股民都知道,庄家做票时从来都是基本面要利用,技术面也要利用。有时是交替利用,有时是综合利用。所以经验丰富的股民不论是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都能发现庄家的蛛丝蚂迹。更多的时候是综合分析,综合利用。要做好综合利用,就需股民的综合实力。而且从实战的角度来看,真正的较量的是综合实力。我以前经常跟一位朋友下橡棋,从交手的情况来看我经常[在盘面上占尽先机,杀得对方落花流水。按理说我的棋力比他高点,那么我的胜率就该高吧?其实不然,下十盘棋经常都是7:3的结局,他7 胜3负。刚开始我很不服输,还笑对方靠磨时间取胜,为什么呢?一般是布局阶段我略占优。中盘阶段,我的杀伐套路多、攻击变化灵活,他防守严密,略为被动。这一阶段我一般会多吃掉对方一子,占多子之利。残局阶段,对方优势明显,防守严密,反守为攻,常有杀着。行棋特慢、步步相连没有漏洞。而我行棋浮燥,漏洞较多优势转弱势,大都在这一阶段。后来细细一想,也服输。对方行棋慢,但符合规则。他的棋看似平淡,然而丝丝相连、环环相扣。平静的心态,保证了他不出大的错招,使对手没有地方下刀,你连下刀的机会都没怎么可能赢他?我输就输在综合实力不如他。这已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但我常用这件事提醒自己。股市中的输赢靠的就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综合实力的提升,需要搞好四方面的能力:
  
  a、提高自己用科学的新视野、新观念、认识问题的能力。
  
  b、要总结一套符合自己情况的战法。
  
  c、解决好自身的素养问题。
  
  d、股市中很多东西是不能简单量化,用科技手段去分析的,它需要我们人的管理艺术。在股战中还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善于掌握股战中的主动权。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在这里特别提醒,在很多情况下主动权易手就预示着胜负已经易手,对于高手来说结局已出来了。下过象棋、围棋的人对这一点体会可能深一点。对于炒股的人,要切记“宁可不赚钱,或者少输点钱,决不放弃主动权”。实战中,大批股民总是有意识无意识的放弃了主动权,最终成为深套一族,亦悔之晚已。至于怎么去“善于掌握主动权”这里就不多说了,各人的理解也不一样。
  
  8、不迷信经典和权威,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股票市场十几年来,西方经典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大量的普及与推广。许多人都能说出一些来,至于是否真的对他有用,那就不一定了,而且分歧还很大。有人说无用,有人说有用,我这七八年也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有些还下了一些死功夫。从我的实战经历来看对我的帮助不大(当然我不是说这些经典不科学,也许是我的确没领会其间的真蒂)。但的确开了我的眼界和思路,在这方面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国家许多分析师(包括许多股民)企图通过所学到的西方经典理论,比如波浪理论、周期理论等等去精确的推算我国股市未来能涨到某某点位,或者是跌到某某点位,这种好笑的行为还非常普遍。实质上是本未倒置,不把“定性”的问题搞清楚,反而先考虑“定量”,实在是没有读懂原作者的本意。当然他们推断出的数字也经常与实践相背离。象这类经典权威的迷信者,自我感觉良好。在股市分析理论的实践中没有创新精神,不敢走出西方经典的圈子,实在是中国股市理论发展的悲哀,实在是中国证券咨询业的悲哀。对于广大股民来说迷信经典还不如自创宝典,也许这更实用。在股票市场上,一切理论,一切观点最终都得经过实战的检验,西方的理论经历过西方的实践拿到中国股市来,还得经过实践的检验。不要轻易的认为既然是理论就放之四海都是真理,那不一定。这几年熊市股市输钱的人很多,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输钱?他们会说出成百上千条理由或原因,归纳起来大体上有这几类:
  
  a、炒短线,追热点被套。
  
  b、赢利后未对现,太贪被套。
  
  c、听消息高位买入被套。
  
  d、抢反弹被套。
  
  e、未及时止损被深套。
  
  f、底部放量,以为建仓介入被套。
  
  g、基本面好的股票除权缺口较大,除权后放量介入被套等等。如果再细细分析,还会发现即使是输钱的股民也不是什么都不行(只有少部分股民完全不了解股市),有许多股民谈起炒股还非常专业,也有许多非常好的心得和见解。这说明有一部分输钱的股民只要再加把力,只要把这最后的临门一脚踢好,一样可以站到胜利者一边来。而股市中赚钱的人呢?你如果走近他们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有自己独到见解,有一套应付股市变化的办法。而且大都能够坚持自己的行为。在全国3500万股民中,按5%胜率计算,都有175万胜利者,这些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算下来全国每个证券营业部都有不少这样的人。如果你不耻下问,向你身边的这些民间高手请教,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据我所知,这些人中的高手一般都不愿意白教,要学习是要收学费的,不过这也很正常。一方面别人花了许多的精力和代价,别一方面想想报刊上,电视上那些不花钱的东西管用吗?想想自己在股市上几万、几十万输掉的钱,花点钱学本事是值得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