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17850
- 精华
- 51
- 积分
- 42319
- 智慧
- 20273
- V 币
- 98161
- 贡献
- 0
- 金豆
- 59709
- MV号码
- 2716677
- 注册时间
- 2008-8-7
- 最后登录
- 2011-7-30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14:07
| 只看该作者
新医改方案回归了正确道路历时两年多的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予公布,从近两天舆论特别是网络言论来看,大家还是不是特别满意,除了方案本身的过于笼统、过于原则外,一些专家发表的“一般人看不懂很正常”等言论,也是造成群众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说,凡是普通老百姓看不懂的任何方案,都不是好方案。然而,抛开情绪化的东西,当我们理性看待这一新方案的时候,我们也承认,这个新方案,在指导思想上回归了正确道路。
几年来,我们在深深感受到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在苦苦思索其中原因:是什么导致了看病贵、看病难?后来,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集中到了一点上,这就是:前一阶段,我们医改的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前一阶段,我们把所有事业都推向“市场”,走了一条“绝对化”的市场之路,在全世界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多作为公益事业的教育、医疗等,在中国反而成了市场因素。市场的唯利是图使其根本特征,当公益事业成为市场因素的时候,它走向为金钱服务是必然的,除了看病贵、看病难,见死不救也在“市场化”的前提下找到了理由。所以,当指导思想导向“市场化”的时候,医疗改革出现问题也就成了必然结果。
新医改方案与原来体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指导思想的不同。新医改方案,明确了医疗事业的公益本质,并围绕这一核心开展改革,这既是最大的改革,也是走向正确的改革。我们说它正确,是因为从人类社会的实践来看,这是社会医疗事业的唯一正确方向。从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五、六十年代,尽管我国经济极度不发达,人们生活在低层次上,然而,因为有成体系的医疗保证制度,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都享受着在当时来说最基本的医疗公益事业;从国际社会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瑞典、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是把医疗事业作为最重要的公益事业来推行政策的,连失业工人也能享受到、享受得起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即使经济发展还不如我国的印度,在基本医疗制度上也走在了我们前面,而这些政策,不但已经成为这些国家不可能更改的基本政策,而且早已成为法律。
当然,选准了指导思想,并不是说改革就成功了,下一步的配套措施同样重要。在正确指导思想导向下,配合以完备的切实措施,才能使新医改走向最后的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