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MV2009最新版本下载

2009年房价必跌的40个理由

2009年房价必跌的40个理由
 
 
  21. 高房价使人才外流,后患无穷,误国不浅。为了科技救国,房价必降。驳“房市繁荣说明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的错误观点。
  2007年,美国的GDP是我国的20.3倍。按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1月份美国新房销售中间价为每套21.6万美元。每套21.6万美元 * 汇率7 = 每套151万人民币元 / 每套的建筑面积相当于200平米 = 可能每平米在7550人民币元左右,而且他们的房子是有土地所有权和装修过和带家具家电的。2007年秋,在二线城市E市,用7550只能买到三等地段的只有70年土地使用权且没有装修的毛坯房。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一二十倍,美国的医疗教育养老体系比我们好多了。我们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收入,房子却是发达国家的价格。就这么低的房价,人家都次贷危机了,房价都下跌了! 我们靠几十个错误言论还能硬撑多久呢?
  大城市里各行各业的精英的创业梦大多被废在了房子上。2008年3月5日,全国正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顾秉林表示很担忧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现在买不起房的不仅仅是低收入家庭,现在高校青年教师的收入与房价差距太大,根本买不起房。”“我现在很担忧这个,这样下去会导致青年人才流失。”
  从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综合地看痛苦指数,假如房价再涨一倍的话,房价收入比为30 / 收入的0.5用于买房 = 留学生回国后干60年只能买到只有70年土地使用权且没有装修的大套的毛坯房。在房价收入比为6的某发达国家 / 收入的0.5用于买房 = 一家人干12年就可买到有土地权并已装修的大套的新房。那么有几人愿意回国效力?难道大家都不懂房价持续不断上涨的后果:农村综合痛苦指数比城里高,有点本事的,有点文凭的,有点钱的都要进城,结果到处是“老幼村”、“穷人村”。如果房价再涨一倍的话,大陆买一大套房子需60年,在台弯只需15年上下,如何加快祖国统一的步伐?
  总之,炒高房价不符合衡量改革正确与否的“三个标准”,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房价再上涨对国家来说,得不偿失,后患无穷,误国不浅。为了救国,房价必降。房价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22. 汇率可能先升后贬,房价奇高,热钱只出不进。驳“人民币对美升值,对内贬值,热钱大量流入,房价必涨。”的错误观点。
  中国目前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失去的10年”之前状况有许多相似:米元弱势是一种“多印钱以吃钱”的剥削手段。米国大幅减息,大印米元,逼人民币对米元升值,从而将更多的米元赶进我国。米元必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于是我国不得不对应地加印人民币,所以热钱泛滥。人家减息而我国加息的话,会导致更多的米元流入。无法加息,于是通胀难控,经济恶化,进退两难、苦无良方, 如果房价继续上涨,就会引狼入室、火上浇油。
  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不可能只进不出,撤退是迟早的事,大进之后是大出。人民币不可能一直升值,升值之后是贬值。炒高股价房价是为了高抛赚差价,大涨之后是大跌。十几年前热钱就是这样玩日本的。
  热钱是玩过日本、泰国和越南的老手。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美国的4倍以上,难道热钱不懂高位应该逃顶,是高唱《死了也不卖》的呆头鹅?房市可能几个月也变现不了,难道新热钱是傻瓜,不知套牢万般苦,还要往里冲?新热钱不肯买,老热钱要卖,所以房价必跌。
  
  23. 正府并非无所不能,不能随心所欲。“正策多变”必然导致房价上下大波动。驳“正府说了算,要涨就涨。”和“正府获利多,对房价下跌不会不管。”的错误观点。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珠峰再高也有头。树再大也有顶。房价股价象海水,有潮起必有潮落。房价股价象荡秋千,有时高有时低,荡得越高,回落的惯性就越大。正府是上帝,也创造不出只有上坡而没有顶部和下坡的通天路。面对客观规律的惩罚,正府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降低对经济的伤害。正府能随心所欲的话,地震为何不能预报?正府无所不能的话,腐-败、污染就不见了。
  在管理经济中,正府管理有个老毛病叫“正策多变”,病症是“打摆子”。运用市场手段来管理时,“一放就乱”。比如股市由998点大涨到6124点,股票鸡犬升天。房市也一样,热气腾腾,牛气冲天!“一乱就管”,运用管理手段来调控,收紧银根,不断加税。“一管就死”,比如股市见大顶6124点后最低跌到2284,跌去62.7%。同一个屋檐下,房市岂能独善其身,上下大波动是必然的。房市离“一死就放”还早呢。
  房价已涨4倍,正府趁早碰破它只是中跌,任其大涨会大跌。不软着陆,就会硬着陆。正府不会坐以待毙,炒高房价就是搞地上悬河,不主动把小卒(房市)收拾了,别人(外资或天老爷)会来收拾你的大车(经济和金融)。丢卒保车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任其大涨就是用大红包欢送短线热钱高位逃顶。日本和东南亚前车有鉴,后患无穷。如果热钱大撤退,釜底抽薪后房价会暴-跌,发展成果将被洗劫一空。如果股价房价在热钱撤退之前大跌三五成,就形成关门打狗,为我所用。股价房价需要献身。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热钱)。要么大跌套住热钱,要么热钱逃走房价大跌,迟早都要大跌一回。
  
  24. 开发商是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炒民生”象吃“白粉”,一时痛快,危害深远,不可能长久。驳 “正府永远会支持房市炒作”的错误观点。
  在中国人中,胡润百富榜上的十大富豪,有8个来自房地产业。在美国人中,历年的世界首富有做软件的比尔盖茨和炒股票的巴菲特;目前,没有盖房炒房的进入十大富豪。说明在我国,“房老大”已经越权篡位了,说明“炒民生”已经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炒成“老二”了。长久了就会科技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各国都严禁“炒民生”。
  如果其他民生资料象住房一样也可以睁一眼闭一眼地任其垄断、拍卖、囤积、炒作和哄抬价格,炒家也可以将大米、蔬菜、饮用水、公交票、火车票炒高5倍,因为它们对于人类更加刚需!所以,各国都严禁“炒民生”。
  有人说:“不要多说房价,多流汗多赚钱才是硬道理。” 有人说:“多印钞票,多加工资后支付能力就提高了,就会使房价显得不高了。”可是,房价6年上涨90万。你家通过多流汗能增加收入90万吗?多印钞票的话,你就能分到90万?民众经济承受力就象一根扁担,500斤压上去一定会压断的。安居才能乐业。如果全家终劳一生还不能得一屋,恶劳者、投机者必日增,社--会如何和谐、发展和稳定?炒民生危害社--会,所以,各国都严禁“炒民生”。
  “炒民生”名不正言不顺,正治课老师难当;“炒民生”占小便宜吃大亏,危害深远;“炒民生”象吃“白粉”,一时痛快,谁吃谁短命;炒民生不得民心,危及正权,所以各国正府都不得不把炒民生当作恶瘤切除了。如果米国人还在炒房,房价收入比就不会“安居”在6以下了。
  买彩电曾经要开后门,经常涨价。家电业走下坡路已经10年了,可能再10年,家电业也牛不起来了。不怕象股票那样大起之后大落,大落之后再大起。最可怕的是房地产在恶炒后不得民心,被归入“炒民生”(与“炒粮食”同类)后将从此一蹶不振。比如日本已17年没有恶炒房子了。日本炒房者17年还不能解套,所以炒房被套应该抛!
  
  25. 四川省长敢在唐家山堵堰塞湖吗?涨得越高下落势能就越大。驳“什么价格都可以降,只有房价降不得”和“正府应该救市”的错误观点。
  可能成为“亿元负翁”是开发商一直喊“救命”的根本原因。按一套住房来说。总价100万,开发商有40%即40万的利润。熊市一来,跌40%,利润就全部没有了。自有资金和股金投入20万,贷款和借款40万元。贷款和借款按平均年利率10%来计算,一年需要付出4万元的利息,其他费用2万元,共6万元。熊市一来,中跌后阴跌再阴跌,成交量稀少。按国外的情况,熊市大多在5年以上,合计每套亏掉30万 * 500套 = 亏损1.5亿元。为了壮胆“救心”,在“猪圈”里深入开展了学习“猪坚强”的活动。
  一切处于高位的东西都具有可怕的力量,这在物理上称为势能。正府救市就是堵堰塞湖,是死路一条。四川省长敢在唐家山堵堰塞湖吗?水位升得越高,势能就越大,一旦垮塌,死的人就越多。上涨20万元,那么房市下落的势能小,不会跌。上涨100万元,那么房市下落的势能大,会下跌。一旦下跌,就象一块被推到高坡上的大石头,势能太大了,惯性太大了,谁也阻挡不了。看股市吧,大跌中的“救市”是不灵的,只是增加价格运动的摩擦系数而已。正府不愿看到“涨得越高,危害越大”的后果,就会提前疏导。要么主动泄洪(不死人),要么被动等着崩堤(死人)。如果你是四川省长,要选哪一项才能保住官帽子?
  救市之声不绝与耳,就象救护车鸣叫声一阵一阵不断传来,明明是生病住院了,你还在说他明天要去跳高夺冠。小孩高烧到39度,刚降到38度,砖家就大叫:“医生,不能再降了。”医生会回答你:“不降就会再高烧到40度去,那要死人的。”你骑自行车,让你8小时不歇息地上坡,会不会累死?房价只涨不跌,不让房市休息是开发商的“自作孽”,就象不让飞机下来加油“不可活”。再次上涨,那也是回光返照,拉高出货,那只是筑一个更有回落势能和更大下跌空间的大顶而已。
  
  26. 银行按揭是杠杆毒药。“按揭击鼓传花”被叫停后张三们拿着最后一朵花。驳“银行永远会支持房市炒作”和“银行按揭是对房市的最大支持。”的错误观点。
  银行按揭是房价大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假设有100套房要卖,有150个人要买。其中100个人能承受30万的价位,50个人买不起。卖价定在30万,房子就供求平衡。这时,“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银行说:我可以贷款7成给大家。于是,卖房者和炒家乘机一步一步地将房价涨到100万了,30万房价就成了30万首付。
  “按揭击鼓传花”是这样进行的:银行按假收入证明放房贷。陈大用刚买进的301号房抵押按揭30万,涨价后卖出。接手的王二用此房按揭50万,涨价后卖出。接手的张三用此房按揭70万,首付30万,总买价100万。结果:一是搞出通货膨胀,二是房价大跌时,按揭者可以把房子推给银行,银行就成为大输家,所以这场“游戏”的“出资人”不得不最早逃跑。现在,按收入把关,李四们只能贷到40万,加上自己的30万,总支付能力才70万。于是,张三们100万买入的房子就成了最后一朵花。
  按揭的杆杠放大作用的优点体现在低位;房贷到高位会放大亏损,是“杠杆毒药” ,药性一发作就会躺倒一大片。炒家购买1000万的房子,自己只有300万,按揭700万。房价跌了40%,房子的市价降为600万,那就死定了。3个月未交按揭款,银行就来收房。熊市拍卖必然低于市面价,拍得550万,自己的300万不见了,还欠银行150万,成为“百万负翁”,被银行列入“黑名单”,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永世不得翻身。房价涨时,放大盈利而笑不拢嘴。房价跌时,放大亏损而哭干眼泪。因为后果严重,到时会争先恐后地卖,“房牛市”的大堤就这样溃于蚁穴。
  
  27. 物业税将逼出房市“大小非”,是压垮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驳“物业税不会出台,出台后房市也没事。”的错误观点。
  只有交税的怕税多,没见过收税的嫌税多。在税收方面与国际接轨步伐从未歇息。在房地产方面,已有的税费不少了,未来的有物业税、房屋空置税,房屋利润转让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出租税在那里候选呢。在牛市里,卖家许多税可以转嫁给“孙子”,在熊市里,卖家是“孙子”。
  房价下跌,用天价地盖房就亏本了,土地就流拍了,“卖地财正”就走不通了。“以地生财”变为“以房生财”的物业税就不得不出台了。“吃土地”的对象少,吃不饱,弊端多,背骂名,不可持续。“吃物业税”的对象是人海。这是国际通行,名正言顺。已经空转多年,象自己去银行交水电费或交个税那样简易可行。但这是压垮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房子多了养不起,炒不起,不合算,将象股市“大小非”一样卖盘汹涌,10万套投资投机房抢过独木桥要卖出,就象城市大堵车一样,房价不跌才怪呢。
  
   
返回列表